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3月21日,北京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春雨。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一大早記者就驅車趕到位于北京海淀區永豐高科技產業基地的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
透過嶄新的辦公大樓的落地窗,到處是生機盎然的春色,遠處正在建設的工地和時不時傳來的幾聲狗叫,似乎在提醒我們——這片剛剛開墾的大地正在孕育著中國衛星遙感事業輝煌的明天。
在工作人員的熱情引導下,我們步入了三樓會議廳,不到9點,里面已經坐滿操著全國各地口音的聽眾。中心市場部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本來準備150人的培訓會,結果來了200多人,大家只好把辦公室的椅子都搬來了。這是該中心今年舉辦的首場中巴資源衛星02B星數據產品推廣應用培訓班,像這種免費而又實用的培訓,中心每年都要舉辦多次,參與的人數不斷擴大,今年更是盛況空前。
這一切是因為——
中國有了自己的
“google-earth”系統
廣大網友都知道美國的“google-earth”,上面有很多由美國數字地球公司提供的分辨率數據,分辨率從100米、30米、20米、2米,甚至0.6米不等。其實,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也做了類似的系統,只要我們登陸該中心的網站,在注冊頁面上登記,就能瀏覽用中巴資源衛星02B星數據制作的三維演示圖。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星2003年成功發射后,中國和巴西先后實行衛星圖片免費發放政策。2006年4月1日,在國家有關部委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的大力支持下,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星數據開始在我國實行免費網上分發政策。只要是大陸境內的單位在申請得到確認后,都可以免費在網上下載瀏覽感興趣區域時間段的數據,如果數據量需求比較大,還可以通過中心直接拷貝。
據中心主任郭建寧介紹,目前資源衛星數據得到廣泛應用,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B星CCD數據已分發近3萬景,一百三十多家單位對高分辨率數據提出需求。中心也在不斷與有關單位合作,改進數據質量,推進數據應用。得益于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的支持,衛星高分辨率數據在試用期內能夠免費使用,中心正在爭取能延長試用期,盡量滿足用戶需求。
在培訓間隙,我們采訪了來自山東科技大學的博士生導師楊鋒杰教授。楊教授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地質科學與工程學院也是山東省的“3S”工程中心,早在2004年,他和其他師生就開始采用中巴資源衛星數據從事研究,剛開始是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幫助刻光盤,后來從網上傳。“我們學校在地質、測繪、環境等8個專業都需要這些衛星數據做研究,它對我們的教學和科研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對我承擔的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幫助極大。” 楊教授還對中心的服務贊不絕口:“中心對用戶非常熱心,4年來對我們幫助極大。開展這種免費培訓降低了學習的門檻,對大學生、研究生來說,簡直是福音。我的很多學生因為在國內一直利用衛星數據開展研究,出國后普遍得到認可。”
培訓結束后,記者看到參加培訓的很多人都拿到了中心贈送的分辨率達2.36米的衛星鑲嵌圖。
呼喚更高分辨率的國產民用衛星
聯合國外層空間委員會曾指出,開發空間技術是發展中國家追趕發達國家的一條捷徑。
在全球遙感衛星市場,美國的陸地衛星、法國的斯波特衛星和印度的對地觀測衛星一直呈三足鼎立之勢。隨著中巴資源系列衛星的發射和成功應用,這種態勢正在發生改變。
2002年,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星發射升空,它在大尺度空間上有著廣泛的運用,20米分辨率的CCD圖像每景覆蓋113千米×113千米,只要1298景圖像數據,就可覆蓋全部國土面積。而同樣的斯波特5號衛星圖像每景覆蓋60千米×60千米,在中國市場價格卻達2萬元。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星成功傳回圖像不久,斯波特衛星圖像每景的價格就降到9千元。2006年,中國剛剛宣布免費發放衛星數據,它的價格又從9千元降到4千元。
山西省遙感中心副主任楊愛民告訴我們,他們單位以前每年都要花費百萬元購買國外的衛星圖像進行生態環境監測,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星數據免費發放后,開始采用國內的數據。“山西全省面積5.6萬平方千米,覆蓋全省至少需要80景~100景,國外的圖像太貴了,真是買不起。”楊愛民非常興奮地對記者說,“02B星上CCD相機的分辨率設計值達到2.37米,幅寬是27千米,星上還增加了GPS和星敏感器,地面的定位精度能夠達到200米。我們正在進行太舊高速公路的首期調查,這種定位精度高的高分辨率圖像太有用了,因此,剛與資源衛星中心簽署了使用協議。”
寧夏水利廳水土保持局的徐志友參加培訓純屬巧合。“我在網上看到消息后,利用到北京出差的機會,專門來參加培訓。”他告訴我們,“位于銀川以東50千米的寧東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是經濟發展的熱點,但生態環境脆弱。我們以前靠購買斯波特圖像和陸地衛星圖像來進行監測,由于太貴了,買的圖像少,每5年才能出一次監測結果。現在,我們用國產衛星圖像,每年都能看出結果,生態保持得特別好。這得感謝你們航天人和天上的衛星。”
談到圖像質量問題,有的用戶提出,希望能提高多光譜圖像的分辨率,并且減少與高分辨率圖像的差距。他們形象地告訴記者:“這兩種圖像的分辨率差距最好不要超過4倍,否則融合圖像就會出現‘綠樹跑到房頂上的現象’。”
相信這些用戶的希望在不久將一一實現,因為,在國家重大的科技規劃專項里面就有一個高分辨率對地觀測專項,明確提出了要提高我國衛星觀測的高識別時間周期和高光譜分辨率。
資源衛星能夠穩定服務15年
中巴資源衛星是目前唯一向國內外承諾2015年以前連續提供數據產品的資源衛星。記者在培訓會上獲悉,中國今年將發射兩顆環境監測衛星,明年發射中巴資源衛星03星和04星,同時,中、巴雙方正在論證05星和06星。這些衛星都是中國資源衛星公司將要管理的“天上產業”,屆時,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將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陸地衛星數據中心。
最近,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幾位老總頻頻光臨中心,調研和指導工作。3月13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雷凡培在調研時要求中心:進一步解放思想,拓寬思路,把國家的需求作為根本出發點,圍繞建設國際一流對地觀測衛星中心的目標找準定位;在航天產業鏈中找準位置,發揮衛星遙感應用對相關領域的拉動作用,并努力延伸產業鏈。
這些使命既讓中心100多名員工感到非常光榮,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在培訓班的同一天,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還與十幾家單位簽署了系統建設的協議。“國家發射一顆衛星要花費幾億元,只有充分使用衛星數據,才能把航天效益最大化。這也是國家施行這種‘集中處理,廣泛共享’政策的出發點。”郭建寧說, “現在中心正處在跨越式發展的機遇期,如何把系統建設做好,如何完成多星、多傳感器的接收任務,如何繼續做好數據分發和服務工作,是中心當前面臨的三大任務。”
中國資源衛星中心分別在北京、廣州和烏魯木齊設有接收中心,這三大接收中心所接收到的數據,覆蓋了我國周邊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積極推進資源衛星在本國應用的同時,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還在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2006年10月,在蒙古國烏蘭巴托市召開的亞洲遙感會議上,蒙古希望中方能免費提供覆蓋整個蒙古的衛星數據。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生產了蒙古所需要的圖像數據,將覆蓋整個蒙古國的278景圖像數據刻在6張DVD光盤中,免費送給了蒙古。除了向蒙古贈送之外,還向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朝鮮、尼泊爾、緬甸、馬來西亞、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等國免費提供數據產品,供它們試用。還與加拿大、挪威等國商談衛星數據在北歐和北極地區落地事宜。與法國開展疫情監測合作的立項工作也正在進行中,雙方已經基本確定了將禽流感、日本腦炎復合型病毒引發的疾病和腎綜合癥出血熱作為遙感疫情監測項目的研究對象。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B星發射前不久,中巴兩國達成了向亞太地區、非洲地區免費分發該星20米左右中分辨率圖像數據的協議,并將聯合在非洲建立地面接收系統。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正在成為中國外交的特殊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