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丸作為著名的潮汕美食,已有近百年的歷史,可以分為牛肉丸和牛筋丸兩種。牛肉丸肉質較為細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牛肉里加進一些牛筋,很有嚼頭,別有一番風味。作為潮汕地方的傳統小吃,潮汕牛肉丸秉承了潮州菜的精髓,以其講究的制作方法和獨具特色的口感,成為潮汕源遠流長的傳統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代表,深受老百姓的青睞。
從歷史上來說,牛肉丸應該是起源于客家。因為廣東客家地區山地多,飼養黃牛、水牛非常普遍,所以客家人經常以牛肉作為日常食用的肉類,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客家人逐漸摸索出將牛肉制成牛肉丸來食用的方法。在清末民初,便有許多客家人挑著小擔,在潮汕府城走街串巷,叫賣牛肉丸。
聰明的潮汕人看到客家的牛肉丸很有特色,便將它移植過來。但潮汕人并不是簡單地將客家牛肉丸照搬過來,而是吸取其優點,并改進其不足之處。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潮汕人制作的牛肉丸比客家人技高一籌,更為精細考究。由于牛肉丸口感脆爽,特別好吃,所以很快便盛行于整個潮汕地區,大受潮汕人的歡迎,成為一種最為大眾化的潮汕民間小食。時間一長,人們都知道潮汕手捶牛肉丸,但現在已經很少有人知道潮汕手捶牛肉丸是起源于客家。
潮汕手捶牛肉丸的制法是:選取牛腿肉,順著肉紋切成大塊,放在砧板上,手執雙鐵棒,朝牛肉紋理的同一個方向輪流捶打(要用力打),一直打成肉漿為止,再調入精鹽、味精、生粉和適量的水,用力拍打均勻,然后用手擠出玻璃球大小的丸,放入煮開的牛肉、牛骨湯中(用中小火,不能用大火),燒至牛肉丸浮出湯面即可。
食用時用原湯和牛肉丸下鍋煮至初沸(煮時水不能太沸,否則牛肉丸不爽滑),加入適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沙茶醬或辣椒醬佐食。有不少人吃牛肉丸喜歡蘸辣椒醬,不過還是蘸潮汕當地的沙茶醬最具特色。
牛肉丸還可以烤著吃,燒烤時把牛肉丸剖成兩半,抹上醬料和蜂蜜烤熟即可食用了,別有一番風味。牛肉丸作為著名的潮汕小吃,在每屆“潮汕美食節”上,都可以見到它的蹤影。2003年,潮汕牛肉丸被評為“中華名小吃”。
每逢節假日來臨之時,在汕頭的大街小巷,到處都能品嘗到那爽脆風味堪稱一絕的牛肉丸。在汕頭品嘗牛肉丸的同時,還可以欣賞汕頭那古老的建筑,領略那里悠久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