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投連險大放異彩,壽險公司賺了個盆滿缽溢,可財險公司卻沒分得一杯羹。近期,財險公司終于禁不住投資險這個巨型蛋糕的誘惑,開始取道準基金產品涉獵投資類保險,并曲線入市,欲與基金共爭高下。
平安理財寶問世
股市震蕩,市場信心不足情況下,平安財險于2008年1月16日推出“平安理財寶”,在12個工作日就募集金額接近18億元,成為低迷股市中的一道亮麗風景。該產品于2008年2月4日正式成立,標志平安資產管理公司正式殺入基金業。
平安理財寶是與建設銀行合作的銀保產品,有很多基金的特色,比如每份面值一元,認購起點為5000元,認購費率為1.0%,申購費率為1.5%,贖回費率為0.5%(一年后為零),手續費率與基金相同,每個交易日均開放申購與贖回業務等。此外兼具有家庭財產保險保障功能,客戶在持有期間可以獲得賬戶價值200%的家庭財產保險保障。顯然,財險的保障功能不是這款產品的主攻方向,只不過是點綴罷了,股票投資才是居民購買的重點。
此款產品為偏股配置型的投資組合,股票投資范圍廣,為0-70%,該特點決定了平安理財寶進可攻,退可守。在牛市的多數情況下,平安理財寶可以重倉配置股票類資產,充分享受股市上漲的收益;而在市場劇烈震蕩時,可以快速降低股票的的投資比例,而增加貨幣債券類資產的投資,回避風險的同時還能享受比較穩定的收益。這樣大跨度的大類資產配置,在當前長期牛市間有短期震蕩的背景下,正是投資者之所以青睞理財寶的一個重要原因。
平安和華泰命運各不同
平安財險并非是推出準基金理財產品的第一家公司,2007年7月,同樣擁有資產管理公司的華泰攜手工商銀行推出了國內第一款準基金產品“華泰穩健投資型交通意外險”,該產品由投資和保險兩部分組成。其中,投資部分相當于一只平衡配置型基金,股票投資比例約占30%至70%,由專業化資產管理公司按照開放式基金的模式投資運作,根據市場情況靈活配置于股市和債市,具有較高的預期收益率和與之匹配的風險。保險部分為公共交通意外險,凡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均可作為被保險人,如果發生公共交通事故意外身亡,將按投保人賬戶份額價值的100%給付保險金,上限100萬元,并全額返還賬戶份額價值。
據工行工作人員介紹當時華泰的“華泰穩健投資型交通意外險”的集中銷售期是一個月,但該款產品的銷售并不理想,與同期如火如荼的基金市場不可同日而語。
時過境遷,資本市場由狂熱進入了波浪起伏的震蕩期,平安財險適時推出了準基金產品贏得了市場的認可與支持,與華泰的穩健投資險命運形成鮮明對比。但小試牛刀的兩個保險準基金產品最終宿命如何,還需要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