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中國人對于西班牙音樂的了解僅限于《西班牙斗牛士》。這部作品由西班牙作曲家瑪奎納創作,用小號來演奏的一首獨奏曲,用其高亢、嘹亮的音色表現出了斗牛士英勇、威武的英雄形象。
為了更好地推介西班牙音樂,并與中國同仁建立聯系,今年2月27日,12個西班牙音樂出版商和中國音樂專業人士在北京舉行西中音樂論壇。該論壇由西班牙對外貿易發展局(ICEX)和西班牙駐華大使館經濟商務處組織,并得到了獨立唱片聯盟和西班牙音樂制造協會(UFI和Promusicae)及中國音樂重量級企業的幫助。

論壇上,西班牙公司就合同的不同點、知識產權、在中國的出版發行的許可、行政流程等等與中國代表進行了討論。
據西班牙商務部官員介紹,在西班牙,盡管美國流行音樂深受歡迎,但年輕人對西班牙的本土音樂仍舊非常感興趣。她說:“以前對中國音樂界的了解不多,通過本次論壇,可以更好地增進中西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
西班牙位于伊比利亞半島,境內山脈縱橫,交通不便,因此,民間音樂具有地區特色。但它位于地中海西,為歐洲、非洲交通樞紐,歷史上除接觸希臘、羅馬文化、基督教文化外,并受到阿拉伯文化以及吉卜賽文化的影響。這一切都使西班牙的音樂極為豐富多彩,并帶有東方色彩,熱情奔放。西班牙人民能歌善舞,不少民間舞曲體裁都被歐洲藝術音樂所吸收采用,如“恰空”、“薩拉班德”、“凡丹戈”、“博萊羅”等。
吉他在西班牙的音樂歷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吉他遐邇聞名之前,它早就是典型的西班牙樂器,來自西班牙特殊而豐富的民間傳統。
西班牙獨立音樂場景的發展,向來是西方獨立音樂的重鎮。2007年ICEX曾協同西班牙音樂產業組織與西班牙獨立唱片聯盟在紐約與美國的音樂公司舉辦了一場大型研討會,以幫助西班牙獨立音樂進軍美國市場。
“流行音樂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文化的一種折射,是影響我們生活和社會的聲音。獨立音樂的不倦努力在其中發揮了關鍵性的作用:我們產生影響,我們把西班牙音樂和語言推向了世界。但是時過境遷,我們的音樂地位正在被動搖。跨國集團的壓制力量已經把獨立音樂擠到了邊緣地帶。我們失去了媒體,支持藝術的原創力量被忽略,音樂工業的決定不再由我們做出。我們現在必須團結起來,讓我們的聲音被聽到。”西班牙獨立唱片聯盟協調員馬里安小姐如是說。
除了在100人參與的中國媒體新聞發布會上的介紹,ICEX和西班牙駐華大使館經濟商務處還組織了專業研討會,并參觀了中國音樂公司、錄音工作室、音樂會場和俱樂部。“最重要的使命我們已經完成了:使企業意識到進入中國這樣一個復雜的市場需要什么,同時幫助他們克服恐懼。”ICEX服務推廣部主任馬科斯先生如是說。
12家唱片公司中有不少出動了自己的CEO來專門介紹自己公司制作的音樂類型。這些公司幾乎涵蓋了音樂所有方面 (爵士,funky,流行,民謠,探戈,古典……),“我們正在看齒輪轉動,這個至關重要。”獨立唱片公司sello Ouvirmos的執行官曼紐爾先生說,“我本人從加利西亞來到這兒,向中國媒體闡述我公司的想法,如果沒人幫忙這我連想也不敢想。”
Promusicae和UFI強調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中國人和西班牙人相互認識,然后慢慢地開始一起工作。”UFI的協調員馬里安小姐強調說,“唱片工業的確正處于危機中,但是獨立唱片自其問世之日起,多用于出口,不取決于唱片的銷量。”她還強調了西班牙藝術團體來華現場表演的重要性。
“我們希望這一行動不僅為我們的會員帶來的全新的、潛在的巨大機會,而且還可以將這種機會擴展到盡可能大的范圍內的音樂人。”馬里安說。
但隨著網絡的興起,傳統唱片工業的萎縮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與之相反的是,傳媒業和娛樂業的發展卻蒸蒸日上。唱片已經成為明星和歌手的宣傳品。
這給試圖進入中國的外國獨立唱片音樂帶來挑戰。“盡管在中國的確存在著廣泛的獨立音樂受眾群,他們卻往往以網絡幽魂的面貌散布在豆瓣和verycd這樣的網站中,無法構成西洋獨立音樂的消費者。”北京樂評人健崔表示。
但評論家們認為,唱片工業的發展更多地應該在于對市場的培育。包括西班牙獨立唱片在內的市場份額增加,是音樂交流的進步,或許這也正是對于整個唱片市場的一種新的開拓方式。
來自亞洲的挑戰越來越要求西班牙政府在經濟增長、文化和政治的發展進程中采取更多的措施。西班牙首相于2005年推動的“亞太行動計劃”中,確定了對這一新興發展地區的戰略方向。
“作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西班牙對世界經濟重心向亞洲轉移,更準確地說,向中國轉移做出了快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