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專項整治工作開始驗收
本刊訊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已進入沖刺階段。記者從農產品整治組獲悉,農產品專項整治驗收工作已全面展開,2007年12月11日起,農業部會同商務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等有關部委聯合組成6個驗收組,重點對全國12個省份開展驗收檢查工作。
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驗收組將在各地開展自查工作的基礎上,重點檢查各地專項整治工作開展、群眾發動、4個重點目標任務完成和長效機制建立等情況。
據介紹,本次驗收工作以資料審查與實地察看相結合、明查和暗訪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每個省至少隨機抽查2個農產品批發市場、2個種植業產品生產基地、2個畜禽或水產品養殖基地、4個農資經營門店,抽查的考核點所涉及的縣(市)應不少于2個。同時對驗收省份的批發市場、農產品種養殖基地、農資經營門店進行暗訪調查,深入了解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情況。
今年農業三件事
本刊訊2007年,我國糧食總產量預計將超過1萬億斤,實現自1985年以來首次連續4年增產。同時,蔬菜、水果、茶葉等經濟作物也都實現了單產和總產同步增加。記者從全國農業工作會議上了解到,明年農村經濟工作的重點是要抓好三件大事,即糧食、油料和生豬生產。
糧食生產方面主要是穩定面積,提高單產,改善品質。繼續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農業部部長孫政才:“建設一批核心產區,開發一批后備產區,建設農墾大型糧食生產基地。鞏固力爭播種面積在15.9億畝以上。”油料生產方面,要力爭使單產提高一個百分點。在畜牧方面要認真落實良種補貼、生豬補貼及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并同時推進標準化規模養殖、加緊研究應對市場波動對策措施。
中美啟動食品安全通報機制
本刊訊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中美雙方將加強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共享和監管合作。任何一方發現威脅到公共健康的事件,或涉及產品安全、生產條件、產品召回的事件,或嚴重欺詐消費者的行為,以及其他相關的突發事件,必須在2天內通報另一方。對方則應在接到通報的5天內作出反饋,向前者提供相關企業或實體的聯系方式。
這份《中美關于食品、飼料安全的合作協議》同時規定,對于向美國出口指定相關產品的國內企業,國家質檢總局將對其進行注冊登記,并對相關產品從生產到離岸出口的一系列環節進行跟蹤檢測。
根據協議,雙方還將開展監管合作方面的活動,包括舉辦培訓項目、開展科學研討等,以確保相關產品注冊登記及出證制度的長期穩定、有效。
協議初步確定了一批退貨率較高、風險較大的產品,包括低酸罐頭產品或酸化食品、動植物源性寵物食品或寵物零食、食品或飼料成分(如麥粉和米蛋白粉),以及除軟體貝類之外的其他養殖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