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很多人一樣,我也斷斷續續地看了熱播的電視劇《闖關東》。早就聽父親說過自己祖上三四代人也是從山東闖關東到的東北,對這個故事又多了一層別樣的親切感。愛屋及烏,跟這個電視劇相關的節目我也看了一些,大多從民族、道德、和諧等角度進行討論,都比較“主旋律”。可能是因為做《父母必讀》,我倒是更多地看到了一個感情豐富而內斂、人格完整而立體的父親,一個能夠頂天立地的父親。
也許是時代不同了。現在絕大多數家庭的生活安逸、舒適,更不必顛沛流離。工作內容和方式的變化使得女性在養家糊口方面的功勞并不遜色,男性早已不必再忍辱負重地做家里的頂梁柱,其一家之主的作用似乎在漸漸被邊緣化。我們今天還需要硬漢男性、硬漢父親嗎?它們的內涵又有了什么新的變化呢?
這期雜志上正好有兩篇關于父親的文章。一篇是當當網總裁李國慶的專訪:兒子和“當當”一起長大;另一篇是一個睡前故事:永遠不會遲到的爸爸。
第一篇文章勾勒出了一個現代父親的形象:數碼時代的傳奇人物,很多創業者、企業家的榜樣,一個養育兒子和培育企業幾乎同時進行的男性。邊看邊驚嘆:原來,做事業和做父親在人生理念和智慧上竟然可以如此高度融通,以至于覺得文章中的出生篇、成長篇和未來篇既是在說兒子也是在說“當當”。
距闖關東的年代已經過去了幾百年,父親的形象隨著社會的變遷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好父親的內心卻沒有變:永遠尊重和維護自己的妻子和家庭,深切地關注著孩子的性格、稟性,傳遞自己認為正確的價值觀,按照良心和道德原則行事,在給孩子成長空間的同時告訴孩子什么是規矩和底線……
“永遠不會遲到的爸爸”可能有很多層意思,而我覺得,這是一篇能給孩子帶來最大的安全感的文章。看到最后“如果……那么,我就邁開我的雙腿去接你!你要知道,為了接你,我的兩條腿永遠不會遲到”時,鼻子不禁一酸。只有老爸才能在幼兒園門口如此豪言壯語地承諾,跟媽媽的反復叮嚀和溫柔許愿形成了多么好的互補!
如果你特意安排一下,讓父親在孩子睡前親自講講這個故事,一定會撥動他內心最柔軟的那根神經;孩子也會發現:原來,我在爸爸心里這么重要!即使爸爸晚點接,我又有什么可擔心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