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越
職業教練,原遼寧省網球隊員,畢業于北京體育大學運動系網球專業。曾任上海交通大學體育系教師,并著有《網球初步》一書。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University) 人文科學碩士,主修運動學與體育教育系運動心理學專業。現為職業網球教練。
蔣越教練個人網站
http://www.tennisshanghai.com
從2008年第一期開始,我們邀請到了上海著名的職業網球教練蔣越開設專欄,為讀者從心理層面剖析休閑網球教練在教學中、網球愛好者在學球中遇到的各種障礙。
網球教學是人對人的服務。教練把服務做好、做長遠了不是易事,得看準人、教對路才行。總結起來,走進球場的人從心理定勢上基本可以分為三類,教練員相應可以因人施教。
第一類是不穩定型。初學者、青少年學員、自由職業者中比較常見,表現為出于各種各樣的原因對打網球充滿好奇和熱情、但注意力不集中、沒耐心、喜歡按自己想的樣子打球、很難聽進教練的話、一天打球八天曬拍子也是常事。不穩定型的學生棄學率很高,教練員在有這方面思想準備的前提下可以試試用以下幾個方法延遲這些學生的“掛拍”:多夸獎、不批評、做絕對的興奮型、贊美型教練。降低單人的收費標準。
堅持做美女、帥哥型教練,不具備條件的話至少也要做個外表看起來舒服的教練。少講解、多示范、多手把手幫其直接體會打球要意、少定學習目標。
多安排些容易有成就感的練習哪怕動作暫時不規范也可以,比如直接打球過網至界內、近距離不隔網的對打、簡單的容易得分的計分游戲。
縮短每個教學項目的時間,比如每項練習只做5分鐘就換新項目練習,讓其有新鮮感。底線、網前、發球等技術齊頭并進地教,讓學員永遠感到有新東西學、有成就感、有挑戰。多開集體課、多組織聯誼活動、男女搭配比例適宜,讓學員感到熱鬧、有趣。
上課時間選擇平時晚上或周末下午容易出行,非節假日的時間。
如果以上幾條都嘗試了她/ 他還是不來打球,那也許他的興趣確實不在網球上,“掛拍”也是遲早的事情了。
第二類是成長型。大公司的集體課里比較常見這種類型的人,一些注意力集中的青少年也有這類型的。他們有系統正規的教育背景、受過良好的職業訓練、尊重知識和規范、求知欲旺盛、樂觀、專注、容易溝通。教學過程中注意以下幾點就很夠了:多夸獎、少批評。教練形象職業、醒目。講解示范清晰明了、易于體會。
課程安排要有系統、有步驟、標準化、以技術含量取勝。
練習強度中等偏上,通過各種練習手段讓每個人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多安排學員間的互動練習及學習成果展示。課間可穿插三兩次1、2分鐘的小知識講解。服務性工作(如銀行、咨詢公司等)背景的學員更易交流和變通;技術性工作(如程序員、工程師等)背景的學員有時愛較真,需注意溝通方式,不能太生硬。
服務此種類型的學員相對容易,前提是教練的專業素養和整體素質都要比較過硬。
第三類是沉穩型。這類型的學員自信、用心、進取、目的明確、舉一反三、樂趣天成。服務這類型的學員對教練員的要求更進一步:專業上更加精益求精,因為這類學員分析、提問的能力超強,不小心就能把教練給問住。注意練習強度的安排和控制,加強練習時身體安全和環境安全的監督。
每項練習時間可稍長,每次課如果兩個小時的話換三到四個項目就夠了,但每個練習要做精細做透徹。技術方面可以先把一項技術練好,然后再開始下一個技術練習,不用圖快但要扎實。一項技術定型之后馬上安排計分練習以提高“學以致用”的效率。其它的就聽他/ 她們的吧,適當佐以你的專業意見就OK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