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70多歲的老年人,四年前被確診為糖尿病。醫(yī)生說我還是早期,不用吃藥,采取飲食控制即可。由于沒有經(jīng)驗,不知該如何操作,主食不敢多吃,每天4兩,副食和家里人一樣吃,沒有忌油膩。結(jié)果半年下來,體重下降了5kg,血糖(餐后2小時)達(dá)15.5mmol/l。最后,在醫(yī)生的指導(dǎo)下,經(jīng)過一年多的實踐,我摸索出一套適合我個人的飲食療法,效果不錯,三年來,餐后2小時血糖一直控制在6.5~8.5mmol/l之間。
我的主要體會是:不吃含糖分高的食品,不吃油分大的菜肴。原則是:早上吃飽,中午吃好,晚上吃少。
一、早餐要吃飽。一袋牛奶或豆?jié){,一個雞蛋,一個小饅頭(2兩),一個小西紅柿,一盤小菜(拌豆腐、黃瓜、和香腸菜)。這樣的食譜,既能控制熱量,又能使優(yōu)質(zhì)蛋白得到充分供應(yīng)。
早餐我很少吃大米稀飯,因為大米稀飯的糖分較高。我實驗過多次,只要吃了大米稀飯,就像喝了糖水一樣,很快被吸收,餐后2小時血糖都升高2mmol/l左右,而喝豆?jié){、牛奶、玉米面粥血糖就正常。
早上吃2兩饅頭,有時血糖也偏高1~2mmol/l,后來改為主食分餐,早上吃一兩,兩餐之間(10點)再吃一兩,血糖就不高。主食每天5~6兩為好,吃太少了,營養(yǎng)跟不上,體重會降下來。
二、中餐要吃得好一些,營養(yǎng)充分一些,熱量要夠標(biāo)準(zhǔn)。主食以米飯、饅頭、窩頭為主,尤以玉米窩頭最佳,玉米的纖維素高于大米,白面10多倍,能加速腸的蠕動,吸收體內(nèi)部分葡萄糖,對糖尿病有輔助治療作用。無論主食副食都要求多樣化,包子、餃子、烙餅換著樣吃。副食除了肥肉、油炸食品外,什么都能吃,但是不能過量。肉類以雞、魚和瘦肉為主,脂肪少,蛋白高。要多吃菜,每天一斤為好,特別是白菜、蘿卜、菠菜等綠葉菜,能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量,以提高身體的防病抗病能力。帶瓜字的菜會更佳。比如南瓜、苦瓜、冬瓜、黃瓜都有穩(wěn)定血糖的作用。在烹調(diào)方法上,最好燉、煮、汆、拌、鹵,不要煎、炒、烹、炸;魚要清蒸,不要紅燒;肉要水煮,做醬肉。這樣可以避免過多地食用脂肪,油吃多了,血糖會升高。特別是油條、炸糕和甜食不能吃,吃了腿就會發(fā)軟。
三、晚餐要少吃。主食不能超過2兩,副食參照中餐減三分之一,吃八分飽即可。晚上體內(nèi)血糖中的胰島素含量是一天中最高的。胰島素可使體內(nèi)過多的熱量轉(zhuǎn)化為脂肪,吃得過多、過好會使人發(fā)胖,是患糖尿病的原因之一,還會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