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淚泣濕瀟湘,何事佳人重感傷。
請把世事仔細看,世上誰不棄炎涼。
——題記
一曲《葬花吟》,伴著亙古不變的對黛玉的贊美,已深刻在人們心中。談起紅樓,人們的感情天平始終傾向黛玉一方。即使公允如王昆侖先生在談及寶黛二人時,也是:“注重現(xiàn)實的人們,你去喜歡薛寶釵吧!傾向性靈生活的人們,你去愛慕林袋玉吧!”但林黛玉不是水晶的雕像呀,她是在滾滾紅塵中掙扎的人。林黛玉處處表現(xiàn)出來的狹隘與自虐,在日漸消損著自己花容月貌的同時,也日益給自己的人生之路設(shè)置了重重的障礙,以致人生之路越走越窄,最后香消玉殞。
黛玉呀,何必如此!
翻開《紅樓夢》,林黛玉的尖酸刻薄俯拾皆是,寶釵不過是勸寶玉不要喝冷酒,要傷胃。黛玉就在一旁敲擊她多費心了。寶玉無意間說寶釵體豐怯熱,黛玉便得意起來,問寶釵剛才看什么戲,結(jié)果被搶白一頓。至于她和寶玉,更是風(fēng)波四起,三天兩頭賭氣。寶玉偶到寶釵處一玩,她便冷言相譏。寶玉不過辯解一句:“只許同你玩,替你解悶,不過偶到她那里一趟,就說這話?!摈煊癖懔⒖桃允貫楣ィ€氣回房,不理寶玉。害得寶玉只得“打疊起千百樣的款語溫言來勸慰。”與寶玉一言不合,便鉸了自己一針一線辛辛苦苦為寶玉繡的香袋,自己又氣得大哭大吐,本來就是多愁多病身,又怎經(jīng)得起這一而再、再而三的折騰,這一種愛情試探,一次兩次還可,多了,那冰清玉潔的林妹妹不也成了“過多就是俗”之人。難怪寶玉被惹急了只能說:“哪一天我把心掏出來給你看看你就明白了?!?/p>
如果說黛玉在與寶玉相戀與寶釵相競的過程中,患得患失,猜忌排斥尚屬情有可原,那么,黛玉對賈府上上下下許多人的刻薄尖酸實屬不該。是的,眾人對黛玉和寶釵背地有一些褒貶,但并非就兩人的家世,而主要比對兩人的性情氣度。
黛玉呀,一次一次的庸人自擾,從進賈府后不久,就像一只刺猬一樣出現(xiàn)在眾人面前。對釵玉自不用說,就是對大咧咧、活潑自在的湘云,她也是在貌似打趣之言中寓譏刺之意。在下人面前,黛玉也表現(xiàn)出更多的小姐脾氣。第七回說到周瑞家的送宮花給各位姑娘。迎春、探春都急忙停下手中活計,欠身道謝。而黛玉,卻在瞟了一眼花后,話中有話地問了一句:“是單送我一個人的,還是別的姑娘都有呢?”當(dāng)聽說這是最后兩朵時,就冷淡道:“我就知道,別人不挑剩下的不給我。”其實周瑞家的是按路程遠近來送花,絕無故意輕慢黛玉之意。后來賈府的仆人、丫環(huán)在說到釵黛二人時,也是“人多謂黛玉不及。”
黛玉葬花,撼動人心,但一個正值錦繡年華的女子,如此宿命悲觀,滿樹桃花唯見落紅,一腔才思只成悲吟,實是不可取呀!
賈府是一個濃縮的小社會,“春恨愁悲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黛玉要生存,就要學(xué)會堅強,學(xué)會樂觀,畢竟她不是昔日“饑則食密青果為膳,渴則飲灌愁海水為湯”的絳珠仙子了。黛玉,堪同情,但我覺得以她為偶像,實屬不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