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能源部4月上旬宣布石油庫存意外下降后,石油價格應聲上漲。原油價格一度突破每桶112美元價位,達到1983年石油期貨交易以來的最高水平。與此同時,美國能源部也上調了預期,認為今年國際汕價的水平將是每桶101美元。很多市場人士深感擔憂,驚嘆油價開始進入“100美元時代”!
而對油價的暴漲,不少分析人士認為,低油價時代已成過去,未來油價將繼續保持高位運行,很可能將徹底進入“100美元時代”。美國能源部能源信息管理署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對2008年國際平均油價的預期,似乎也印證了這一看法。《華爾街日報》稱,能源信息管理署對油價的預期通常都較低,因此這次修正意味著100美元可能是今年合理的油價水平。夏季臨近,又是用油高峰。三菱石油公司的分析師甚至認為,短期內油價可能還會高漲到120美元。
在過去一年中,石油價格上漲了79%,油價一路狂飆在全球內引發恐慌,有人認為是供需關系失衡造成油價飆升,歐佩克不顧全球需求上升,為了自身利潤在油價漲過100美元時收緊石油供應;也有人認為美元貶值和投機對油價上漲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副所長丁一凡說,歐佩克國家未必希望油價越高越好。因為一旦石油價格越漲越高,那么替代性能源的發展會更快,石汕被代替的速度也會加快。歐佩克希望的是能源源不斷地提供一種能源,同時人們又能源源不斷地需要這種能源。
(王 亮)
美元貶值坑了多國外匯儲備
美元貶值的速度近期如脫韁野馬。4月10日,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6.9920,首次突破7元關口。按照“匯改”之初的匯率計算,人民幣兌美元已累計升值15.5%。中國是全球官方外匯儲備最高的國家,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在全球已知的各國官方外匯儲備中,有約65%是美元。中國雖未公布官方的外匯儲備比例,但應遠高于全球平均值。有分析認為,如假定中國外儲90%是美元,過去一個月即蒸發357億美元,這相當于中國一個月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
據路透社消息,僅今年3月一個月,美元相對國際主要貨幣,貶值就高達2.6%。美元不斷貶值給擁有大量美元外匯儲備的國家造成嚴重損失。日本財務大臣額賀福志郎3月底表示,由于美元貶值,日本的外匯儲備損失約為18.5萬億日元,合1872億美元。曾長期高居全球國家外匯儲備第一、2007年12月以9733.65億美元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二的日本,歷史上曾飽受美元貶值之昔。現在,美元兌日元跌到1:95,創12年來新低。豐田公司稱,日元兌美元的匯率每升值1日元,該公司利潤就將減少3.5億美元。
2008年2月印度外匯儲備高達3012億美元,升至世界第四。由于外匯儲備的96.8%為貨幣資產,其中絕大多數為美元,因此印度受美元貶值的拖累比中國更嚴重。印度央行去年底在2006~2007年度報告中說,由于美元貶值,截至2007年6月底,央行的外匯資產損失6500億盧比(1美元約合4I盧比)。據《印度時報》報道,由于盧比升值,印度出口總量上升,利潤卻同比縮水,11個行業產品的出口價格失去優勢,與劉手相比競爭力平均下降10%~12%。
俄塔斯社報道,據俄羅斯中央銀行統計,截止到3月中旬,俄羅斯外匯儲備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成為繼中國和H本之后的第三大外匯儲備國。據俄經貿部測算,預計今年全年盧布兌美元將在2007年基礎上升值5.05%。日前,俄羅斯外匯儲備中約一半是美元資產,約40%為歐元,9%為英鎊,1%為日元。俄羅斯在國外市場上的石油交易以美元計價,美元貶值使俄羅斯每年的收入減少40億美元。
(張楠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