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報道,貝聿明設計的法國盧浮宮玻璃金字塔,由于深得人們喜愛,游客都選擇這一入口,造成有幾個入口幾乎閑置,而這一入口卻人滿為患,需要進行改造。想當年這一偉大的設計,如果沒有法國前總統密特朗的支持,怎么可能有今天的輝煌呢?
建筑,在某些方面,是處于一個時尚與藝術的前沿領域,而時尚與藝術的前沿,在初始時注定是爭議的。既便是在法國這樣一個給我們以浪漫和藝術感受的國度,幾個偉大的建筑就都經歷了這樣的歷程。
例如:埃菲爾鐵塔,開始巴黎人認為它是一個丑陋的工業鋼鐵怪物。
蓬皮杜藝術中心,最早把人流交通通道設計在建筑物外,被人們認為像一段段的腸子。
盧浮宮玻璃金字塔,同樣被人們認為與盧浮宮根本無法諧調。
而這些,現在都成為了偉大的建筑和人文財富。
今天的中國,正在經歷法國曾經經歷的過程。
國家大劇院,即使有那么多院士反對,我卻認為,比起我們拆除我們的北京城墻的“壯舉”來看,這個大蛋殼也沒有那么不能接受。
還有中央電視臺新樓、奧運會主場館“鳥巢”,游泳館“水立方”,都體現了建筑在時尚與藝術的前沿的探索精神。
我尤其喜歡“水立方”,在我心目中,那是一個兒時吹肥皂泡的童話世界,與浩淼神秘的水世界、以及蔚藍的外太空未來世界的完美結合。
使用功能的滿足永遠是不可能一步到位的,隨著社會與科技的進步,建筑的功能都將面臨進一步改造的命運,而不朽的只會是他們的身姿,并隨著時光的流逝,越來越煥發出青春的光芒。
國家游泳中心 夢幻視覺“水立方”
國家體育場——“鳥巢”以它充滿陽剛之氣的獨特外形吸引了世人的目光,而與它并肩而立的國家游泳中心,則以一種內斂的柔美風格,與“鳥巢”共同在北京城的北部構成了一幅既壯觀又和諧的畫面。
與“鳥巢”一樣,國家游泳中心也有著一個別具一格的名字:水立方。“水立方”是盒式建筑,但由于外表全部由一種藍色的建筑材料“膜”建構,許多藍色的泡泡使“水立方”變得晶瑩剔透,美麗無比。據說,水立方是中外多位設計師的心血,也是中西方文化火花碰撞的結晶。當時,三位中方設計師一同前往悉尼,與另外兩家國外設計公司商討水立方的設計方案。設計方案一開始就圍繞水、快樂、節能等元素,考慮如何表達“水”的意念。但很快就顯示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國外設計師大多拿出了含有波浪、曲線等具有沖擊力的設計方案。而中方三個設計師卻各自不約而同地做出了平頂的造型。外方問他們,為什么他們三個都做平屋頂設計啊?他們說,他們的設計都表達了一種陰陽對比和含蓄,而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墨家和道家文化的一次對話。
在實施過程中,“水立方”設計方案最初是外方設計的波浪形狀的運動場館占主導地位,在設計工作進行到三分之二的時段,中方的“方盒子”設計方案占了優勢。在臨近截止日期的最后10天,擁有方方正正外形的“水立方”設計圖才最終被敲定。當時,中方設計人員覺得很內疚,畢竟做了那么久之后再推倒重來,對大家都是一個很大的傷害。所幸的是,在經過更長時間的溝通后,最終中外設計師一致認同了這一設計,認識到這可能會是一個更柔美,更有內涵的設計。
陽光下晶瑩的水滴
“水立方”獨特的結構設計思想使它具有了別具一格的視覺效果,而要完全實現建筑師的設計思想,對工程建筑人員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ETFE項目經理詹姆斯先生說: “我們做了很多視覺的測試,來盡量滿足建筑師的這些設計哲理。我們認為這個是最大的挑戰,現在,我們覺得在這方面已經完成得相當成功了。”
“水立方”是一個177米乘177米的方型建筑,高31米,看起來形狀很隨意的建筑立面遵循嚴格的幾何規則,立面上的不同形狀有11種。內層和外層都安裝有充氣的枕頭,夢幻般的藍色來自外面那個氣枕的第一層薄膜,因為彎曲的表面反射陽光,使整個建筑的表面看起來像是陽光下晶瑩的水滴。而如果置身于“水立方”內部,感覺則會更奇妙,進到“水立方”里面,你會看到,四周墻壁像海洋環境里面的一個個水泡。
“水立方”與“鳥巢”只有一路之隔,一方一圓,一藍一紅,形成了一種微妙、均衡的關系。中方主設計師趙小鈞先生介紹說,就設計過程來說,是先有“鳥巢”,所以,一開始做這個設計,關于如何跟“鳥巢”形成和諧的、統一的、對比的、互相映襯的這樣一個關系,就是大家重點討論的一個方面。
奇妙自潔不沾塵土
在今天,綠色、健康、和諧、可持續發展,是最重要的建筑設計思想,在“水立方”的設計過程中,時時處處貫穿著這些理念。
“水立方”從建筑到結構完全是一個創新的建筑,蘊涵著極高的科技含量。它的建筑外圍護采用新型的環保節能ETFE膜材料,覆蓋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ETFE應用工程。
詹姆斯先生說:“它是一個雙層ETFE系統,外面一層里面一層,從這個角度來講,它是第一個,是世界獨一無二的。”
這種ETFE膜材料的質量只有同等大小玻璃的1%,韌性好,又能吸收更多的陽光,并且不會自燃,另外,它們還有奇妙的自潔功能。“它們不沾附塵土,風一吹,土就走了。”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康偉先生說。
“智能泡泡”反光遮陽
對一個游泳池來說,它的熱需求大于它的冷需求,所以工程設計之初,就要考慮它的整體熱負荷問題。“水立方”晶瑩通透的結構特征不僅可以給人帶來美麗的視覺感受,而且具有極高的實用性,外面的陽光可以直接進入室內,給游泳池和室內空氣加熱。
而在夏天,“水立方”的“智能泡泡”系統可以通過不同朝向、不同密度的反光斑點,以及在內外兩層泡泡之間實現互相通風的技術手段,來改變遮陽系數,降低它的冷負荷,達到低溫的目的。同時,“水立方”內部的空調系統也充分考慮到了節能和環保的問題,工程設計者實現了分層空調、分區空調這樣一個概念,通過技術手段來降低了“水立方”里的空調能耗。
覆蓋計劃大量節水
北京是個比較缺水的城市,而擁有三個巨大游泳池的水立方,每小時蒸發掉的水就要超過一噸。有沒有可能避免這種浪費呢?關于這一點,“水立方”的建設者們在設計之初就有過周全的考慮。他們考慮把游泳池的整個池水進行覆蓋,也就是在游泳池不用的晚上用塑料布或其他材料覆蓋。覆蓋計劃包括了整個“水立方”的比賽池、戲水大廳等,如此一來就可以節約大量的水。
除此之外, “水立方”的另一個環保功能是收集和循環雨水,這是充分體現“水立方”科技、綠色設計思想的一個技術亮點。落到“水立方”房頂上的雨水會被匯集到建筑物下面的一個中心儲蓄池中。這些被收集來的雨水將被循環利用。這一點,也在“鳥巢”工程中充分考慮到。
驗收標準專門制定
無論是外部形狀還是內部結構,“水立方”都是中國建筑史上的一個創新之作。而它的施工過程,更是中國的工程技術人員填補一系列國家行業空白的過程。
國家游泳中心項目執行經理侯本才先生介紹說:“按照以往我們的施工慣例,我們都是有標準可以依據的,就說咱們國家要么有國標,要么有行業標準或者是地方標準,最起碼的要有企業標準。那么現在我們這個工程,鋼結構和膜結構,像所有這些相關標準都沒有,就不知道應該干成什么樣。”
在這樣的技術空白背景下,就需要建設者們在正式施工前,先制定出一個施工組織設計大綱。國內眾多專家經過近10輪的修改,最終確定了這份方案。包括鋼結構的加工、定位、安裝、焊接,以及最后的卸載等眾多難題,全部得到解決。為了保證工程質量,還專門制定了針對“水立方”的驗收標準。
侯本才先生說:“我們參照了現行的一些標準,再結合這個項目的自身特點,重新編制了一份工程驗收標準,完全針對國家游泳中心鋼結構的驗收標準。這樣的話就知道怎么干了,也知道該干成什么樣了,這也是經過了一個很曲折的過程。”
奧運后的水上娛樂中心
在“水立方”工程建成以后,除了承擔比賽任務,還將具有眾多附加功能,比如戲水樂園、健身俱樂部等等。把這些比較長期的規劃事先考慮進去,確保了即使在2008年奧運會比賽結束以后,“水立方”仍然會創造可觀的經濟價值。
正如國家游泳中心總經理康偉先生所說,北京市委市政府早已經充分考慮到了,奧運工程不但要滿足賽時需要,更要重視賽后的開發利用。而“水立方”工程的遠期目標很明確,2008年奧運會之后,它就將成為對外開放的水上娛樂中心。
(責編:劉 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