不管是源于愛好還是迫于生計,面對傳統的歧視和人們的不理解,女泰拳手們都必須在拳臺上不顧一切地廝殺。在泰國這個推崇女性柔弱美的國度,女孩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謹小慎微,柔聲細語,而女子泰拳的異軍突起則打破了這幅傳統的情景。
作為一項用于訓練軍隊徒手殺敵的剛猛拳術,泰拳的激烈程度可能會讓所有的西方拳術變成花拳繡腿。在吸引了全世界武術愛好者目光的同時,泰拳也被健身俱樂部引進作為一種增強體能的技術,受到男女健身愛好者的青睞。但是在泰國,婦女們僅僅是在最近幾年才開始廣泛接觸泰拳,而原因則很可能是由于經濟不景氣迫使婦女為了生計走上拳臺。
在泰國拳擊體育館這樣的曼谷大型拳館,每個星期六下午都被辟為女子泰拳比賽的固定時間。很多人會來看,但是主要還是注目于女拳擊手的容貌。對于很多年輕的女泰拳手來說,保持女性的傳統姿態非常重要,很多拳手都會選擇在20歲到來之前退役。因為“她們的丈夫不會喜歡一個帶著滿身傷痕回家的老婆”。那些仍然在學校讀書的年輕女拳手則受到了男同學的嘲笑和白眼,以致她們往往刻意淡化自己的泰拳手形象。
而在傳統的泰拳比賽中,上場的男拳手是非常避諱女性到場的,拳手常常會在皮膚內埋入一些經過僧人作法開光的金銀護身符,而據說婦女的出現會使這些護身符神力盡失。“如果一個女人靠得離符咒太近,那么你就會在比賽中流更多的血。”作為對這些傳統的讓步,女拳手只能從包圍拳臺的繩索之下鉆進拳臺,而男拳手則可以隨便跨越繩索。
雖然規矩和男拳手不同,但女泰拳手同樣要接受艱苦的體力訓練,這些14歲左右的女孩每天早上5點起床,接著開始30個俯臥撐,100個仰臥起坐,10個引體向上和200下啞鈴。她們跳繩1000次然后在泥濘骯臟的公路上徒步跑數公里——因為她們根本買不起跑鞋。
很多女孩是為了錢而打泰拳。帕尼芭和她的孿生妹妹還未成年,在父母雙雙離家而去后她們就以泰拳館為家,通過打拳來掙學費、書本費和零花錢。一場比賽下來每個人都能掙到300銖,約合8美元。
(選自《周末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