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豬
有一年雨水好,我家從山地里收回了2000多斤玉米,那時,玉米的價錢不高,拉到市場上4毛多錢一斤就賣了,母
親覺得有些不劃算,于是就留下一些給自家的年豬吃。平時以菜葉和米糠為食的豬見主人給它改善生活,胃口大開,每天都吃得飽飽的,個頭一天比一天高,臀部一天比一天圓,還沒有到臘月就有些走不動了,進入臘月后就整天躺在圈里直哼哼,胖得爬都爬不起來,吃食的時候要母親到跟前端攏嘴巴喂它,想挪動一下身子的話要我們?nèi)页鰟訋退怼?/p>
在農(nóng)村,自家養(yǎng)來吃的年豬要胖些才好,那樣,不但家庭主婦的臉上有光彩,到了過年的時候,全家人才能吃上油的臘肉。
村里的人從沒有養(yǎng)出過那么胖、那么大的年豬,總有人隔三岔五地到我家來看豬,一邊看一邊估量,咦,看它的背起碼有五指膘呢。母親聽見又有人稱贊她養(yǎng)的年豬,站在一旁笑得合不攏嘴。母親的笑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因為往年我們家收的糧食少,沒有多余的拿來喂豬,與那些勞動力多,能收很多糧食的人家比起來,我們家往年的年豬在村里總是又瘦又小。母親好不容易揚眉吐氣一回,心里不知有多高興,再說,那些年在農(nóng)村里,一家人一年的葷腥就指望圈里的年豬呢。
請人看準(zhǔn)打整年豬的日子后,母親便捎信叫在50里外工作的父親回來。打整年豬的那天早晨,前來幫忙的是本家族里的12名壯漢,他們平時善于打理田間的活計,但捉起大胖豬來一個個顯得笨手笨腳的,費了很大的勁才把年豬抬到桌子上。到了太陽照在院壩里的時候,年豬已經(jīng)被拾掇得光溜溜的了。
打整年豬的時候母親一直在灶屋里準(zhǔn)備待客的飯菜,她養(yǎng)了近一年半的豬轉(zhuǎn)眼就要成為盤中餐了,她有些舍不得呢。后來聽見親戚們在外面大呼小叫,七嘴八舌地夸贊年豬的肥美時才忍不住起身去看。正如別人估量的那樣,我們家的年豬足足有五指膘,光是兩扇板油就有60多斤,凈肉稱下來竟有300多斤。
那天,村里村外凡是能請到的親朋都來了,院壩里擺了好幾桌。母親燒完錢紙,在香火前給長眠地下的老祖公擺了一大桌子肉菜后,就大碗大碗地朝桌子上端肉。親朋們也不拘束,甩開膀子美美實實地大吃了一頓。往年豬瘦肉少,母親是不敢那樣大方地招待親朋們的。
年豬打整掉的第二天,母親便把凈肉用鹽腌起來,豬肝煮去血水放進熬豬油的鍋里炸干水分,最后要把豬肝泡在油里長時間保存,讓牙齒不好的奶奶慢慢享用。內(nèi)雜和骨頭則用來做成我們那兒特有的一種美食——腌生。腌生的做法是將花椒面、辣椒面、小茴香、鹽、白酒、老姜片拌入切砍好的內(nèi)雜和骨頭里,然后裝入壇罐里壓緊,再淋入一些白酒,再撒一層辣椒面,最后,將壇口緊緊密封起來,放置在陰涼的地方。到了來年青蠶豆上田坎的時候就可以把腌生舀出來燒菜吃了,用腌生燒出來的菜吃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酒香,味道十分鮮美。
“煙子煙子熏一熏,太陽太陽曬一曬,臘肉成排排……看著看著要過年。”當(dāng)母親把肥美的豬肉掛上房梁的時候,我們就知道,一年中最為美味的日子正一天天臨近了。
奶奶為我餞行
當(dāng)兵離家那年,我提前回到老家和親戚們道別,即將出門遠(yuǎn)行,我的心里除了興奮還懷著一絲淡淡的感傷。村里的親戚們輪番請我去吃飯,在鄉(xiāng)村里,請吃飯是親戚們表達離別之情的最好方式了,一大桌子人圍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語,令人倍感溫馨。三天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我要離開老家的頭天下午,81歲高齡的奶奶拉著我的手對我說:“明天去我那兒吃了午飯再走。”話說完,奶奶的眼淚就下來了。
自從爺爺去世后,奶奶就孤身一人住在路邊的兩間茅屋里,大伯曾幾次把奶奶接回家,住不了幾天她又要搬回去。記得奶奶曾對我說過:“房子沒人住爛得快呢,再說,萬一你爺爺回來進不了門,他要生氣呢。”就那樣,奶奶懷著對爺爺?shù)南肽睿谒T了的茅屋里一住又是十多年。雖然離大伯家只有幾十步遠(yuǎn),但奶奶依然像爺爺在世時那樣,每天自己生火做飯吃,閑下來的時候要么串門找人聊天,要么去村邊打些毛椏椏柴回來堆在院壩里,夏天時還天天去大橋下的龍?zhí)独锎蚧貨鏊写蟛麄內(nèi)ズ取D棠萄鄄换ǎ幻@,就是纏過的小腳走起路來有些不方便。
第二天,太陽剛剛露臉奶奶就到大伯家來喊我,走進奶奶那間有些昏暗的灶屋里時,我看見奶奶已經(jīng)把菜擺上桌子了。一碗綠油油的豌豆苗,一碗金黃金黃的酥肉,一碗紅紅的干河蝦,半瓶子苞谷燒酒。奶奶和我說,她怕我一早就要走,天不亮就起來燒火做菜了。想到奶奶為了給我做一頓飯吃,可能一夜都沒有睡好,一大早就去田里摘豌豆苗,一大早就起來炸我喜歡吃的酥肉,我的心里除了感激,就是十分的愧疚。
奶奶給我倒了半碗酒后,就不停地朝我的碗里夾菜,叫我多吃些菜才喝酒。我也給奶奶夾菜,喊她也吃,可奶奶卻把她碗里的菜全倒進了我的碗里,奶奶說:“你要出遠(yuǎn)門呢,要多吃點。”說完就轉(zhuǎn)過身去一個勁地往灶里添柴烤砂鍋里的飯,久久不愿轉(zhuǎn)過身來,跳動的火光照在奶奶的臉上,我看見奶奶的眼里淚光閃閃。
奶奶已經(jīng)是80多歲的人了,她辛辛苦苦走過了大半輩子,眼看她親手帶大的孫兒就要離她遠(yuǎn)行,心里咋不傷感呢?我大口大口地把碗里的菜塞進嘴里,悄悄抹去臉上的淚水,裝作吃得津津有味的樣子。奶奶把飯烤熟后轉(zhuǎn)過身時臉上已露出平日的慈愛,她嘆了一口氣無奈地說:“小鳥還有出窩的一天呢,你翅膀長硬了,想飛就飛吧,到了部隊別忘了照張相片寄回來給我看。”說完就往自己的碗里倒了一點酒說:“來,奶奶和你喝一口,望你在部隊好好的,早日平安回來。”
飯后,奶奶把我送到村口催我快走,我騎著自行車到了河對岸往回望時,看見奶奶還站在原地,一只手搭在額頭上遠(yuǎn)遠(yuǎn)地朝我看。那一幕,深深地銘刻在了我的記憶里。在這個人世間,許多東西都會隨風(fēng)而逝,唯有親情將永留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