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需要立法
為保障社會貧弱者能夠不受經濟困難所制約,享有與普通公民同等的法律幫助權,保障司法公正和司法人權,國務院于2003年制定出臺了《法律援助條例》。現在看來,它不足以有效解決法律援助中存在的問題。
究其原因,缺少立法是造成法律援助工作不能落實到位的直接原因。我國除國務院規定的《法律援助條例》及司法部關于貫徹法律援助條例的指導意見,尚沒有統一的立法。《律師法》雖有律師提供法律援助義務的規定,但這是對律師隊伍的要求,無法體現法律援助是政府責任的原則。而世界上大多數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國家均有法律援助立法,并且都是通過立法來確立政府資助的法律援助制度,而每一次發生的重大改革, 又是以法律的修改或新法的頒布來完成。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鷙都英合律師事務所主任高明芹
中藥創新產品應優先納入基本用藥目錄
中藥產業是國際化產業,中藥產業的發展不能局限于國內市場 而要以全球天然藥物市場作為自己發揮作用的舞臺。中藥產業是具有緊迫感的產業,面對日趨勢激烈的競爭,中藥產業應積極推進自身的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政府要鼓勵產業主體參與國際競爭,要為中藥產業特別是中藥企業的國際經營作一些基礎性的工作。政府要選擇重點中藥企業,培育跨國公司。在此過程中, 國家要積累對產業國際經營的管理經驗,形成支持中藥產業國際經營的法規、政策和措施。
對國家重點支持的中藥創新產品,應該優先納入國家基本用藥目錄和醫療保險用藥目錄。同時、我國還應該通過開展中藥資源普查,建立野生資源瀕危預警機制,建立中藥數據庫和種質資源庫,來保護中藥種質和遺傳資源。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魯南制藥集團董事長趙志全“農業部”應改為“農政部”
改革開放30年來,農業體制一直沒有大的改革,現在已經遠遠落后于形勢的發展。這些年來 城市中的“條塊分割”初步緩解,農村中“條塊分割”似乎還在加劇。各條
線的根子都在上面,每條線是越來越強化,但是強化的是權力而非服務,是向上加強而非向下加強;相互之間更是摩擦不斷,下面就是擰不成一股繩。
因此,建議重組中農辦、農業部、科技部、商務部、人民銀行、銀監會、供銷總社等部門的涉農行政職能,設立“農政部”,在省、市、縣設立農政廳、農政局。原農業部整體改組進入農政部,不能簡單地換個牌子。“農業”部的稱謂不如“農政部”合適、農業主要還是個生產、產業的概念,容易變成一個“行業管理部門”,而不是政府綜合部門。
浙江省瑞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溫州市浙南農村合作中心執行理事 陳林
師生“打成一片”?
近日看見一條新聞北方某大學的著名教授在課堂上。當著上百名學生的面,和其中的一位發生了沖突,據說由言語而及身體,相當激烈。在這個事件中,有兩種意見特別值得我們深思。一種意見是,如今教育市場化了,應該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辦學。學生是顧客、是上帝,教師是營業員、是售貨員,難道能夠要求上帝按時逛店,營業員可以強行售賣嗎?是的,今天是以市場經濟為主導。可是,我們是否應該問問,難道市場經濟擁有適用于任何領域和行業的萬靈妙方嗎?假如沒有,那么,我們是否應該承認,教育的市場化必須有自己的特點呢?高等學府和百貨商場、水產市場是否應該有所不同呢?
另一種意見是,如今是自由和民主的時代了,學生有自由,可以以民主的方式接受教育。是的,但是,學生難道擁有遲到早退、隨時缺課的自由嗎?學術知識難道可以通過民主討論的形式定其是非嗎?
照搬某些國家的所謂先進方法,由學生為教師打分,恐怕是飲鳩止渴,不值得提倡。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華東師范大學東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 錢文忠
“自己做”的傳統不該丟
傻子過節看鄰居。丟掉了傳統后的中國人,真需看看鄰居了。大師告訴我們,各國語言雖異,深層語法是相同的,畢竟都是人。西方人圣誕節期間多數商店關張,飯店不開門。一是服務人員也要過節,人同此心。二是大家愿意提前備好年貨,到時自己操辦,才夠投入。我們過去的年節何嘗不是這樣。現在的除夕夜看春晚、年節飯吃餐館,絕對是低度參與。
西方的工商業不比我們發達嗎?但“自己做”運動已歷時多年,方興未艾。裝修房子,收拾園藝、制作樂器,凡此種種,都愿意親力親為。這運動背后的動機是什么?我以為省錢要退居二三位,首先是因為自己干順心過癮。所以美國人將家庭裝修稱為成年男人的游戲。豈有游戲是為了省錢的。
打球的樂趣是看球比不了的,唱歌的癮頭是歌星代理不了的,節日應該是“自己做”與“看親友做”的高潮。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鄭也夫
公務員出差費為啥不夠?
中央機關出差、地方不僅要接待,還要為其支付相關費用,已經成了慣例。隨著經濟發展,全國各地的招待所已經轉變成了賓館,而且賓館也在往高級發展,招待費也隨之失控,很多地方和單位都不堪重負。最直接的原因是,中央國家機關出差的報銷標準太低,不過,出現這一問題的關鍵還不在于這一點,還在于中央與地方關系上的不對稱上面。從財政和事權關系上來說、中央出政策,地方花錢,中央辦事,地方埋單,財權與事權不對稱,是出現這一問題的財政體制的原因。中央辦事,中央埋單,中央出政策,中央花錢,而地方則只為地方的事情埋單,只為地方自己的政策花錢,真正實行財權與事權相對稱、才可以消除出現這一問題的財政體制的根源。
當然,更重要的是,地方接待中央,在接待過程中,往往有很多非接待的因素:中央單位到地方出差辦事,往往掌握著很多資源,地方接待好還是不好,往往意味著地方對此事是否重視。正是由于有這些原因,有些地方才挖空心思,想方設法接待好中央來的公務員,從這個角度來看 要解決接待費用的問題,關鍵還是要從調整中央與地方關系入手,減少出差和接待領域的非辦事功能,而要做到這一點,關鍵是要規范中央部門資源和監督權力的運作。
——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學系主任,教授 毛壽龍
股市轉熊條件在中國并不具備
中國的股市在股權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開始步入正軌,去年的股市是上升的,但股市從一個平臺到另一個平臺必定會有一個調整期。股市越往上走,調整期就會越長,這是難以避免的。
目前股市下跌主要是因為股民有四個擔心:擔心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的影響,擔心中國宏觀調控政策的影響。擔心上市公司太多,供給量太多,此外,就是大量新股民因為經驗不足而形成的心理壓力。
股市轉熊有兩個條件:一是一國經濟處于衰退當中、二是要看一國股市受到國際影響有多大。但目前就中國的情況來看,首先,中國經濟還在增長,雖然今年可能比去年有所放緩、但仍具有相當高的增長率;其次,目前國際股市有漲有跌并沒有轉熊,再加上中國股市是基本封閉的市場,因此受到國際的影響有限。因此,股市轉熊的兩個條件在中國并不具備。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 厲以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