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數據應用取得顯著成果。資源衛星的國內用戶已達到200多家,數據正在逐步進入各行業遙感業務運行系統,并在全國生態環境調查、土地資源大調查、海岸帶資源調查等國家重大工程及自然災害管理中得到應用。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已經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百家星”。

綠色奧運顯身手
在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的積極推動下,我國區域遙感應用蓬勃發展,數字區域建設方興未艾,逐步形成以推廣應用為主的區域遙感技術隊伍,取得了豐碩的技術成果。在北京、山西、福建、新疆等地區,省市級農業遙感動態監測系統、國土資源遙感信息系統、農業綜合開發管理系統、水土保持及環境系統等,已逐步在國家、省區的經濟發展規劃、管理、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選用2000年~2005年連續6年的北京地區夏季中巴地球資源衛星CCD圖像數據,分析了北京城區綠地覆蓋面積的變化情況。分類結果表明,城區綠地面積逐年增加,“綠色北京”建設成效顯著,這一結果為“綠色奧運”的建設提供了決策支持。
淮河減災立奇功
2007年7月,淮河進入汛期,淮河流域普降大雨、暴雨,淮河干流水位持續上漲,水勢兇猛,出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二次流域性大洪水。生活在淮河流域的人民的生命、財產面臨危險,救災工作刻不容緩。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一直密切關注淮河汛情發展,積極與相關部門聯系,在國防科工委統一協調下,立即安排“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星”進行側擺觀測,及時獲取相關數據并迅速處理。

長期進行國內外重大災害遙感監測的該中心還通過向“國際憲章”成員國求助,獲取日本衛星影像,結合中巴地球資源衛星圖像進行對比分析,對淮河蒙洼蓄洪區進行遙感圖像解譯,及時獲取蓄洪區的淹沒面積及受災情況。經過分析處理后將衛星數據結果上報中國減災部門,為其決策提供重要依據,服務于淮河抗洪救災工作。
雪災監測施援手
2008年1月中旬以來,我國南方地區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造成了長江中下游六省區發生暴雪災害。
根據上級指示和用戶要求,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緊急啟動災害應急機制,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2B衛星(CBERS-02B)于1月29、30、31日連續獲取了受災地區圖像,并及時將提取的積雪覆蓋信息報送國家減災中心,為抗災救災及災后重建提供了決策依據。
2008年2月25日,CBERS-02B衛星在自然災害中的應用情況匯報會在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召開。來自國防科工委、國土資源部、民政部、國家環保總局、中國氣象局、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等單位的30多位領導和專家出席會議,重點研討了資源衛星和氣象衛星在今年雪災監測中的經驗和教訓,共同謀劃如何建立中國統一協調的減災應急機制和構建對地觀測減災體系。

2月8日根據CBERS-02B星寬視場相機的數據制作的圖像,白色是積雪覆蓋,淺黑色是水體

2月14日根據CBERS-02B星寬視場相機的數據制作的圖像,只有少量積雪覆蓋,大部分已經融化,呈現白色,淺黑色是水體

2月20日根據CBERS-02B星寬視場相機的數據制作的圖像,基本無積雪覆蓋,已經全部融化,但有云層覆蓋,呈現白色

2008年2月8日安徽池洲CCD與高分辨率相機的融合圖像,圖像上的積雪覆蓋呈白色
相關鏈接
“國際憲章”是一個不發生資金來往、自愿展開合作的國際機制,它利用成員國現有衛星資源,向發生突發性重大災害的國家或團體提供關鍵性信息數據,用以災害預報及管理;通過利用空間設施探測獲取的數據、信息及服務,參與緊急救援的組織工作或重建及后續工作。該機制目前共擁有歐洲空間局、法國國家空間研究中心、加拿大空間局、日本宇宙探索局、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等十四個成員,2007年5月,中國加入“國際憲章”,承擔國際災害救援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