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淵潔,對于出生于70年代、80年代,乃至90年代初的人來說,都是一個標志性的名字。27年前,鄭淵潔創作了一部3萬字的童話——《皮皮魯外傳》,從那以后,他就成了中國童話界的“大腕”。雖然他的最高學歷只有小學四年級,可他卻單槍匹馬創辦了《童話大王》雜志,從寫到印再到發行,他統統拿下。鄭淵潔的童話影響了整整一代中國少年兒童。就是這樣一個 “童話大王”,在教子過程中也創造了一個新的教子童話。
和兒子一起誕生的父親,帶兒子走出幼兒園
提起父子關系,鄭淵潔有這樣一段經典的理論:“沒有孩子,哪來的父母?在兒子降生前,我不是父親。我的父親身份,是和兒子同時降生的。嚴格說,我這個爸爸,和兒子同歲。是兒子造就了我這個爸爸,作為父親,要吃水不忘挖井人,不能過河拆橋。”這話聽起來雖然有點不合常理,但仔細琢磨,還真就是這個道理,沒有孩子,父親如何成為父親?
不過鄭淵潔這個父親卻和別的父親大相徑庭,人家當爹的都要孩子聽話,還三令五申要求孩子聽老師的話,好好學習,考出好成績,鄭淵潔卻反其道而行之。1983年兒子鄭亞旗出生后,鄭淵潔就開始和別的父親競爭做一個“超級父親”。他不僅從不限制兒子的喜好,而且從不硬性規定兒子必須做什么,所以鄭亞旗沒有從小就在“鋼琴班”、“書法班”、“舞蹈班”等等繁多的學習班之間輾轉的經歷,父親給了他充分的自由,任他隨心所欲地玩耍。鄭淵潔有自己的理論,“我發現人類只有兩種思維方式:創造性思維和復制性思維。我認定在這個時代只有創造性思維是能夠導致孩子日后出人頭地的基礎。”所以,鄭淵潔縱容兒子自由成長,不過多管束。
當然,鄭淵潔也曾嘗試讓兒子接受傳統教育,他把兒子送到北京一所很不錯的幼兒園,看到兒子每天高高興興地去幼兒園,快快樂樂地回家給他講小伙伴們的故事,他很欣慰。可突然有一天,兒子回來后神情恐慌,半晌無言,鄭淵潔頗為不安,拉著他的手問了半天,兒子才“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原來,小亞旗因為中午睡覺的時候不肯老老實實躺下休息,被老師關進了一間小黑屋,恐懼和害怕折磨了他一下午。鄭淵潔一聽就惱火了,孩子也有尊嚴,怎么能對這么小的孩子施以這樣的精神懲罰呢?也就是這件事,讓鄭淵潔決定將孩子領出幼兒園。
其實,我們很多人小時候都有過類似的經歷,那種小黑屋里的驚恐和緊張,是我們最初的不安體驗,也導致了我們后來對黑暗世界的恐慌,所以,小亞旗是幸福的,因為他的父親再也不會讓他經歷那樣的痛楚和不安了。正因為父親這樣細心的呵護,成年后的亞旗,性格非常開朗陽光,內心沒有絲毫壓抑不安的陰影。
編童話教材的好爸爸和“童話學校”里不走尋常路的兒子
從1996年起,鄭亞旗就踏上了一條與同齡孩子完全不同的成長道路,在父親布置的“童話學校”里上學。這個“童話學校”一樣有黑板、講臺、課桌,墻上也有科學家的畫像。為了避免兒子撒嬌,喪失自律,鄭淵潔特意請了兩個退休教師做兒子的家教,而教材除了一些普通的課本外,主要是鄭淵潔親自給兒子編寫的童話教材,這些教材后來都在出版社和讀者的要求下陸續出版了,如《魯西西和蘇格拉底對話錄》、《皮皮魯和419宗罪》、《你從哪里來,我的朋友》等。為了兒子,鄭淵潔編了整整10部教材,在他眼里,為兒子費多少力氣都是有意義有價值的。更有意思的是,這個做爸爸的一直堅持“5+2”的學習制度,每周要求兒子上5天課,當然,在這5天中,他每天還會陪兒子做游戲、打球。剩下的兩天,他會雷打不動地帶兒子開車出去瘋玩一天,讓他在大自然中自由地呼吸,還有一天,則由兒子自由安排。
當然,“童話學校”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少,因此亞旗擁有新朋友的機會就很少。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鄭淵潔大力鼓勵兒子多交朋友,盡可能地帶他參加各種聚會。
“童話學校”里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鄭亞旗不可避免地迷上了電腦游戲,后來又迷上了網頁設計,做爸爸的自然也會擔心兒子在網上交友不慎,也怕他沉迷其中誤入歧途。不過鄭淵潔的教育方式很獨特,他不說教,也不阻撓,只是簡單地告訴亞旗:“當你剛接觸一個人時,要先有防范之心。如果后來發現這個人很壞時,你就不會沮喪,反而會覺得自己的判斷力不錯;如果這個人不錯,那你就有了一種意外的喜悅。”亞旗也和網友聚會、見面,鄭淵潔也不可避免地擔心緊張,不過兒子終究還是沒有辜負他,找了一群做網站的網友,16歲就自個做網頁,頭一個月就賺了1萬多。后來,亞旗跟網友學炒股,當爹的也沒含糊,借給他10萬做本錢。亞旗也有志氣,親父子,明算賬,給父親寫了借條,保證半年還清。結果人小本領大,兩個月之后,亞旗就用炒股掙來的10萬塊錢贖回了欠條。
我只養你到18歲。扛雞蛋的兒子如今做了父親的老板
鄭亞旗18歲那年,正式從 “童話學校”畢業。生日那天,鄭淵潔將一輛奧迪車的鑰匙交給了他,并且斬釘截鐵地說了這樣一段話:“這是我送給你的生日禮物。從今天起,你就成人了,以后單飛了。我們也要遵守過去的約定,你可以住在家里,但必須要承擔自己那部分水電費和伙食費。” 鄭淵潔的原則是:我只養你到18歲。
做過網頁炒過股票的亞旗對父親的話沒放在心上,初生牛犢不怕虎,他橫沖直撞地闖上了社會的大舞臺。別以為名人的兒子就好找工作,鄭亞旗一樣四處發簡歷,開著車到處找工作。這次“童話學校”惹出麻煩來了——鄭亞旗的簡歷只能寫上“小學學歷”,所以,沒有一個單位通知他去面試。看著兒子四處碰壁,鄭淵潔心里也很著急,不過他明白,做父親的不能替兒子走屬于他的路。于是直到亞旗花光了所有的錢,工作還沒有著落后,鄭淵潔才托朋友給他找了個在超市扛雞蛋的活兒。
提起兒子扛雞蛋,鄭淵潔一臉的驕傲,他說這是他覺得兒子干的最棒的一件事情。扛一箱雞蛋5角錢,還要被很多人看不起,可鄭亞旗就是扛過來了,鄭淵潔為此對兒子的生存能力大為贊賞。亞旗扛了一個月雞蛋后,看到了一家報社招聘網絡技術人員的啟事,就送了簡歷去應聘,可人家又因為他的學歷把他拒諸門外。最后父親給他出了個主意:“你不要寄簡歷,親自去,當面展示你的才華。而且,不要要求高薪,哪怕只給300塊你也干。” 于是,鄭亞旗要求先干活,再說待遇。他花了很短的時間建起了報社的網站,報社決定聘用他,并開出了不菲的薪水。當然,亞旗也很努力,不到一年就被提升為網絡技術部的主任。他的職業生涯從此開始走入正途。
鄭亞旗2000年辦起了鄭氏網,然后花了好幾年的功夫說服父親把童話改成漫畫。2005年,由鄭亞旗做主編、鄭淵潔創作的《皮皮魯畫冊》出版后,印數創造了童話類圖書的奇跡。現在,亞旗是老板,鄭淵潔是打工的,父親寫童話,兒子出版,父子倆共同的事業正一步步走向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