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是世界最大規模的體育盛會。這個原本單純的體育運動會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經營者實現第一次盈利(盈利2.5億美元),2000年悉尼奧運會成為歷史上最賺錢的一屆,組委會盈利9.89億美元。中國獲得奧運會主辦權,國人為之振奮。通過奧運會吸引全世界的關注,中國可以收獲多項利好,至于是否能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也是國人乃至世人關注的問題之一。
奧運收益分為3大塊
奧運會有其本身的商業價值與贏利模式,通常來說,奧運會收八的主要來源有:電視轉播權銷售收入。贊助收入(包括國際奧委會的全球贊助商和組委會的贊助商)、供應商收人、捐贈、特許經營、郵品紀念幣經營,主題文化活動(如奧運會火炬接力收入),票務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9個方面。
據媒體發布的消息稱,北京奧組委的收入來源主要有以下幾部分一是國際奧委會電視轉播收入,這應當是北京奧組委最大一筆收入來源。2008年奧運會,國際奧委會給北京奧組委的電視轉播收入有8.3億美元。二是國際奧委會分給北京奧組委的市場開發收益。2008年,這筆市場開發收益將達到3.34億美元。三是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獲得的商業收益,這是一筆僅次于電視傳播收入的一筆收入來源。這筆收益,最初預算是4億美元,由于企業參與熱情高漲,市場開發超過預期,北京奧組委市場開發收入超過悉尼和雅典是沒有問題的。這也是國際奧委會市場開發委員會的判斷。此外,北京奧組委的收入來源還包括奧運會門票和紀念品收入,中國政府的財政補貼,賽后物資的處理收益,個人與集體的捐贈等。按照目前的來源分析,北京奧組委的收人大概會超過20億美元。
TOP贊助商
談到商業收益,必然要說到頂級贊助商,自1896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開始以來,柯達幾乎參與了每一屆奧運會,從1986年開始就一直是奧運會TOP贊助商。柯達發言人表示:“奧運會是全球盛事,是展示全球知名品牌的絕佳時機。”柯達是“奧運會項目”12個贊助商之一,柯達花費1億多美元。與奧委會續簽了為期8年的全球贊助商合同,涉及2002年鹽湖城冬奧會,2004年雅典奧運會,2006年都靈冬奧會以及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可以說柯達在贊助奧運會上是不遺余力的。
有關分析結果表明,奧運TOP贊助商在每屆奧運會前后需要投入的資金約8000萬到1億美元,這對任何一家公司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支出。而通常情況下,贊助商還要拿出高于贊助費用3—4倍的資金用于市場營銷,這樣算下來,一家頂級贊助商在每屆奧運會的總投入應該至少不會低于3億美元,如此巨額的奧運贊助費一旦帶不來預期的利益回報,就可以等同于一次重大的投資失敗。以柯達為代表的“全球頂級品牌俱樂部”無疑給北京奧運的商業收益畫上了重要的一筆。
特許經營收入仍是未知數
2008年國際奧委會特許經營權收入將是未知數。奧林匹克特許經營權是特許經營人通過與奧林匹克知識產權人簽署特許的經營合同。奧林匹克的特許經營人只能在被許可類別的產品上使用奧林匹克標識,但不能使其公司直接與奧林匹克運動相聯系,根據以往的經驗,大量帶有奧運標識的商品的銷售不僅會給組委會帶來可觀的特許權使用費收入,而且也會擴大奧運會的影響。但是由于國內目前法制不健全,諸多企業的行為并不是很規范,喜歡打擦邊球的企業大有人在,所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特許經營能否帶來一定的收入,目前很難預測。
門票收入值得期待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門票將是重要的贏收來源之一。近兩屆門票收入在奧運會總收入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小,但據預測這趨勢有望在2008年有望改觀。主要原因有如下幾點中國目前有龐大的體育愛好者,親眼看到奧運會是許多中國人的夢想,這是世界其它國家無可比擬的其二,中國經濟的巨大發展,導致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這對于單張門票定價具有很好的改善作用:第三,由于亞運會上的門票銷售出現了一些問題,將促使2008年奧運會在門票的銷售上減少漏洞,增加贏利空間。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門票收人情況不太理想,都是以低價拋售,這其中的經驗和教訓會給2008年奧運會的舉辦者很多思考。根據往年的經驗,門票一般由組委會的銷售公司負責,多以預售為主,另外部分門票外銷一般通過各國國際旅行社進行。銷售采取套票和單項票兩種形式。2008年奧運會比賽場地的設施條件、中國人口興趣濃厚和比賽的激烈程度等因素,可以預測門票收人將是不菲。
同時可以預測的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體育彩票,紀念幣,郵票,各種紀念品,捐獻收入將掀高潮。
有盈余已屬不易
辦奧運,不單有收入,還有高額支出,有專家指出,絕對不能對2008年奧運會的贏利有太多的奢望。支出方面,由于種種因素變化,前期對一些預算支出缺乏足夠認識,隨著籌備工作的深入,原先所做的預算支出,現在看來明顯偏低。例如對保險、風險管理,公關咨詢法律服務等中介認識不足,在這方面的支出將有大幅度提升。此外,由于國際奧委會對主辦城市的要求不斷提高,支出也隨之增加。以電視轉播為例,2008年北京奧運會要實現高清晰度電視轉播,這一技術升級是需要有大量資金投入的。奧運會的城市景觀投入,也超過最初所做預算。國際奧委會對主辦城市的城市景觀有著很高的要求。要求高了,投入自然增加。上述分析意味著,在收入增加的同時,2008年奧運會的支出也將有大幅度提升。
2008年奧運會支出到底能夠達到什么樣的水平?北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蔣效愚在一次記者招待會上給出一個支出數字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全部運行經費不會超過雅典奧運會,從大數上說,少于24億美元。這意味著,2008年奧運會收入與支出將十分接近。北京奧組委能否贏利,現在看來,也并不一定是鐵板釘釘。即使能夠贏利,其空間也十分有限。
贏利模式需要創新
從奧運會的整體收入來源發展里程來看,收入模式和贏利模式也是不斷發展的。最開始的奧運會的收入來源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主要是電視轉播權,門票等,后來又不斷地開辟出了特許經營權、TOP計劃。紀念錢幣等。科技的日新月異,導致新的產業模式和新的利潤機會的出現,這也將促進2008年發現新的利潤模式,這些模式雖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構成奧運會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這是一種有益的探索,可以給后來者更多的啟示意義,比如說轉讓手機轉播權,網站的轉播權等等,這些都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可能使用的手段等。
對于2008年中國北京的奧運會來說,更重要的是,在保證不虧損的情況下,創造出更大的社會效益,實現中國人民對世界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