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養殖效益好不好,妊娠期母豬的飼養管理至關重要。在母豬妊娠時期應根據母豬的自身營養需要、胎兒發育規律以及母豬的不同體況采取相應的飼養方式,以達到最佳經濟效益。
對于斷奶后膘情良好的母豬可以采取“前粗后精”的飼養方式。胎兒90%的體重是在妊娠80天后形成。妊娠前80天胎兒發育緩慢,80天后胎兒增重加快,因此,對于膘情好的母豬,在妊娠前80天應以青粗飼料為主,采用活力99粗飼料降解劑發酵統糠后飼喂母豬。發酵后統糠飼喂量,在妊娠前80天可以占日糧的50%~60%,這樣飼養成本大大減少。發酵后的統糠口感香醇,適口性極好,而且營養價值大大提高。到妊娠80天后,胎兒發育加快,營養需要增多,此時增加精料喂量,統糠等粗飼料降至30%左右以滿足胎兒發育的需要。
對于斷奶后膘情差的母豬,可以采取“抓兩頭顧中間”的飼養方式。配種前后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加喂適量精料,特別是蛋白飼料,使其迅速恢復繁殖體況,待體況較好后,就采取以青粗料為主的飼養方式。使用活力99粗飼料降解劑發酵青粗料,不僅可以使青粗料營養價值大大提高,還可提高動物的免疫力,有效降低養殖場的臭味和氨氣含量,降低發病率,最大幅度降低養殖成本。到妊娠80天后再提高營養水平,保證胎兒營養需求,以及為母豬產后泌乳儲備一定營養。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妊娠期營養過于豐富,體脂儲備過多,則會使哺乳母豬食欲不良,影響泌乳量。總之,根據不同母豬生長發育情況,采取不同的飼養方式,可以極大地提高母豬養殖效益。
妊娠母豬管理好壞還直接影響胎兒成活和產崽數。因此,加強管理工作必不可少。妊娠后期宜單圈飼養,防止相互咬斗,造成死胎和流產。不可以追趕鞭打母豬,以免造成人為流產和引起死胎。注意環境衛生,預防疾病。做好圈舍消毒和疾病預防工作,防止疾病發生,以免造成胎兒死亡。對懷孕母豬打針用藥要慎重,做好妊娠母豬的驅蟲、滅虱工作,防止母豬便秘、腹瀉,甚至流產,禁喂霉變飼料。要注意預測產崽期,以便于加強后期管理。(注:母豬最后的一對乳頭可以擠出奶時,就快要產崽了。)(廣西 黃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