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春,我國著名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研究員彭加木,在率領考察隊前往羅布泊的途中神秘失蹤。消息傳出,經國內外新聞媒體的渲染與傳播,人們對彭加木的去向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有人猜測彭加木可能被外星人用宇宙飛船接走,被劫持到了另一個星球上有人猜測彭加木可能被蘇聯間諜劫持,綁架后用飛機送到了西伯利亞……那么,彭加木是如何失蹤的?他究竟去了哪里?
羅布泊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東北部,這個古稱莆昌海的我國的內陸湖,早在七十年代業已干涸,湖面上是厚實堅硬、晶瑩如鏡的鹽層。羅布泊周圍數百里內皆為流動的荒沙,無風時平靜如凝固的海浪,起風時沙浪則如排山倒海之勢,令人望而卻步。故羅布泊被人們稱為塔里木盆地中名副其實中的“死亡之海”。這樣的險惡之地,卻無法阻止探索者勇敢的腳步。自80年始,彭加木四次率領考察隊,深入羅布泊腹地實地勘驗與考證,并以無可辯駁的事實,推翻了國外某些科學家稱羅布泊為游移湖的錯誤推斷。事實上,羅布泊是由于塔里木河流經下游改道.因無水補給而干涸的。
考察隊前三次的對羅布泊的考察中,盡管環境相當惡劣,但均有驚無險。這里長年刮六級大風,七級大風也屢見不鮮。在第三次考察羅布泊的途中,考察隊員看到一匹野駱駝被流沙活埋,只露出伸長脖頸的腦袋和一雙因驚悸而無法合攏的眼睛,其悲壯慘烈的情形令人無法正視。
次年春,考察隊第四次踏上了險象叢生的漫漫旅程。然而這一次卻出現了意外。在瀚海深處搖曳的氣車,多次遭遇突如其來沙暴的襲擊。車子走走停停,緩慢的宛如爬行的蝸牛。行至羅布泊地區的庫木庫都克時,汽油用盡,所攜帶的飲水也已用完。汽車癱瘓在漫漫沙海,口干舌燥的考察隊員盡管精疲力竭,為了不葬身沙海,不得不分頭四處找水。但是,維吾爾語意為沙井的庫木庫都克,哪里會有滋潤生命的水源呢?焦急萬分的考察隊長彭加木用無線 報話機同附近的駐軍聯絡,但不知何故,無法取得聯系。這一夜,考察隊是在沙海深處慌恐不安中度過的。次日黎明,從昏睡中醒來的隊員們發現彭加木不見了,只看見他留下了一張字條,上面寫道:我去東面找水。可是大家等到了晚上,也未見彭加木提水回來。隊員們慌了,立即把彭加木失蹤的消息上報國務院,國務院通過部隊派飛機在羅布泊低空盤旋,網式搜索了數日,未見彭加木的蹤影;悲痛欲絕的隊員們支撐疲憊不堪的身體,艱難的往東一路尋找,只發現一行清晰的腳印,卻未見彭加木的身影或遺體。大家不得不做出痛苦的結論:彭加木已經長眠沙海!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和新疆科技界在烏魯木齊,如期為以身殉職的我國著名的科學家彭加木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人們在緬懷彭加木先生對考察和開發羅布泊的貢獻時,依舊心存懸念:希望有一天能在羅布泊找到他的遺體,但后來經過數次搜尋,也未能如愿。彭加木——這位我國杰出的科學家用他的生命和熱血,譜寫了一曲響亮而悲壯的開發西部的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