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2月12日,蘇聯部長會議決定在哈薩克斯坦境內的錫爾河畔丘拉坦火車站正北的中亞半沙漠地區,建立第五號導彈試驗場,這就是后來成為蘇聯最大的導彈與航天器發射試驗基地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的前身。
概述
拜科努爾發射場位于哈薩克斯坦西南部克孜勒奧爾達州,西距咸海45千米,北離拜科努爾鎮288千米,正南24千米是丘拉坦城。發射場東西長約80千米,南北約30千米,中心坐標是東經63°20′、北緯46°,這里海拔90米,一年內的氣溫變化從-40℃~+45℃,晝夜溫差較大,平均氣溫13℃,經常刮風,但降雨量很少。蘇聯選擇在這里建發射場主要是因為它遠離人口稠密區和工業發達的城市,在當時條件下具有較好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現在的拜科努爾發射場總面積已經擴展到6700平方千米。
從拜科努爾發射場向東北方向發射,可把航天器送入軌道傾角為52°~65°的軌道。其東北卡拉干達以西地區為載人飛船和衛星的回收場區。
多項世界第一
50多年來,拜科努爾發射場取得了許多世界航天的“第一”:1957年10月4日,蘇聯在此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開啟了人類的航天時代;1961年4月12日,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載人飛船,從這里出發進入太空,開創了人類進入太空的新紀元;1963年6月16日,世界第一位女航天員瓦·捷列什科娃乘坐東方6號載人飛船從這里起飛進入太空;1965年3月18日,阿·列昂諾夫乘坐上升2號載人飛船從這里進入太空,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次艙外活動;1971年4月19日,蘇聯在此發射了人類第一個空間站——禮炮1號;1975年7月15日從這里發射的聯盟19號載人飛船,成功地與美國發射的阿波羅號飛船在太空實現對接,實現了世界上第一次兩個國家的不同航天器的太空對接;1985年2月2 0日,蘇聯具有6個對接口的和平號多艙段組合式空間站的第一個艙段,又從這里起飛進入軌道;創造了在太空連續飛行438天世界紀錄的航天員瓦·波利亞科夫,也是于1994年1月8日乘坐聯盟TM-18號載人飛船從這里起飛的;1998年11月20日,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艙段曙光號功能貨艙也是從這里發射升空的。
1988年11月15日,蘇聯第一架航天飛機暴風雪號從這里起飛,進行了唯一一次飛行試驗。
在20世紀60年代后期,這里曾被定為蘇聯載人登月飛船的發射場,由于美國阿波羅號飛船承載美國航天員捷足先登,搶先踏上了月球,蘇聯放棄了登月計劃。
迄今,拜科努爾發射場共發射了2500多枚運載火箭和洲際彈道導彈,約140位航天員從這里進入太空,將1400多個航天器送入太空。
如此無與倫比的輝煌成就,奠定了拜科努爾發射場在世界航天史上的不朽地位,是世界航天史上當之無愧的一顆璀璨明珠。
完善的發射設施
拜科努爾發射場由發射區、保障區和測控站等組成。發射區包括中心、東和西三個發射區。中心發射區是發射場的行政管理和發射任務中心,其主要設施有總裝測試廠房、控制測試大樓、大型地面發射臺、地下發射井、推進劑貯存庫、液氧工廠和其他輔助設施以及行政管理、訓練和住宅等建筑。東、西發射區由中心發射區向兩翼擴展而成,主要承擔發射任務,建有大型運載火箭和航天器的試驗發射設施、控制設施和輔助設施。保障區在發射區以南的列寧斯克-丘拉坦,是發射場后勤保障樞紐和人員住地,有機場、鐵路專線,并有航天員體檢和訓練設施。為跟蹤觀測航天器和導彈飛行情況,在發射場設有5個跟蹤控制中心和9個測控站。
拜科努爾發射場擁有9個發射綜合體,共有15個用于運載火箭的發射裝置,4個用于試驗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裝置,11個總裝測試樓。它有兩個機場、92個通信樞紐、470千米的鐵路、1281千米的公路、6610千米的電線、2784千米的電話線,以及現代信息計算測量中心、醫療保健中心、熱電廠、燃氣渦輪發電站、氧氣-氮氣廠等,構成了龐大而完善的航天發射基地,無論是從發射場規模,還是從發射航天器和導彈的數量來講,都無愧于世界上最大的航天發射基地之盛名。
用途廣泛
蘇聯/俄羅斯所有的載人飛船、貨運飛船、空間站,所有的地球同步軌道、月球軌道、星際探測器和海洋監測衛星也都是從這里發射的。
所有使用俄羅斯運載器(聯盟號載人飛船、進步號貨運飛船、質子號運載火箭)發射的國際空間站任務都是從這里發射,所有的非軍事發射任務都在這里進行,其軍用衛星中也有近四分之三是從這里發射的。拜科努爾也是僅有的能夠發射俄羅斯質子號運載火箭的發射場。近10年來,拜科努爾發射場一直擔負著俄羅斯70%的航天發射任務。
蘇聯解體后,拜科努爾發射場歸哈薩克斯坦所有,但由于財政困難,哈薩克斯坦無法保證發射場的運作,而拜科努爾發射場是俄羅斯目前惟一可供發射載人航天器和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場地,其地位無可替代,如放棄該發射場,眾多航天業務將被迫中斷,俄羅斯航天部門將遭遇重大損失。1994年,俄哈兩國簽署拜科努爾發射場的租賃協議,租賃費用為每年1.15億美元。2004年1月兩國又簽署協議,俄羅斯將租用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期限延長至2050年,每年支付租金1.15億美元,共計53億美元。
為降低發射活動造成的污染,俄哈兩國決定在拜科努爾發射場合作建設“拜捷列克”發射設施,利用更加環保的新一代“安加拉”型運載火箭(使用液氧、煤油推進劑)發射航天器。該發射設施投資共計4億美元,預計于2009年前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