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進出口銀行融資,有效降低海外生意風險。
對于出口商邁克爾-海恩斯沃思(MichaelHainsworth)而言,為海外客戶延長支付期限已成為一種必要的競爭策略。其結果是,他的家族企業福萊爾實業(Flare Industries Inc.)要等上一年才能拿到貨款,這家公司專為石油天然氣產業生產設備。“如今,在大型國際項目中,我們的許多客戶都要求極為苛刻的支付條件——漫長的支付周期和極少的階段性付款,”現年31歲的海恩斯沃思如是說。
正如許多成長中的企業一樣,這家位于德克薩斯州首府奧斯汀市的企業,開始了用出口訂單進行自籌資(self-funding)之路,這將犧牲公司一定的運營資金儲備。“用出口訂單的自籌資不僅十分艱難,而且因為融資困難還使得我們在國際項目的營銷上也遇到諸多難題,”海恩斯沃思說。“通常情況下,我們不得不大幅提高價格以滿足項目籌資的需要,而這樣則會讓我們的競爭優勢蕩然無存。”
1998年,海恩斯沃思終于找到一些解決辦法,那時他開始聽說進出口銀行(Export-ImportBank),該機構由美國聯邦政府設立,專為美國出口商提供擔保以幫助他們獲得運營資金貸款,并為其提供出口信貸保險以抵御外國客戶的不支付風險。在進出口銀行的信貸支持下,過去十年間,他的公司國際市場銷售額增長了三倍以上。海恩斯沃思說,“要是沒有進出口銀行,我們將無法提供客戶希望得到的支付條件。”
來自美國商務部的報告顯示,97%的美國出口商均為小企業,它們大約貢獻了美國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但是,開拓海外市場依然面對著重重困難。再加上信息與規則障礙,事實上,許多銀行并不會優先考慮針對小型企業的貿易融資。
然而,進出口銀行正逐步填補著這一缺憾。進出口銀行曾被指以犧牲小型出口企業為代價,過分專注于大企業的融資業務;為此,美國國會通過決議,要求其每年給予小企業更大的信貸支持。為了給這些出口商提供更多支持,該機構已專門成立了小企業部。其結果是,對創業公司而言,目前的出口貸款程序較之從前已容易許多。
對于那些從事與環境相關的出口業務的企業來講,考慮進出口銀行的服務還有另一個原因:最近幾年來,那些投資與可再生能源和水利工程相關的產品與服務的公司,進出口銀行將給予更長的償還期限。“與其它公司不同,這些公司早在成立之初就致力于全球化經營,我們希望為其提供服務與支持,”進出口銀行副總裁琳達·康琳(LindaConlin)如是說。
要想獲得進出口銀行的必要支持,創業者的目光不能局限于本地銀行的融資額度。“或許它們增長迅猛,每年能獲得1,000萬美元的收入。但可能突然接到一份來自沙特阿拉伯某公司500萬美元的合同,該公司意圖購買一些油氣設備。”JP摩根(進出口銀行愿為小企業提供貸款最積極的貸款方之一)達拉斯分行執行董事馬薩-簡特瑞(MarthaGentry)解釋說,“他們通常會選擇去當地銀行,想要以應收款項為擔保借錢,但大多數銀行往往猶疑不決;這是因為,國際資產與高風險緊密相關,它們只能被看著附屬擔保。”
找到一家專注于進出口融資業務的銀行能保障國際交易的順利進行,海恩斯沃思特別強調找到合適貸款方的重要性,在他看來,這類銀行不僅要有專業的進出口融資經驗,還要能滿足公司日益增長的中端市場業務的發展需要。“找到一家好銀行,并與之建立良好關系,這實在太重要了,”海恩斯沃思感嘆道,他的公司在2007年的銷售額已突破2,000萬美元。“進出口貿易往往離不開融資業務,要是沒有銀行,你的進出口業務規劃將寸步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