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治,是老子的名言。但公元前193年曹參接替蕭何做漢朝的相國以后,他在相國的職位上用喝酒取鬧的著意創作,賦予了其實際的意義。
乍一聽無為而治,直讓人著急。偌大一個國家,該治理調停的事情萬萬千千,作為操持國政的相國,日不停夜不歇都忙不過來,怎容得他喝酒取鬧而無所作為呢!無所作為,如何治理天下?
但把“無為而治”放在公元前193年,放在曹參這個相國身上,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曹參行伍出身,劉邦在沛縣起事后,跟隨劉邦南北轉戰。曹參率軍屢打勝仗,并因取得秦朝戰將李由的首級而被封為建成君;魏王豹造反,曹參與韓信并肩作戰,生擒魏王豹;劉邦當上皇帝以后,因曹參戰功卓著,封他為平陽侯,食邑逾萬戶,陳豨叛亂,曹參以齊相國的身份率軍參戰,立有戰功;黥布造反,曹參率軍與劉邦會合,大獲全勝……在連年不斷的轉戰中,曹參不僅親眼目睹了天下黎民百姓遭受的戰爭之苦,而且深深感悟到了天下蒼生對世事太平的渴望,感悟到了各級官吏、政府不再擾民的重要。故而他在齊國任相國時,就遵循與民生息的治國之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曹參在齊國相國的職位上干了九年,這九年的成功,為他晉升漢朝相國并實施“無為而治”的基本治國之策,奠定了基礎。
但是,曹參做了漢朝相國后,用喝酒取鬧來標榜無為而治,還有其更深刻的原因。
曹參接替蕭何的相國職位后,并非什么事也沒做,從史料看,至少做了一件事,就是在選派郡縣和各封國官吏時,選派了一批不善言辭、忠厚老實、品行端正的人,而對那些言行不一、為人苛刻、專圖虛名、善于鉆營投機的官吏,他大刀闊斧地采取革職、斥退的做法,廢而不用。在做完這一件事以后,曹參所做的就是喝酒取樂,一天到晚喝得醉醺醺的。朝中一些與曹參交情不錯的官吏,看到他這個樣子,登門勸諫,曹參知道他們的來意,一見面就先喝酒,喝到半截人家要開口勸說,他就灌人家,直到把人家灌得說不了正事為止。曹參相府的后園緊挨著朝中官吏的宿舍,那幫當差的小官看到相國一天到晚喝酒,自然也就效仿,天天喝酒,喝多了就唱歌、喧鬧。跟隨曹參左右的官吏,本對曹參成天喝酒就看不慣,看到那幫小官也似曹參那般窮喝,更是氣不過。于是設了個小計謀,故意把曹參領到后園游玩,以為曹參看到那幫小官喝酒玩鬧會加以懲治。不曾想,曹參不僅不加以懲治,反而叫人把酒拿到后園,喝起來,與那幫小官摞著喝,鏢著鬧,杯來盞去,隔墻呼應,弄得他的左右哭笑不得。
對于曹參不理朝政、專事喝酒的做法,皇上劉盈很惱火。但礙于他是劉邦的重臣,不好當面訓斥,就找到朝廷當中級國務官的曹窯,叫他這個做兒子的回家勸勸他父親。劉盈的話說得很難聽,說曹參不理朝政,成天喝酒,是對他這個年輕皇帝的輕藐。曹窯聽皇上這么一說,有些害怕,就回家對父親說:“高帝剛去世不久,皇上年紀又輕,你當了相國,天天只是喝酒,無所事事,怎么去考慮天下的安危呢?”曹參一聽,勃然大怒,下令門客把兒子拉下去鞭笞二百下。待上朝時,皇上劉盈對曹參說,你兒子曹窯說的那番話,是我教他說的,你怎么好鞭笞他呢?曹參一聽,趕緊摘帽謝罪。曹參如是說:“你這個皇帝比不上高皇帝劉邦,我這個相國比不上蕭何這個相國,劉邦和蕭何制定的法律、政策、規矩等等,足夠我們使了,用不著再去搞什么新的花樣了。”史載,劉盈表示贊成。如果單從史書記載的這一情節看曹參的“無為而治”,能給人留下許多想象的空間,且想象的方向多是對曹參不利的。但如果把曹參的這一做法放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來看,曹參的這一做法則是值得稱道的!
在曹參任相國之前的中國歷史,往遠一點兒說,從公元前403年三國分晉開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中國,近200年的戰國時期,幾乎沒有一年不是戰火烈烈。秦始皇當皇帝的十二年,是中國歷史上以橫征暴斂著稱的十二年,人民群眾遭受的涂炭,不亞于烈烈戰火的炙烤。從秦二世贏胡亥執政到公元前106年嬴子嬰坐白馬乘素車向劉邦跪拜投降的幾年間,陳勝吳廣、項羽劉邦等一批英雄豪杰,用起義征伐的戰火,把個華夏大地撕扯得千瘡百孔。就是在劉邦執政的幾年間,剿陳豨,滅黠布,屠彭越,用排除異己而把人民群眾拖入了戰爭的水深火熱之中。古代中國的庶民百姓,其生伴戰火而生,其死因戰火而死,幾乎沒有過過安定祥和的日子。曹參接替蕭何為相后,既不頒布新法,也不推行新政,而是以英明的漢高祖劉邦和杰出的相國蕭何所頒行的政策法令是最好的為由,實行與民生息的治國之策。其高明之核心,是將不擾民深藏于喝酒取鬧的“無為”之中,其表象“無為”,實為“大為”。試想,哪一項新政可以不與社會、民眾的承受能力相匹配!如果曹參為了顯示自己為相的才華,不管社會能否承受,也不管百姓是否接受,今天出臺一個法令,明天推行一項新政,皇上高興,朝官稱頌,可就苦了百姓了。
司馬遷在寫曹參為相的“無為而治”時,手法非常高明。在他的筆下,泱泱大漢朝的相國曹參,是個酒徒、醉鬼,把曹參實行“無為而治”的高明治國之策,故意淹沒在他的醉酒之中,用醉鬼的不佳形象,故意把人們的思維引入歧途。在對曹參這個喝酒相國作了這樣一番踩乎后,司馬先生突然筆鋒一轉,寫了百姓歌頌曹參的一首歌謠:“蕭何為法,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凈,民以寧一。”翻譯成白話文就是:蕭何制定法令,嚴明齊全;曹參接任,謹慎遵循:無為而治,庶民安寧。
人民群眾就是上帝。
上帝說:曹參,喝你的吧!
(摘自《博覽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