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眾多的鳥獸動物,往往都是人類的老師,在它們身上有著許多寶貴的生存絕招及 養生經驗,真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什么是仿生養生?
仿照各種動物的養生方法,就叫仿生養生。聰明的人類很早就向動物學習,習其之長,補己之短,悟出了許多養生之道。天下千千萬萬種生物都在求生存,激烈的競爭如大浪淘沙,強者生存,弱者淘汰。于是,在嚴酷的環境中,在殘酷的競爭中,他們不得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從而各自練就了自己生存的絕招。
人雖然是生物中最高等的,但也只是千千萬萬生物中的一種,猶如滄海中的一滴水而已。雖然人的許多高超本領為其他生物所不備,但億萬種生物的一技之長,恰恰又是萬物之靈的人類所欠缺的。
龜蛇長壽之秘
《山海經》中記載,龜蛇善于冬眠,節奏慢,節能好,所以生命貯備耗損少,因而能長壽千年。相反,人不善冬藏,節奏快,節能差,生命貯備耗損得多,因而最多也只能活百余年。
龜蛇養生揭示了靜養生的重大意義。同時也提示了冬天養生要主藏、主靜、少動,這樣才可以減少陽氣的耗散,能有效地護衛生機,一句話,可以有效地節能,所以能長壽。
另外,龜蛇長壽也啟示了保護腎精的重大意義,因為腎主蜇藏,腎氣被耗則人體生命的貯備力降低,就會影響壽數。
燭龍不食的啟示
《山海經》中說有一種叫燭龍的動物,長得人面蛇身而赤,身長千里,每日不食、不寢、不息……住在鐘山下……燭龍不食,卻可長壽,說明辟谷可以養生。因為進食后不但脾胃負荷加重,而且心、肺乃至全身都投入戰斗,全身的血流大部分要進入消化系統,心跳加快,呼吸加重。繼之,肝要為之解毒,腎要負責排毒,大小腸要排出垃圾,連大腦都要為之讓步, 陷于昏昏欲睡的狀態。
我們一個星期至少應有1~2次“辟谷”,讓腸胃也來個星期天,休息一下,以減輕腸胃及全身負荷。
長期不進食進行養生,當然是不科學的,但一星期讓腸胃休息一兩次,只喝點水,吃點流食是必要的,或者找一
個休息日不吃不喝蒙頭大睡一天,可達到全身徹底休息的效果。
試試腹式呼吸
爬行動物以龜、蛇代表壽命長的動物,大多是以腹式呼吸為主的。龜是用腹部呼吸的,蛇則是用腹部行走,所以它們的壽命都很長。
為什么腹式呼吸對生命如此重要?因為腹腔內藏著除心、腦、肺之外的全部臟器,包括消化系統、造血系統、泌尿生殖系統及內分泌系統、淋巴系統的一部分,并擁有大量的血管、神經,因此腹腔是非常重要的。但人類自直立行走后即以胸式呼吸為主,腹式呼吸便開始退化,這樣腹部運動也就減弱了,造成廢物易于堆積,血流易于滯緩,嚴重時由于腹腔血流變窄的關系還可影響到腦的供血。因此加強腹式呼吸,促進腹腔運動是非常重要的。
腹式呼吸的一大好處還在于促進腸蠕動,加速毒素的排出,減少自體中毒,而達到減慢 衰老的目的。因為腸道系統是人體最主要的毒素存留地,糞便里的細菌量是驚人的,糞便的 滯留,不但加速了細菌的繁殖,并且增加了毒素的吸收。腹式呼吸是最有效的“通便藥”,故對抗衰老有重要意義,此外,對結腸癌及痔瘡的預防也卓有成效。
腹式呼吸的方法并不復雜,只要收腹深吸氣,然后稍定息,擴張腹部呼氣,然后再收縮腹部,引氣從腹腔而下。
另外,做腹式呼吸的同時還可配合盆腔運動,即在做腹部大呼吸的同時,配合收肛及舒肛運動以及縮腹上舉,目的在于促進盆腔血流。因為盆腔中的臟器涉及到人的內分泌系統、生殖泌尿系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
腹式呼吸無論在跑、走、坐、臥,工間、課余時皆可進行。此法方便易行,如每日堅持下去,對消除腹部脂肪、排除腹部廢物、改善腹部血液循環、促進腹部及盆腔臟器的生命活 動等皆有重要意義。
腹式呼吸是對腹部臟器的按摩,對腹部臟器是一種良性刺激,對臟器的健康可以起到有益的作用。如果有條件的話,每天在地上模仿動物做一定時間的爬行運動,對腹部也將大有裨益。
仿生脊柱功
脊柱不但是人體的支柱,而且更重要的是內藏脊髓及其神經根,是神經系統的重要部位。因此加強脊柱的堅韌性對保護脊髓、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龜、蛇似乎比人更早地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故龜喜伸頸運動,蛇喜蠕動脊柱,這些都是龜、蛇長壽的重要因素。
仿龜做伸縮頸運動可以改善頸部血液循環,防止頸椎病及頸動脈血栓形成。頸動脈血栓易導致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良而常出現頭暈、頭痛,故頸椎運動可以解決老年人的一大病患。
大蛇有400多節脊椎,由于蛇經常做脊柱運動,因此始終可以保持出沒神速的能力。人則不然,尚未老時即已弓腰駝背,行動不便了,并且還易形成椎間盤突出、椎骨增生等,影響下肢運動。因此,人應仿蛇,學做脊柱功,以保持功能。具體方法如下:
頸功:做頸部的伸縮、聳肩,并與擴胸、含胸運動相結合,再配合頸部旋轉運動。
腰脊功:做前屈、后伸運動及腰部旋轉活動,輔以雙手拉住樹干或手握單杠做伸張運動,或下蹲后向上跳運動等。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脊功能使腰部堅固,強腰即健腎。腎為人體先天之本,腎氣的盛衰決定著人的生、長、壯、老、已的全部生命過程,故常做腰脊功是壯腰健腎抗衰老的重要環節。
仿生爬行功
爬行是一種很全面的全身運動,除類人猿及人類之外,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及爬行動物都是用四肢行走的。爬行功的長處在于脊柱及腹的運動強度都比較大,可同時進行腰腹運動;并且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負荷都比較均衡;頸部運動也較大,可彌補人類直立行走后身體其他部位得不到鍛煉之不足。如每天能堅持爬行幾轉,對身體將大有裨益。
自練仿生功——五禽戲
華佗為什么活到90歲還步履矯健,齒目不衰?就是因為自練仿生功——五禽戲。
五禽戲是我國5000年來十分受群眾喜愛的一種仿生健身運動。主要模仿熊、鹿、猿、鶴、虎5種禽獸運動。因被漢代名醫華佗大力推廣,故又稱“華佗五禽戲”。
熊的特點是沉穩有力。熊戲主要包括熊步式及蹭背式二種。
熊步式的特點是先意沉丹田,氣運四肢,然后學熊邁步穩走。
蹭背式:即背靠大樹或木柱,閉目運氣后隨呼吸起伏蹭背(注意須用腹式呼吸)。
練熊戲,可使腰腎得助而背強腎圖。
鶴的特點是輕靈飄逸。練鶴戲,主要為仿飛翔式。方法為調息后,伸展兩臂,然后形體 隨其起伏呈鳥飛翔狀,此式以胸式呼吸為主,日久心肺得益。
練此式,可使形體輕靈,身心仙逸。
鹿的特點是輕靈快捷。鹿戲主要有鹿跑式及鹿跳式兩種。
鹿跑式及鹿跳式須仿鹿步的快捷和輕靈。跑跳時,先調呼吸,運氣四肢,跑跳數圈后,頓覺身輕如鹿。
多練之,日久肝膽經脈舒暢,血流自如。
猿的特點是輕靈活潑。猿戲主要為蹲趴式、眺望式兩種。做蹲趴步式時,先運氣,然后 下蹲、氣沉丹田,再躍起做攀扒狀。眺望式是左右舉手做遮陽,眺望后做旋轉狀。
上二式修煉日久,可腦靈目明。
虎的特點是勇猛矯健。虎戲有虎撲式及虎斗式兩種。
虎撲式修煉時先四肢彎曲,氣運丹田,欲撲時,并發出\"嗨\"聲。做撲式數次后做虎斗式,方法是屈膝曲肘緊握拳,頭頸左右轉后身體做起跳旋轉狀。
虎戲修煉日久,可肺腎得益,但因動作較猛須放在最后做,老者不宜過猛。
以上五禽戲,既可在園林練,也可于庭院、樓宇間甚至室內做,時間早晚均可,老少皆宜,不受任何條件限制,有利于全民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