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我是長春的一名應屆畢業生,于 2007年 12月與 X公司、學校簽了就業協議書,即三方協議。因出于個人原因,最近我想解除協議,但有一個問題:協議中約定了違約金 2000元,這是否適用《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呢?還是應該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小沈
A:三方協議是指《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它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社會保險等相關問題。三方協議在畢業生到用人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終止。《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暫行規定》第 24條規定:經供需見面和雙向選擇后,畢業生、用人單位和高等學校應當簽訂畢業生就業協議書,作為制定就業計劃和派遣的依據。教育部關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管理辦法中規定,畢業生在協議書上簽署個人意見之后,用人單位或學校兩方之中只要有一方在協議書上簽字,畢業生即不得單方面終止協議的簽訂工作。畢業生違約時,必須辦理完畢與原簽約單位的解約手續,然后將原協議書交還招生就業工作處,并換取新的協議書。
從法律性質上看,“三方協議 ”是民法、合同法上的合同,受我國民法調整,而入職用人單位后簽訂的勞動合同才受勞動法律調整。因此“三方協議 ”原則上適用我國民法和合同法,三方協議的內容里既包括了學校對學生的就業過程進行行政管理的內容,例如移轉學生檔案、發放派遣證等,也包括用人單位和學生平等自愿協商的內容,其中關于違約金的內容就是這種雙方平等協商后約定的,違反這些內容應當承擔違約責任。這個違約金不是《勞動合同法》中的違約金。如果您已經在用人單位報到工作了,則三方協議終止,你只需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要求提前 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就可以離職。如果您尚未按照三方協議中約定的期限報到上班,則你解除協議需承擔違約責任,支付違約金。
Q:用人單位如果已經和勞動者簽訂了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但是由于有突然的工程項目需要這些勞動者參與 ,用人單位能否和該勞動者再簽訂“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如果再簽訂了這樣的合同 ,是否意味著和勞動者重新簽訂了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能否以工作任務已經完成 ,或者任務下馬為由終止和該勞動者的勞動合同?是否需要給勞動者經濟賠償?
何先生
A:《勞動合同法》第十五條規定,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是指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以某項工作的完成為合同期限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訂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用人單位如果已經和勞動者簽訂了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后又和勞動者協商一致,訂立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在無特別約定的情況下,雙方將按照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履行,當工作任務完成后,勞動合同終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其中明確了勞動合同終止需支付經濟補償僅適用于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排除了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所以,用人單位如果與勞動者簽訂“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將可能規避經濟補償問題。這也可能是《勞動合同法》立法的一個漏洞,希望實施條例會做出補充規定。
Q:我公司一職工于 2008年 2月 23日擅自離開崗位至今未歸,公司通知其上班也不來。現公司想以職工違規為由與其解除勞動關系,可是公司一直沒有制訂規章制度,原職工獎懲條例又廢止,一時找不到處罰依據。請問公司該如何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且認為職工有錯而不需給予其經濟補償?
付女士
A:公司雖未制定規章制度,但并不等于勞動者就可以隨意離崗。遵守勞動紀律是每個勞動者的法定義務,勞動紀律是指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勞動規則和秩序。根據《勞動合同法》之規定,勞動者也應當全面履行勞動合同義務,這里的勞動合同義務既包括了約定義務,也包括了法定義務,如在法定工作時間為用人單位提供正常勞動。本案中該勞動者于 2008年 2月 23日擅自離開崗位至今未歸,違反了勞動合同全面履行的要求,也違反了作為勞動者應盡的勞動義務。建議公司這樣操作:向該勞動者送達要求其回公司上班的書面通知,通知中告知該勞動者逾期不來的后果,比如告知其逾期七天仍拒不上班的,公司將解除勞動合同。如果該勞動者置若罔聞,用人單位在通知期屆滿后解除勞動合同,可不支付經濟補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