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閑時間的增多,寵物飼養漸成時尚。隨之,寵物狗、貓等數量開始增多。據有關數據統計,在北京市有登記和無登記證的寵物犬總數超過百萬。在人們享受馴養樂趣的同時,一個很嚴峻的問題擺到我們面前:這么多寵物的糞便如果處理不當,直接影響到我們生活環境的美化。因此,如何巧妙處理寵物狗的糞便,成為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話題。下面就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與健康相關產品安全所的曲建翹高級工程師為我們出出妙招。
說起養寵物,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對于寵物狗糞便的處理,也許并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只是以為只要每天按時出去遛狗,讓狗養成在外面排便的習慣,經常給寵物狗洗澡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寵物狗糞便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自己和公共環境的衛生和美化,應該把它歸為城市環境衛生問題加以重視才行。
我的一位同事張博士,在2000年初,從網上查詢得知:美國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的一所醫學院招聘一名醫學博士,主要從事神經毒理學研究工作。這一年對他來說感受頗多,其中他講述了這樣一件事。2000年10月的一個周末,秋高氣爽,氣候宜人,就像北京秋天的氣候一樣。他與留美的同學在該市風景游覽區魔鬼湖畔聚會。湖周邊空氣清新、綠色遍野、景色迷人,游人并不是很多。他們幾位聚在一起,一邊吃著可口的食品,一邊喝著飲料聊天。這時,一位美國老婦牽著一只獅子狗正在遛彎,突然狗內急,在距離他們聚會的地方大約6~7米處排便,便后,老人用手紙把糞便包好放進自帶的提包內,并牽著狗走到張博士他們聚會的地方,給他們道了一聲“對不起”。開始他們還不知道怎么回事,后來才明白緣由。這讓張博士很有感觸,美國人對愛護環境和維護公共衛生做的很好,很有禮貌。
聯想到我們自己,目前飼養寵物狗的人也逐漸增多,許多人在對寵物狗的寵愛程度上甚至超過了孩子,尤其是有些老人以寵物陪伴,因為子女長大成人后都成家立業了,有了自己的家庭,工作也忙,與老人交流的機會少了。也有一部分人生活富裕了,看見別人養狗,自己也不甘落后,相互攀比,一家能養2~3只,甚至更多。貓可以在家飼養,而狗每天都需要牽到外面遛1~2次,有的飼養者,白天上班把狗關在家里,狗在家急得不耐煩了就狂叫不止,所以,狗主人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出去遛狗。狗是動物,不同于人類,出來之后就在大街小巷到處便溺,嚴重影響了公共環境衛生。有的不文明養犬者遛狗時對其寵物排便視而不見,若無其事,人狗離去,而留在路邊的糞便無人問津。特別是在早晨和晚上,路燈不夠亮的地方,行人踩到狗糞便的事情時有發生。
由于養狗而造成鄰里關系緊張,甚至大打出手的事情和殃及生命的案例不難列舉。據北京市衛生局統計,2007年以來被犬咬傷或抓傷的人數已達8.3萬余人次。我國每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數占我國各種傳染病死亡人數的第一位,我國因狂犬病而死亡的人數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據北京晚報2006年11月10日陳碧霞整理撰寫的“對整治‘匿養犬’的建議”中指出,2004年北京登記在冊的有證狗約42萬只,而不登記的“黑戶狗”也有很大的增加(尤其八大重點管理城區內),無證狗保守估計是養狗總數的70%~80%。按75%計算,北京的養狗總數絕不少于168萬只,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有人統計,北京按168萬只狗計算,假如每只狗每天排泄100克糞便,則每天就有168噸的狗糞便,如果有40%的狗排泄物排到社區和街道上,每天就有67.2噸,全年共有24528噸糞便污染著我們的城市環境。北京晚報2007年8月7日又報道了一條消息,即北京市登記辦證犬數量首次突破70萬只,再創歷史最高紀錄。
鑒于上述原因和數據,為了解決如此大量的狗糞便排泄到街道、社區造成的污染環境的問題,我們奉勸養犬者能自覺做到以下事項,在享受飼養樂趣的同時,也能做到不污染環境,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事情嘛!
首先,希望大家都能做到文明養犬。據調查,飼養寵物者大多數為女同志,女同志都愛干凈,遛完狗回家都會給狗洗腳,尤其在夏季還要給狗洗澡。有的人還帶著狗光顧美容院,給狗修剪皮毛等等。如此關心自家的寵物衛生,不妨也關系一下大家的公共環境衛生,最好能像那位美國老婦人一樣,把狗的排泄物用紙包好收集起來,扔到垃圾桶。當然,更希望男同志們也能自覺遵守。
其次,按照北京市政府關于《北京市養犬管理(草案)》中的規定,“對遛狗的主人需要帶上拾便器,以防止狗隨意排便,影響公共環境衛生?!笔氨闫?,諸如小鐵鏟、小木板,竹板等。當狗排泄完后用拾便器將糞便鏟起,在樹下或花叢間掩埋掉,這就不會污染環境了,也是最好的做法。通常情況下,在遛狗的時候,主人要記住帶上手紙,將排泄完的狗糞便包好,就近放到不可回收物垃圾箱內;如果街道和社區沒有垃圾箱,可將包好的狗糞便放入樹下和花叢間。當然還是包好了放進不可回收物垃圾箱比較好,這種做法就像美國老婦人的做法,是一種很文明的修養。另外,狗是哺乳動物,狗吃的食物是雜食,有條件者喂狗糧,經過消化吸收以后,排出的糞便是一種良好的無機肥料,在我們澆樹、澆花的水以及雨水、融化的雪水浸泡后可分解變成肥料,對植物的生長很有好處。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們使用報紙、硬紙板拾糞便時,把這些掩埋到樹下和花叢間不易溶解,最好是用手紙為好。千萬別使用塑料袋去包糞便,掩埋到地下時,塑料袋是很不容易溶解的,且會污染環境。
再次,不久前有報道說,上海為了方便寵物排便,在公共地段開辟了一塊土堆,掛了一個“狗廁”的牌子,供狗方便。此想法是好的,但狗是動物,很不容易做到,只有訓練有素的狗才行。狗的主人可有意識地訓練狗到土堆上排便,以減少對街道和社區環境的污染。
記得在建國初期,全國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宣傳講究衛生,其中有一條就是不要隨地大小便?,F在建國都50多年了,人們對講究公共環境衛生的意識大大增強了,國家也投資建設設施優良的公共廁所,供人們出行方便,顯示了社會建設的人性化管理。在對飼養寵物狗,處理狗糞便的問題上,也希望大家能從講究公共衛生的原則上加以重視和注意。在全國喜迎奧運的大潮下,只要人人關心和重視城市環境衛生,使街頭巷尾的寵物糞便消失在地底下,變糞為寶,我們的生活環境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文明、舒適、和諧。
(編輯/王子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