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姐兒”是寧夏以北回族聚居地區的鄉土歌唱家,俗稱“女唱家”或“女說家”,哪家娶媳婦就要請巧姐兒娶親、表針線。
過去,巧姐兒的任務重要在“擺”,即把新媳婦在娘家時做的鞋襪、枕套、圍兜等針頭線腦,擺出來讓親友們觀賞,巧姐兒借以夸耀新媳婦的針線手藝,故又稱“擺針線”。如今,巧姐兒全在于“表”,表達婆家找了個好媳婦,贊美小兩口的美滿婚姻,感謝介紹人的功德,慰問廚師的辛勞。這些都反映了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和回族民間質樸的生活習俗。如今,巧姐兒表針線的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了。
回族農村常把巧姐兒當成新媳婦學習的楷模。因此,對巧姐兒的選擇十分嚴格,一要長相好,二要口才好,三要德行好,四要腦子靈。所謂長相好,就是要選擇年輕漂亮、五官端正、聰明俊俏的青年婦女當巧姐兒。婆家期望所娶的新媳婦像巧姐兒那樣聰明伶俐、溫良賢惠??诓藕檬侵噶嫜览X,出口成章,觸景生情,能言巧語,表得有趣,而且還要唱得熱鬧。德行好,即品行優良,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團結妯娌,和睦鄰里,熱情好客,勤勞樸實。腦子靈指能隨機應變,見啥說啥,在婚禮中如遇糾葛,要有“一句話驅惱,兩句話逗笑”的本領,通過幾句悅耳開心的話語,能把婚禮這天難免發生的一些不快之事說得煙消云散。所以,巧姐兒受到人們普遍的尊敬。
巧姐兒的文化素養很重要,她的表話或說唱,必須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氣息。不懂得方言土語和“回回專用語”(指阿拉伯語和波斯語)是難以勝任的。其次,表話時每句話都要押韻,俏皮形象。
回族群眾舉行婚禮,一般婆家比較喜歡委托巧姐兒到女方家里去娶親。新娘在上車前要洗大凈、梳頭、整裝、掛耳墜,用交叉的細線繩刈掉臉上的汗毛,把眉毛修飾成月牙形,以表示姑娘要變成媳婦了。巧姐兒一邊給新娘梳頭,一邊唱道:“一對鏡兒明晃晃,照得閨房亮堂堂。左梳婆家金銀淌,右梳娘家糧滿倉。”生動地表達了出嫁閨女美好的祝愿,語言樸實生動,富有醇厚的鄉土韻味。新娘上車時,巧姐兒也要進行一番賀唱:“花頭巾,包銀子,打發姑娘出門子。娘家陪個摩托車,勤勞致富好處多?!庇哪L趣,合轍上口,以表示對娘家人的安慰和對姑娘的鼓勵。

新娘到婆家時,婆家親友簇擁迎接,互道“色倆目”(問好),親友們圍上來看新娘子,這時巧姐兒借機唱道:“驢馱金子,馬馱銀子,送來一車好心人。黑缸白沿子,汽車送來個命蛋子。紅綢子,綠緞子,小伙子找了俊樣子。”巧姐兒看到主人家向親友撒喜棗、核桃,便唱道:“撒核桃,撒棗子,哥哥找了個好嫂子。雙雙核桃雙雙棗,拉的拉來跑的跑。”用核桃和棗子來祝福美好生活。
公公、婆婆向新媳婦及娘家親友讓茶時,巧姐兒便唱一些熱情祝福的歌調:“銅錘子,鐵剪子,親家奶奶跑爛了腳片子。黃米金,白米銀,親親熱熱一家人。穿上靴子抱麥柴,又得媳婦又得財?!蹦锛矣H友參觀新媳婦的新房時,巧姐兒唱道:“三間房子四面紅,瓷地鋼窗鐵皮門。沙發床,電視機,家用電器分高低。院子擺的是嘀嘀嘀(汽車),屋里放的是電腦機。小兩口,笑嘻嘻,兩對老人歇心哩!”新婚之夜,洞房內禁忌使用電燈,婆家委托巧姐兒送蠟燭或香油燈,送燈時這樣唱道:“進新房,黑洞洞,我給新媳婦來送燈。金燈配銀燈,鳳凰配麒麟。丁家巧大姐,配上俊郎公。千里‘尼卡哈’(婚姻)拿線等,兩府變成一家人?!鼻山銉簩⒁粚η嗄昴信拿罎M婚姻比喻得惟妙惟肖。
次日,吃罷早飯,由男方的長輩(多為女性)領新娘認大小,分清哪是叔伯嬸子,哪是兄弟姊妹,哪是姑表姨侄。認親時,新娘長長地呼喚一聲長輩尊稱,并贈一雙布鞋或線襪,長輩便回贈見面錢,以表心意。巧姐兒唱道:“認大小,理應當,尊老愛幼表心腸。分清輩歷好處事,多做好事勤幫忙。新媳婦做鞋整五雙,全家老少都穿上。婆婆穿上喂雞鴨,公公穿上放牛羊,新郎穿上把家掌,小叔子穿上生意忙,小姑子穿上上學堂。都夸媳婦有禮貌,都夸媳婦本領強。”巧姐兒俏皮形象的表話,常常能惹得人們開懷大笑。

婚禮結束后,婆家人邀請巧姐兒一同感謝媒人和廚師。巧姐兒在代表兩家人感謝媒人時唱道:“天上無云不下雨,地下無媒不成雙。雙手托著兩家人,雙腳踏著兩家門。青山跑成白路了,鞋底跑成車串了。‘色洼布’(善行)攬上了,永世的恩情記住了?!毙蜗蟮乇硎隽嗣饺藶槊罎M的婚姻所付出的辛勞和美好心愿。謝廚師時唱道:“廚子師傅忙又忙,炒的飯菜噴噴香。油餅子,干馓子,糖麻丫子,花卷子。雞鴨羊肉大鯉魚,夾板丸子好味氣?!狈浅1普娴乇憩F出廚子師傅的精湛技藝。
回族婚禮歌謠中,巧姐兒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巧姐兒表針線,雖說是簡單的逗笑,但是她的積極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巧姐兒通過夸贊新媳婦的賢惠,炫耀婆家的富裕,達到合家團結、勤勞持家的目的,同時還增加了婚禮的熱鬧氣氛,促進了親友們的友好情感,是當今農村民眾藝術和民族文化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