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拼”是英文“SHOP-PING”的音譯,現在國內商業競爭激烈,商家經常用打折優惠來吸引消費者的眼球,這就造就了瘋狂的“血拼”一族。說起“血拼”,其實美國人的熱情絲毫不亞于中國人。
在美國,商家每逢月末都要競相打折,折扣低至2-3折。如果所有的東西都這樣賣.商家是要虧血本的,所以打折的商品一般都要限量,能享受打折的顧客也要限量。商家一般會規定最先到店里的前若干位顧客享受折扣。因此,想買便宜一定要“先入為主”。
到美國不久的一天,我應邀去美國朋友亨利家做客。到了夜里10點。我起身準備告辭,亨利笑著問我:“想不想到沃爾瑪去買點便宜東西?明天沃爾瑪甩賣。先到的前100位顧客享受對折優惠。我準備買臺戴爾筆記本電腦,對折優惠后只需450美元。”居然有這種好事!我正想買一套“家庭影院”,聽了興奮地說:“我們明天一大早就去。”“那怎么來得及,現在就要去排隊。睡袋我都準備好了。”亨利說完就拿出睡袋,還帶上了飲料、手電,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
我們來到沃爾瑪商店門口剛好11點,已經有50多個美國人比我們來得還要早。為方便排隊,沃爾瑪特意打開了店門口的彩燈。人們靠著店門口的墻排成一列,不少人干脆就躺在睡袋里,也有人穿著厚厚的棉大衣睡在躺椅上,不少人還真睡著了,鼾聲如雷。人們大都席地而坐,捧著筆記本電腦玩游戲、看光碟,或者是看書,或者是拿著手機煲“電話粥”。
已經入冬,夜里氣溫很低。為了享受打折,要通宵排隊,忍受漫漫寒夜的折磨,身為世界頭號富國的美國人也不容易啊!我問亨利,沃爾瑪為什么不人性化一點,讓顧客到店里面去排隊。亨利笑著說:“既然要占便宜,總要付出點代價吧!我熬一個晚上就可以省下450美元,值得!”
我們排了一晚上的隊,總算到了開門時間。店方給我們前100個顧客每人發了一張優惠卡,卡上有條形碼,收銀員刷了這張優惠卡后,會自動把我們購買的商品價格減半。店方規定每個享受對折的顧客最多只能買不超過1000美元的商品。大家熬了一晚上已經很疲憊了,但是拿了優惠卡后一下子來了精神,興沖沖地進了店。沃爾瑪已經把我們可以購買的打折商品作了醒目的標記,電腦、掌上游戲機、數碼攝像機、名牌運動鞋、高檔巧克力、高級手表等,吃穿用俱全。亨利如愿以償,買到了筆記本電腦,我也買到了打對折的全套“家庭影院”。
在收銀臺排隊的時候,我開玩笑說:“當窮人真可憐,我們熬了一夜才得到這點實惠。如果是富人,就不用熬夜,可以拉伸睡大覺了。”“不,你錯了。”亨利指著我們前面的一位老先生小聲說:“那位是湯姆斯先生,硅谷的一位富翁,世界名車都有好幾輛,昨晚他就排在我們隊伍的最前面。其實有錢人也很節約,這是千古不變的真理。”
(責編 陳 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