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飛世居涿郡,家里有莊田。跟著劉備打天下之前,以殺豬為業。別看他身高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須,聲音如雷,性情暴躁,可為人正直、善良,常見義勇為。
這天,村里的吃素老太們要去淶水縣境內的野三坡 “觀音回首”山朝拜觀音菩薩,張飛的老母也要去。張飛是個孝子,母親要做的事從來不會阻攔,可是,母親年老體弱,怎能經得起一路顛簸,無奈之中,只好自己陪著一起去了。
吃素念佛的人中有個殺豬屠王,這些老太太是一百個不樂意,但鄉里鄉親的,嘴上也不好直說。她們包的船正在拒馬河中行駛,突然天上烏云密布,狂風四起,發怒的浪濤咆哮著,卷起巨大的漩渦,木船東搖西晃,吃素老太們嚇得盤腿坐好,不停地念起了平安經。可是,菩薩并沒有理他們,風浪越來越大,眼看就要翻船了。有位老太突然想到,肯定是船上有個屠夫的緣故,他殺生太多,老天不讓他去拜菩薩。燈不點不亮,話不說不明,經她一點,大家想想覺得是這么一回事,就都指責起張飛來了。
張飛當然不愿因為自己連累別人,離“觀音回首”也不遠了,決定先下船,到時另想辦法去尋找她們。他把母親托付好后,讓船老大把船靠了岸。
張飛一躍跳了上去,一望,四周看不到房屋,天也快黑下來了,風雨一時還停不下來,他邁開腳步就走。走了好些路,終于見到山坳里有戶孤伶伶的人家,就去借宿。
開門的是位少婦,她說,舅父做壽,男人喝壽酒去了,只有她一個人在家,言外之意就是不能留宿陌生男子。
張飛道別后剛要離去,那少婦猶豫了一會兒說:“客官,風狂雨大,方圓數十里內再無人煙,你暫住一宿吧。”
張飛安頓下來了。睡到半夜,他被隔壁房中少婦的呻吟聲驚醒,過了一會兒,已聽得出她在床上痛得打滾了。雖然有男女之別,可也不能見死不救啊。張飛穿好衣服,去敲了下少婦的房門,輕聲地問:“附近有沒有郎中,我去請。”
少婦掙扎著起了床,拔開了門閂,又回到床上說:“這里荒涼僻壤,哪里去尋醫找藥?”
張飛站在房門外沉思了一下又問:“你以前得過這種病嗎?”
少婦雙手緊捂著肚子說:“一年總有幾次。”
“以前是用什么辦法治好的?”張飛接著問。
少婦紅著臉不好意思地說:“都是丈夫給揉摸后才止住疼痛的。”說著,又痛得冒出了黃豆大的汗珠。
救人要緊,張飛哆嗦著跨進了房間。疼痛到這種地步,少婦也無所顧忌了,見張飛進來,迫不及待地撩起了衣服,露出了晶瑩潔白的肚子。
張飛伸出手,剛要往她肚子上按,不禁又縮了回來,他怎能直接去觸摸這陌生女人白如凝霜的肌膚呢?但又不忍心看她被病魔折騰,就回到自己住的房間,取出包中忘記讓老母帶去的黃表紙,墊在少婦的肚子上,輕輕地揉撫起來。漸漸地,少婦的疼痛止住了,不一會兒,進入了夢鄉。張飛吹滅了燈,悄悄地退出房間,關好門,回去睡覺了。
第二天一早,張飛醒了,這時天已轉晴,太陽也露臉了。張飛擦擦眼睛一看,這里哪有什么房子,自己分明露宿在荒野。他活動了一下筋骨,順著小路往前走。中午,他看到江邊有個船埠頭,就去打聽有否去“觀音回首”的船,好順便搭個腳。忽然,他看到了母親她們坐的那條船。原來,張飛走后不久,那船撞上了江邊的石磯,船身開裂,勉強駛到碼頭才找到人修理。
木船終于修好了,他們一起來到“觀音回首”,朝拜觀音菩薩。張飛拿出了黃表紙想給母親,突然,他呆住了,一張張黃表紙上都印有觀音菩薩的畫像。他怎么也不會想到,昨晚那位少婦是觀音菩薩化的。
吃素老太們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后,一個個目瞪口呆,她們吃素念佛幾十年,竟不如一個殺豬屠夫,他見到了活觀音。看來,只要心誠,沒有邪念,不管做什么行當,菩薩都是能夠寬容的。從此以后,她們再也不會看不起張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