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提醒、同事的建議、朋友的忠告……從懷孕那天起,你可能會聽到各種各樣的說法。這些“經驗之談”有哪些是不正確的呢?
生男還是生女?
1準媽媽說:“辦公室的同事告訴我,肚子尖尖的是男寶寶,肚子圓圓的是女寶寶。”
肚子的形狀與寶寶的性別沒任何關系。肚子的形狀是由你子宮的位置、皮膚的彈性以及骨盆的形態等決定的。這種猜測雖沒任何科學根據,但也有民俗學家認為它有一定的準確率,可謂是種經驗分享。
2準媽媽說:“我的朋友告訴我,早上害喜生女寶寶,而我現在就是早上害喜。”
害喜的原因,還不是很明了。一般都認為是“在孕期這種新的狀態下,身體還沒完全適應時所引起的功能異常”。在孕期,體內的激素會急劇增加,體液的環境也急劇改變。你的自律神經系統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根據每個人的適應情況,害喜有輕有重,時間有長有短。除了體質,當時的身體狀況、情緒、生活環境對害喜反應的強弱也會有影響。所以,雖然你目前是早上害喜,但是寶寶的性別卻還是個未知數,
關于飲食,究竟有多少禁忌?
準媽媽說:“一個朋友建議我在孕期多吃些人參這類補品,可以補補元氣。”
很多人心中,人參是滋補、調養身體的珍品。但是,人參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受用”的。中醫一般只建議那些“氣虛”的準媽媽才可適量地使用人參,以達到補氣、安胎的效果。對于某些實熱體質,或孕后期體質偏熱的準媽媽來說,服用人參這類溫熱補品,不但不能補元氣,反而會對腹中胎兒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比較穩妥的方式就是請醫生來定奪。
準媽媽說:“我姐姐告訴我每天喝一小杯葡萄酒可以補鐵。”
懷孕時,最好滴酒不沾,酒精會傷胎兒大腦,造成胎兒發育遲緩等。補鐵好的方法是吃含鐵豐富的食品,如,蛋黃、豬血、瘦肉、綠色蔬菜等。如需要,也可適當服用補鐵制劑。
關于身體,有多少種說法?
準媽媽說:“我蹺起二郎腿,同事提醒我,容易造成胎兒臍繞頸,必須剖腹產。”
你蹺起二郎腿的動作,不會對小胎兒產生太大的影響,更不一定會造成臍繞頸。而且,并不是臍繞頸就一定要實施剖宮產。在你分娩的過程中(或分娩之前)醫生會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比如你是不是骨盆狹窄、是否出現了胎兒窘迫等,來決定是否進行剖宮產。
準媽媽說:“我在一本書上看到,孕期睡覺時一定要采取左側位。”
睡覺時,采取左側位的姿勢,是為了避免下腹靜脈受壓迫造成血液回流不良產生的水腫現象。每一位孕婦的子宮與下腔靜脈的相對位置并不同,因此,如左側躺反而覺得不舒服的話,可改成右側躺,或兩腿間夾一個柔軟的枕頭,或略微抬高兩腿的姿勢,都是可以的。
準媽媽說:“我表姐說孕期千萬不能泡溫泉,以免動了胎氣。”
泡溫泉對準媽媽,并非絕對禁忌,泡溫泉可使肌肉放松、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減輕浮腫現象,可改善背部疼痛。需要注意的是:溫泉水質是否潔凈,水溫不宜超過40℃,且時間不宜過久;適時補充水分,以免因流汗過多導致脫水;在泡澡過程中如感到不適,如胸悶、心悸或呼吸困難,馬上停止;避免進行軀干肌肉的大動作伸展按摩。不過,如你對“動了胎氣”的說法很在意,還是不泡溫泉為好,以免造成心理負擔。
關于分娩,聽誰的?
準媽媽說:“我堂姐說,她生孩子的時,排了大便。我怕到時我也這樣。”
胎兒在往下沖的時候,會壓迫腸道,使肛門擴張,可能會發生括約肌不能控制住大便的情況。如果你在用力時,出現了這個問題,千萬不要為了在他人面前保持自己形象而拒絕用力。對你來說,小寶貝能順利分娩是頭等大事。
準媽媽說:“我丈夫膽子小,他朋友不停給他吹風,說他看到我分娩會暈過去!”
如果你老公一想到這些就緊張得睡不著覺,沒必要給他施壓。在現場,也許他會忘掉害怕。如果他無法戰勝恐懼,也沒必要勉強,可以讓你母親、姐姐或者親密的朋友陪伴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