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看盡別人眼色的幫傭的丫頭,到一個當之無愧的電影皇后,25年的經歷,可謂是濃縮的人生。上海20萬市民自發地為她送葬。她風情無限,美貌過人,而幸福的彼岸,她始終沒有找到……灰姑娘的初戀
阮玲玉辭世后,她熟識的一個導演說,如果她不是明星,只是普通女孩兒,在那個時代,有三角或四角戀愛,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會造成如此大的壓力,更不會導致她的英年自殺。
如果不為明星,阮玲玉也不過是普通人家的女孩兒。她原名鳳根,幼年喪父,7歲隨母為張府幫傭,8歲入上海崇德女子學校就讀,并與張家少爺達民青梅竹馬。少爺與美麗女傭的愛情,遭到夫人的堅決反對,依然堅持愛著,16歲開始同居,這個老套的灰姑娘故事,便是阮玲玉的初戀傳說。只是這個看似美麗的開始,并未帶給她真正的幸福未來。張達民出身富足,相貌英俊,并無富貴家庭的生存技能,卻一身紈绔子弟的惡習:好賭錢、嫖妓。后來,阮玲玉進入電影公司,出了名,賺了錢,一面要養活母親、義女,一面還要填補同居男人的財務虧空。
或許他們還是相愛的,至少曾相愛過。但是哪個女子能夠堅持著,年復一年地,為一個男子還賭債、舞女的出場費……況且,出身貧寒的上海女子,從小養成記賬的習慣,每一筆小小支出,都細心地寫在本子上。那一筆筆荒唐的支出,如玻璃的碎片,一次次割著她的心,直至曾經美好的初戀被劃得支離破碎。那個男人,不能給她安全的未來。她注定離開,或早或晚。23歲,她與張達民協議離婚。
那個不離婚的男人
離開初戀愛人后,阮玲玉與她生命中又一個重要的男子,茶商唐季珊同居。那個男子,慷慨多金,成熟體貼,他是各時代女子都想嫁的金龜婿。可惜斯人有妻在鄉下,并育有共同的孩子。他不肯放棄鄉下的妻兒。認為這是男人的道義。他同樣不放棄美麗的女影星阮玲玉,他認為他愛她。他把自己的愛如蛋糕般切開,每個女人都有份,卻不知,每個女人的愛都因此殘缺。
唐季珊買下豪宅,將阮玲玉及母親、義女接來同住,一大家子三代人,看似親情融洽。那個男人,漸漸顯露出無情的本色。同居前,他曾經逼迫張達民,簽訂離婚協議;他也曾經包養紅極一時的影星張織云,當那個美麗女星老去,便另尋新寵。遇到阮玲玉后,他對別人炫耀說:“我找到了一個比張織云更漂亮的……”與阮玲玉同居后,他依然向歌舞明星梁賽珍大獻殷勤。
這樣一種男人的愛,是令人絕望的。此時此刻,他愛她的美貌與風情,予她一切:金錢、房產、每一夜柔情。而他終會離開。許多細節,都嘲笑般預言著這個結局。從最初的幸福和滿足,阮玲玉漸漸感受到虛空與絕望。
內外交迫
1935年春,蔡楚生導演、阮玲玉主演的《新女性》上映,女主角頗受非議,阮玲玉的私生活也成為小報記者追逐的焦點,一時流言飛語。而阮玲玉,又是內心極其感性、脆弱、追求美好的女子。她很在意周圍人的評價。她經常會問別人:“我是不是一個好人?”她的朋友這樣回憶。而她的影迷們寫給她的情書,她既不忍丟掉,亦無時間回復,就用一個藤箱鎖起來,寫上“小孩子們的信”。她的愛心與柔情可見一斑。
而她的生活卻因此陷入崩潰。唐季珊縱是不可長相依靠的,張達民否認簽有離婚協議,向法院上訴,告阮玲玉與唐季珊重婚罪。那個男人,在協議離婚后,每個月,為他的生活不至于無著落,阮玲玉會資助他100元錢。那個年代的100元錢,購買力相當于現在的5000元。而他仿佛并不領情,或并不甘心,或因愛生恨。至少,彼時,他是沒有為她著想的。而他又很了解她,知道她最在意其他人的看法。他將她告上法庭,沒什么比在公眾面前坦白私生活更讓她無地自容。他知道這一點,仍給了她致命的一擊。
1935年3月9日,法院將傳訊阮玲玉,許多記者準備好了相機,等著搶新聞。1935年3月8日,阮玲玉自殺。
有人說,阮玲玉其實可以不必死的。在她自殺前,曾經找過導演蔡楚生,要與他去香港,結婚后再回來。他們在拍攝《新女性》一片中,暗生情愫。而他在鄉下有老婆,亦不肯離開他的事業和朋友,哪怕只是暫時離開。他或許愛她,欣賞她,懂得她,卻不肯承擔起保護她的責任。在最后的時刻,他后退了,將她一個人留在了絕望的黑暗中。
阮玲玉辭世后,聯華影業公司為阮玲玉作的小傳中,記載著她悲涼的身世,從看盡別人眼色的幫傭的丫頭,到一個當之無愧的電影皇后,25年的經歷,可謂是濃縮的人生。上海20萬市民自發地為她送葬。她風情無限,美貌過人,而幸福的彼岸,她始終沒有找到。
那些男人們依然活著。張達民到處演講,告訴別人自己如何愛她,并且到劇院出演自己,講述與阮玲玉的情史。32歲那年,他因肺病而死;唐季珊則在葬禮上,表示終身不娶,但僅在一年后,他便在香港迎娶了另一位留洋歸來的女子。后來離婚、破產,曾經的茶葉大王在街頭擺起煙攤謀生,在窮困潦倒中老死;蔡楚生多年后在“文革”中則飽受迫害,含冤離世……
(選自《中國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