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名老中醫治病經驗談系列——
朱良春生于1917年,現任南通市中醫院首席技術顧問、主任醫師,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理事,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肝病脅痛見于各種肝炎、肝纖維化、早中期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其表現為右側或左右兩側腋下至腰部疼痛。
朱老認為,B超顯示肝內光點,回聲增強、增粗,血管網絡不清并伴有脅痛較劇者,多因中氣不足所致。朱老常以補中益氣湯加鹿角霜、炒川楝、生白芍、烏梅,或加少量獨活,治療占位積聚、脅痛久治不愈者。
方藥:生黃芪18克,炒白術、當歸各12克,陳皮6克,升麻、柴胡、炙甘草、烏梅各5克,黨參、炒川楝子、生白芍各15克,鹿角霜30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
朱老有個醫案,患者服上藥1劑藥后,脅痛減,服完3劑,脅痛消失,諸證大減,上方去川楝子再服3劑,諸證全除,繼續服“消癥復肝丸” 2年,B超復查,肝內多發性結節、鋸齒狀均消失,服藥期間照常工作,一切如常。
此方選補中益氣湯加烏梅、生白芍,取其斂肝舒脾、補肝斂肝之用。烏梅、生白芍均有 “酸泄”、“條達”之功效;與川楝子同用,取“酸苦泄熱”之意,以川楝子反佐甘溫,泄其肝陽,并能引藥入脅,消其脹痛;加鹿角霜,取其咸溫澀斂,助陽補虛、軟堅散結、扶正不斂邪之效。對虛寒之脅痛、腰痛都有顯效。
相關鏈接
消癥復肝丸
方藥:石見穿15克,柴胡、炙甘草、陳皮各6克,郁金、當歸、炒白術、炒白芍各10克,黨參、茯苓各12克,糯稻根、生黃芪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編者注:石見穿為唇形科植物,又名紫參。)
郭大夫單方治療
編者:出身中醫世家的郭劍華主任中醫師,現任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軟傷科主任,是全國第三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從本期開始,郭大夫將自己經過長期臨床實踐和參考眾多醫學文獻,不斷總結提煉出來的單方奉獻給《家庭醫藥》的讀者,希望大家喜歡。
風寒感冒
● 辨證
感冒是一種四季均可發生的常見病,有風熱、風寒之分。風寒感冒絕大部分由病毒引起,體質弱、抵抗力差的人易患。多表現有頭痛、全身酸痛、發熱、惡寒、流清涕、鼻塞、全身乏力或有輕微咽痛、咳嗽等癥狀。
與風熱感冒相比,患者突出的表現是惡寒、鼻塞、流涕、小便清長、舌苔薄白。
● 方劑
◇生姜片20克,茶葉3克,紅糖適量。水煎分2次服,服后蓋被取微汗。
◇糯米100克,生姜5克,水1500毫升。放入沙鍋內煮至米熟再加蔥白7根,米醋25克,和勻,趁熱吃粥后蓋被取汗即愈。
◇蔥白20根,淡豆豉、白芷各5克。加水濃煎溫服。頭痛較甚者效果尤佳。
◇生姜10克,蔥白7根,紅糖適量。水煎取汁, 1次溫服。
◇荊芥、薄荷、防風各10克。放入保溫茶盅內,開水沖泡當茶飲。
◇貫眾、板藍根各20克,萹蓄30克,生甘草6克。水煎取汁,分3次服??煞乐瘟鞲小?/p>
◇防風6克,生姜10克,生甘草3克。水煎取汁,趁熱溫服。
◇黃芪30克,烏梅2枚,白術、防風各10克。水煎取汁當茶飲。每日1劑,長期飲服。此方適用于體質虛弱,易感冒的人。
編輯/于嘉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