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北京婦產醫院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圍產醫學會常委;中華預防醫學會婦女保健學會主任委員。
Q:懷孕后為何經常出現耳鳴?
我現在懷孕 3 個月。在沒有懷孕以前,我右耳偶爾會出現耳鳴。但懷孕之后,耳鳴出現的頻率更加頻繁了,這是什么原因呢?昨天去看了醫生,給我配了六味地黃口服液,不知道這種藥對胎兒有沒有影響?
A:耳鳴可能與耳部疾病有關,但也可能與全身癥狀有關,如伴隨眩暈需注意有無美尼爾病;如經常耳鳴,需到耳鼻喉科檢查有無外耳、中耳及內耳疾病。用六味地黃丸對胎兒影響不大,可以服用。
Q:孕中期腳和腿有些腫正常嗎?
我懷孕 5 個月時腳和腿就有些腫,可是我吃得也不是太咸,這是為什么呢?
A:妊娠后,隨著子宮逐漸增大,盆腔內的壓力也會增加,使下肢靜脈血回流到下腔靜脈時受到阻力,造成回流不暢,從而出現靜脈曲張、下肢浮腫,甚至下腹水腫。輕度水腫或只限于足、踝、小腿水腫,在孕婦中較常見,通常預防的辦法是通過適當的運動(如步行)來增加下肢肌肉的力量,從而促進下肢靜脈血的回流。對于那些有靜脈曲張或下肢水腫,又不適合運動者,可以穿醫用彈力襪來防止或減輕由于下肢靜脈回流不暢引起的水腫及靜脈內血栓的形成。此外,在坐姿狀態或休息時可將下肢略抬高,也可協助較少水腫。
Q:腿部抽筋如何緩解?
我現在懷孕 6 個月,最近經常出現腿部抽筋,像是“蟻走感”。請問如何緩解這種癥狀?
A:腿抽筋一般是由于血鈣低造成鈣離子進入肌肉細胞內導致肌肉痙攣性收縮引起的。為了滿足自身及胎兒對鈣的需要,孕婦需要攝入的鈣量比非孕期要多。孕早期每天需要的鈣量是800mg,妊 娠中 晚 期 每天 需 要 1000 ~ 1200mg,而 哺 乳 期 每 天 則 需 要1200 ~ 1500mg。 一 般,我們每日從膳食中補充的鈣大約只有300~400mg,所以,應有額外的攝入。最好的途徑就是增加飲奶量。一袋 250ml 的牛奶能補充 250mg 的鈣,也就是1ml 牛奶補充 1mg 鈣。奶不僅含有豐富的鈣,還可以提供優質蛋白。所以我們提倡孕婦及乳母喝奶,孕早期要早晚各喝 1 袋(即補充 500mg 鈣),到中晚期每日早、中、晚各喝 1 袋(補充 750ml 鈣)。需要提醒的是,其中一袋奶應在睡前喝,因為夜里 2:00 ~ 3:00 人的血鈣水平最低,也是腿抽筋的好發時間。睡前喝奶可使夜間血鈣維持在較高水平。乳母每日從乳汁中排出很多鈣,在產后 5 個月內乳母呈明顯脫鈣現象,會造成骨質疏松,所以更應該注意鈣的攝入。不能喝牛奶者,也可用豆漿代替,因為豆漿中也含有豐富的鈣及優質蛋白。至于藥物補鈣,適用于從飲食中無法滿足需求者,可根據每日需鈣量減去膳食中攝入的鈣所不足量來選擇“鈣片”。此外,含維生素 D 的鈣劑有利于鈣的吸收。需要強調的是,補鈣過多,大部分剩余鈣會從糞便中排出,但對女性來說,有將鈣向泌尿系統沉積,造成尿結石的可能,所以補鈣片要適量、適度。
Q:剖宮產后 2 個月還有少量出血正常嗎?
我在剖宮產 1 個月后惡露干凈了,但是在 47 天的時候又有少量出血,一天后恢復正常。2 個月的時候又有出血,血量很少,呈紅色。請問這種狀況正常嗎?
A:分娩時胎盤剝離后會 留 下 一 個 創 面,以后由子宮內膜基底層細胞逐漸新生,最后將這個創面修復。在此之前,創面的血管會有不同量的出血,我們稱之為惡露。一般,在分娩后頭幾天出血量比月經時要多一些,顏色鮮紅。以后血量減少,混有子宮內黏液及一些脫落的創面組織,顏色微淡。子宮內膜修復的過程約需 6 周左右。大部分在3 ~ 4 周內惡露可明顯減少,血性惡露可干凈,平均惡露全部干凈的時間是在產后 6 周左右,但因個人情況會略有不同,有部分正常者要延到 7 ~ 8周。如果血性惡露持續時間過長,如超過 6 ~ 8周,要及時到醫院檢查。如果在產褥期有大量出血應該到醫院就診,尤其是剖宮產術后,要警惕子宮切口的晚期出血。
Q:腹部與胯骨交界處疼痛是怎么回事?
我現在懷孕 6 個半月。 在 懷 孕 3 個月左右時,曾出現腹部左側與胯骨交界處疼痛,但不嚴重。4 個月時消失了。到 5 個半月時,這種疼痛又開始了,而且更加嚴重,由只在晚上睡覺時疼,發展到白天也要疼2~3次。請問,這是怎么回事呢?
A:這種情況常見的原因是圓韌帶綜合征。子宮在盆腔內保持正常位置要靠圓韌帶、主韌帶及骨底韌帶的支撐。圓韌帶位于子宮體部,其下端連接在大陰唇的內側。當妊娠期子宮向上長大的時候,圓韌帶被牽拉、伸長,就會有此種不適感,可從子宮體側旁一直到大陰唇附近。在翻身或突然改變體位時,也會有疼痛和牽拉感。妊娠子宮常有向左或向右輕度旋轉,如向左旋轉,那么對側(右側)圓韌帶就會被牽拉得更緊,此側的感覺就會更厲害些。相反,子宮向右旋轉時,左側圓韌帶的牽拉感就更明顯些。
Q:準媽媽過敏性體質對胎兒有影響嗎?
我現在懷孕 2 個月。懷孕前我就是過敏體質,常常被過敏性鼻炎所困擾,皮膚也有時會過敏。我想咨詢一下,這樣對胎兒有什么影響嗎?
A:過敏體質本身對胎兒的生長發育影響不大,但這有一定的遺傳性。出生后,孩子也可能有過敏體質。過敏體質的孕婦需要到變態反應科檢查過敏原是什么。如有藥物過敏,在就醫時要明確告訴醫生對哪類藥物過敏。這樣可以避免在孕期發作。某些過敏發作起來會影響胎兒,如過敏性哮喘發作時可造成胎兒缺氧,嚴重藥物過敏造成過敏休克或喉痙攣時,也可使胎兒缺氧、缺血。

Q:產后陰部有淺褐色液體流出該怎么辦?
我在3個月前順產生下寶寶后,至今陰部一直都有一些淺褐色的液體流出。1個半月前,我到醫院做了B超,診斷說子宮宮腔面不光滑,宮腔內有少許積液,可見前后徑約0.3cm的條狀液性暗區。然后又做了婦檢,顯示沒有問題。請問我該怎么辦呢?
A:分娩后子宮留下胎盤剝離的創面,會有出血及子宮內脫落的細胞、黏液,混在一起稱為惡露,其性質是從血性到黏液性再到漿液性。當胎盤創面由新生的子宮內膜披覆,創面完全愈合后,惡露就可以干凈。同時子宮也從產后恢復到非孕期大小。此過程稱為子宮復舊,一般需要6周左右。此過程因人而異,也有一些因素可影響子宮復舊,如胎盤胎膜少量殘留,胎盤剝離面有炎癥、子宮肌瘤或全身有感染等情況均可使惡露期延長。您在產后 B 超時發現,子宮腔不光滑,子宮有少量積液,那么可能子宮內膜有炎癥,可用抗生素及促進子宮收縮藥物協助康復。如持續時間長、子宮內膜仍有不光滑,即需要檢查胎盤內是否有少量殘留,必要時要刮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