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遠/譯
兩袋隆胸用的硅膠、一件嶄新的婚紗、六架手風琴、一只骨灰盒、幾張共計1萬英鎊的紙幣和一只獵鷹標本……聽起來這好像是某個古怪家庭的圣誕節采購清單,而事實上,這些都是倫敦失物招領處存放的千奇百怪的遺失品。
“它們是倫敦人全部生活的縮影。”倫敦失物招領處的經理瑪琳·博蒙特一邊說著,一邊打開了三個他們使用的巨大地下儲藏室中的一個,里面堆滿了乘客們在旅途中遺失的各種物品。
每天有6000多件物品抵達貝克街,然后被貼上不同的標簽:黃色標簽表示是地鐵遺失物;白色是巴士里被忘記的;紅色則是出租車(倫敦特色風景——黑箱車)乘客失落的。標簽上詳細注明了每一件物品遺失的地點、被發現的時間和一些具體特征,然后都被輸入失物招領處的電腦系統。如果三個月內無人認領,物品就被送去拍賣。一些值錢和稀有的物品可以被保留更長時間。
失物招領處的36名職員都是發現線索并解開失落物品秘密的專家——一張收據或者一張學生證足以讓他們追蹤到真正的失主。大約30%到50%的失物被歸還給他們的主人。根據BBC最新調查,倫敦失物招領處被認定為世界上最好的失物認領機構。
瑪琳已經為倫敦失物招領處工作了近34個年頭,最近剛被授予MBE勛章(大英帝國五等勛爵)。她最令人驚嘆的能力是,可以在30秒內在儲藏室中鎖定任何失物——即使是每年要處理的一萬一千只手機中的某一部。
除此之外,瑪琳還具備一個十分難得的優點——謹慎小心。當一本記錄了無數名人電話號碼(包括歌手弗蘭克·辛納屈和“披頭士”保羅·麥卡特尼)的本子被交到瑪琳手中時,她一直小心保管,守口如瓶,直到失主——演員麗莎·米奈麗的妹妹和它重逢。換了別人,也許這份電話號碼名單早被公布在互聯網上了。
瑪琳的工作看似簡單,卻充滿了無限的趣味和動人的情感。一次,一位剛度過“雄鹿之夜”(即婚禮的前一晚。男伴們會在那晚為準新郎組織聚會,以紀念他單身生活的最后一夜)的男士同失物招領處聯系說,他丟失了度蜜月的機票和男女雙方的結婚戒指。瑪琳的團隊辛苦工作了數個小時,直到他們在塔橋站找到了該男子的全部失物。婚禮如期舉行。“他滿懷感激地寫信給我們,告訴我們,他的婚禮有多么精彩,他們在西班牙的蜜月是多么享受。”
瑪琳也經常為周圍人的善良品德而感動。“在倫敦有那么多誠實的人,即使是無比貴重的珠寶首飾,他們也沒有一絲一毫的貪念,甚至還自己掏路費,不遠千里地將失物送到我們手中。他們以此為榮,我們也以自己的工作為榮。沒有什么能比看到失主尋回失物時的喜悅表情更讓人快樂的事了。”
盡管如此,并不是每一位失主都能尋回失物,也不是每一件失物都能等到自己的主人。“因為我們有規定,普通物品只能保存三個月。為了安撫失主(通常是小孩子們)未能尋回他們心愛之物的沮喪之情,我們做了一些‘小小’的變通。”瑪琳幽默地說。例如,一個丟失了泰迪熊的小女孩曾被贈送另一只已到保存期限的泰迪熊作為替代品。“如果我們沒有找到失主遺失的玩具,我會請求孩子們‘領養’一個孤兒玩具并保證會認真照顧好它,不會再弄丟。那個特別的小女孩丟失她的泰迪熊時只有五歲,但直到21年之后的今天,每隔一段時間我們仍會收到她的來信。在信中她告訴我們,她和她的小熊在一起多么快樂,她們最近又一起經歷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編譯自英國倫敦《地鐵》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