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80年奧運火炬的傳遞歷史,各種稀奇古怪的突發狀況層出不窮,讓人嘆為觀止。
1948倫敦
為取火種發動戰爭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全面爆發,奧運會被迫中斷了12年,直到1948年倫敦奧運會。倫敦奧運會于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進行,老傳統如奧林匹亞山取火、奧運火炬多國接力等,并沒有因戰爭的影響而中斷。
1948年即將舉辦倫敦奧運會時,希臘國內正值內戰,而奧林匹亞山在反政府武裝人民軍的控制之下。為了取火,英國政府決定派兵出征奧林匹亞山。英軍海軍艦隊駛抵伯羅奔尼撒半島附近的海域,向人民軍發起了猛攻。
當英軍順利攻占山頭要取火時,取火的祭司們都在雅典城里,來不及趕來,英政府臨時找來當地的一個導游,讓他取來圣火,并交給英軍方,再將火種運送到英軍艦上。這樣,寶貴的火種才得以一站站傳到倫敦。
1948年倫敦奧運會火炬接力開始于7月17日,歷時12天,途經希臘、意大利、瑞士、法國、盧森堡、比利時,最后到英國。為奧運會而發動戰爭,有人認為這違背了奧運精神,英國的這屆奧運火炬接力名聲不太好,被人稱為炮火點燃的火炬。在此背景下,本屆奧運會火炬傳遞特別以和平為主題,在從奧林匹亞到倫敦的接力過程中,舉行了很多象征和平的活動。如第一位火炬手季米特洛在接過火炬之前脫下軍裝,放下武器,換上運動服開始傳遞圣火等。
1964東京
圣火被保安偷回家
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復興70周年,那屆奧運會進行了盛大的火炬接力。火炬分四路傳遞,參加火炬接力的是16至20歲的青年。
在圣火傳遞的過程中卻發生了一點兒小意外,在主體育場守衛東京奧運火炬的工作人員中,有一位名叫竹內的守衛人員,他利用職務之便十分巧妙地用金屬手提燈偷取了火炬臺上燃著的火種,帶回家中,并供在前廳燃燒多年。事后,竹內的朋友與鄰居知道了這個秘密,但沒有人認為是不合法的,都替他保守秘密。竹內本人也一再表示只是想讓家鄉的孩子們看看這神圣的火焰,別無他意。不過,他的行為觸犯了《奧林匹克憲章》,在他家燃燒圣火是非法的。
1976蒙特利爾
暴雨澆滅主火炬臺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奧運會的火炬傳遞非常直接,僅用了5天的時間,便從遠在歐洲的奧林匹亞傳到了加拿大。也許是蒙特利爾組委會認為過去的火炬傳遞太費時間,太花錢,于是想出了一個省事兒的辦法。
蒙特利爾奧運會圣火于7月13日在奧林匹亞點燃,由希臘火炬手接力傳到雅典,再傳給加拿大火炬手,不像以往用輪船、飛機或接力傳遞,而是半秒鐘內通過衛星傳感器將圣火的熱能轉換成電波,并經衛星傳至加拿大首都渥太華,然后接力跑到蒙特利爾。火炬接力只進行了5天,1200多名火炬手參加了傳遞活動。無論是時間上,還是跑步距離以及參與人數上,都遠不能和其他屆奧運會相比。
蒙特利爾別出心裁的火炬高科技傳遞沒有得到全世界的認可,大家一致認為,還是傳統的方式好,太高科技了不行。
本屆奧運會主會場火焰可謂命運多舛,圣火在主火炬臺上燃燒了11天,突然被一場持續達20多分鐘的罕見大雨澆滅了。按照國際奧委會規定,火炬熄滅意味著大會閉幕,當天賽場休息,空曠的場地上只有少數幾個工作人員。一名叫布歇爾的場地監督見圣火熄滅,沖上圣火臺,從口袋里掏出打火機,重新點燃了圣火,后來的圣火也被稱為“贗品”。組委會的人聽到此事后極為震驚,立即報告了圣火委員會,圣火委員會經過討論后宣布用打火機點燃的“圣火”無效,而是改為用場中央的安全燈取來火種,重新點燃了圣火。場地監督布歇爾最后被確認為無知而免于追究責任。
1984洛杉機
跑1公里付3000美元
在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善于創造氣氛的美國人,利用各種元素將奧運會開幕式渲染到極致,奧運會火炬就是最好的一個道具。
本屆奧運會火炬是1984年5月8日從希臘傳到美國紐約的,然后橫穿1500個城鎮,到達洛杉磯,全程19000公里。其中1萬公里是收費的,這一做法,即便20多年后的今天看來,也是不可思議的。報名者如果向組委會交納3000美元,即可參加1公里接力,而且能得到一個復制的火炬紀念品。如此,組委會集資到了3000萬美元,但此后收費傳遞火炬的方式未再出現。
2000悉尼
火炬手發心臟病猝死
2000年5月10日,悉尼奧運會圣火在奧林匹亞采集之后,火炬接力途經10個大洋洲國家抵達澳大利亞,歷時127天。一大亮點是,澳大利亞海洋生物學家鄧肯,手持經過特殊化學處理的火炬在澳大利亞東北部海底完成了3分鐘的水下火炬接力。
悉尼奧運會火炬接力被國際奧委會評價為最成功的一次。悉尼奧運會的火炬接力之所以評價如此之高,從路線設計到參加人選,以及現場效果,確實有它的過人之處。
火炬傳遞過程中,有很多感人和震撼的場景,比如騎駱駝傳遞,當地土著盛裝傳遞,特奧會運動員在媽媽陪伴下傳遞,火車傳遞,癌癥男孩傳遞、雪中滑行傳遞等。在惠靈頓,102歲高齡的新西蘭老人艾琳·埃米尼還愉快地參加了火炬接力。
由于2000年奧運會火炬傳遞活動歷時4個月,其間難免有些小意外。奧運會開幕式前,當接力者持火炬行進到海邊時,一名觀眾突然沖出,搶走火炬,要扔向大海,幸虧保安人員及時趕到奪回火炬。
8月31日,74歲的金在馬瑟爾布魯克跑完火炬接力后,因心臟病猝發不幸去世,金被譽為用生命呵護火炬的人。
2000年9月15日,第27屆奧運會開幕式在悉尼舉行,獨樹一幟的圣火點燃儀式更是將開幕式的熱烈氣氛推向了高潮。主火炬體高9米,距地面高50米,開幕式上,澳大利亞原住民運動員弗里曼手持火炬完成了“水中燃火”,她的全身都濕透了,但是這幕水火交融的浪漫情景卻深深地印在人們的腦中。不相容的兩種物質就這樣被浪漫的澳大利亞人結合在一起。
(摘自《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