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位于歐洲北部波羅的海至北海的出口處,是西、北歐陸上交通樞紐,有“西北歐橋梁”之稱。盡管丹麥是北歐最小的國家,但卻是發達的工業國家,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居世界前列。
對外國游人而言,知道丹麥更多是因為童話作家安徒生的故鄉。安徒生的文學作品是世界文學的珍貴寶藏,并使丹麥以“童話王國”之稱聞名于世。
世界上有許多城市都以十分宏偉的建筑物作為自己的象征,丹麥首都哥本哈根的象征物卻是小小的美人魚雕像。當驅車前往朗厄里尼港入口,遙望美人魚獨坐港口的那份曼妙時,一種近乎顫栗的喜悅涌動心間。真的不知為何,當幼年時代的一個夢在多年以后實現時,除了喜悅,竟然還有一絲莫名的悵惘。也許,這絲悵惘源于故事《海的女兒》本身,丹麥人敬佩“美人魚”的高尚情操,并把它看成是丹麥精神的象征。
“美人魚”銅像,是丹麥雕塑家愛德華·艾瑞克森用青銅澆鑄的,模特為他的妻子,完成于1913年8月23日。走近“美人魚”,才發現這尊銅像高1.61米,同真人一般大小。姿態優雅的“美人魚”孤獨地坐在海邊一塊褐色巖石上,魚尾人身,羞怯安詳,以若有所思的神情望著大海,顯露出少女純真的美。銅像落成以來,“美人魚”的形象不但博得丹麥人的熱愛,也博得世界人民的喜愛,凡到丹麥觀覽的游客,必到此一睹“美人魚”的動人風采。看著“美人魚”雕像,我忽然明白了:海洋就是安徒生理想中的家,他給予美人魚的生命,就像父親給女兒以生命一樣,他的寬闊胸襟像深深的海洋一樣波瀾壯闊,他給孩子們帶來的神奇像海洋一樣具有魅力。據丹麥朋友介紹,正因為名氣太大, “美人魚”銅像曾三遭“解體”,幸好雕刻家的模具還保存著,才使雕像得以復原。
帶著對“美人魚”的崇敬,擁著對安徒生的懷念,我們又拜謁了安徒生的故居。故居坐落在一條寧靜的街道上,造型簡單的連體別墅看上去毫不張揚。房子里的陳設似乎更簡陋,一床、一桌、一椅而已,桌上整齊地放著一套《安徒生童話文集》。就在這樣的房子里,安徒生生活了幾十年,他一生寫了160多篇童話故事。
“惡夢已經結束,我愛你們,孩子們”。安徒生終生沒有自己的孩子卻將全世界的孩子視同己出,這樣的偉大胸襟造就了一位在遙遠的北方用小語種寫作的孤獨者。難怪說起安徒生,丹麥人總是一臉自豪。在丹麥人心中,安徒生不僅是一位作家,而且更像一座里程碑。
在哥本哈根市政廳南側、國王的后花園、安徒生母親曾經漿洗衣服的小河畔……到處都有安徒生的雕像,然而,我印象最深的則是哥本哈根市政廳南側約3米高的安徒生銅像。他頭戴一項18世紀流行的紳士高筒禮帽,左手拿拐杖,右手握著一本書,還以食指隔開書頁,頭部朝左微微拾起、仰望前方。他的身后,就是著名的“安徒生大街”。因為常有人與之照相,且會情不自禁地摸摸他的手、膝蓋甚至褲腳和鞋子,所以這些地方顯得有些泛白。
童話,是需要創造力的。安徒生不過是整個丹麥民族富有創造力的代表而已。丹麥人富于想象力,富有創造性,因而留下了許許多多打動人的傳說。相傳古代瑞典有個國王,答應吉菲昂女神可以從瑞典國土挖出一塊土地,但限時一晝夜,挖多少算多少。于是,吉菲昂女神就把她的四個兒子化為四條牛,用犁從瑞典國土上挖了一大塊土地,并把它移到海上。從此,瑞典的國土上留下了一個維納恩湖,而挖出來的土地就是現在的哥本哈根所在的西蘭島。人們為了表達對這位母親和她兒子們的敬仰之情,鑄造了一組群雕——位于阿美琳堡王宮以北500米處的神農噴泉銅雕。遠遠望去,在環形水池中央,有一位面部表情剛毅,半身裸露的女神。疾風吹揚著她的發辮,她左手扶犁,右手揮舞著長鞭,正驅趕著由她四個兒子變成的神牛拼命耕耘。
作為“北歐的巴黎” “花園城市”“美人魚的故鄉”,你雖來自異國他鄉,但在這里你卻分明有賓至如歸的感覺:見到的幾乎所有迎面而過的人,都會揮起手,向你道“早上好”。每次橫穿馬路,汽車一見有人要過馬路,都會立刻停下來,司機則做出很客氣的手勢,請你先過……
在丹麥,男、女交往非常自由,不會受到任何人的干擾,每年大約有5萬人喜結良緣。在哥本哈根,游客可選擇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找到路邊、旅館邊的自行車站,塞一個20克郎的硬幣便可打開鎖鏈借出一輛嶄新的自行車,車前的籠頭處有一幅哥本哈根交通旅游圖,走到哪里都不用擔心迷路。
對丹麥人而言,最有權力的人和最沒有權力的人距離很小。這是一個非常平等的社會,周末,女王經常只帶兩位隨從,靜悄悄走進教堂內祈禱。在丹麥,老板絕不可能叫秘書倒水,如果他這樣做,秘書大概會把水倒在他的臉上。看來,丹麥是非常注重_人與人之間尊重的,然而,相互尊重并非無條件的。著名作家陳世旭在丹麥的游記中寫道:“丹麥人喜歡‘管閑事’。你在釣魚,一些毫不相干的人會走過來。你以為他們是來給你助興的,其實是來看你裝魚的桶。如果你釣上的魚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標準,他就會要求你把這些魚放回水里去。并且不只是說說而已,而是一直要在旁邊監督,直到你完全滿足了他們的要求。丹麥是禁止養鳥的,但其鳥食市場卻又大又興旺。人們買了鳥食,懸放在自己的庭院里,專供自然界的鳥群食用。”
聽丹麥朋友說起,每年從4月至10月,丹麥最具魅力的地方是哥本哈根的新港。在丹麥語里,哥本哈根的含義是“商人之港”。新港是一條從厄勒海峽流過來的人工運河。狹長的新港灣里停滿了游艇和帆船,不少游人從這里出海,乘艇環游,或駕船捕魚、垂釣。港灣岸邊一幢幢色彩艷麗的樓房緊緊相連,街邊是一排排支著太陽傘、座無虛席的露天酒吧。而坐在運河邊長長的木頭上,聽優雅的爵士樂,看穿梭在運河里的游船,喝著咖啡、啤酒……
(責編:劉 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