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賀歲大片一路襲來。有人給這些大制作編了一個順口溜,說看了《色戒》發現女人不可靠,看了《投名狀》發現兄弟不可靠,看了《集結號》發現組織不可靠,……顯然這都只是戲謔之談,單拿“兄弟”這一條來說,即便是在號稱“個人主義盛行”的網壇,就有無數可以反駁的例子。

羅迪克 布雷克
2007年12月,美國的波特蘭紀念球場。戴維斯杯決賽最后一場比賽,布雷克以2比1逆轉圖薩諾夫,羅迪克第一個沖進場內和隊友擁抱。接著他們共同舉著美國的星條旗繞場奔跑,最后和布萊恩兄弟以及隊長麥肯羅一起將冠軍的銀杯舉過頭頂。在這場對陣俄羅斯隊的大戰中,雙子星聯手為美國隊拿下3場比賽的勝利,為他們自1995年以來首奪戴杯立下了汗馬功勞。
一個月前,身在上海參加大師杯的羅迪克還在想念布雷克。“我和布雷克關系好,但他不是我的‘女朋友’,不可能一直陪在我的身邊。不過說實在的,天知道我多么希望他能跟我在一起,我敢肯定他也是這么想的。”這一次在波特蘭,他們終于能夠在一起為美國隊并肩作戰了。而且賽場上的狂歡還不夠,在新聞發布會上布雷克忍不住一臉“曖昧”地靠近正在發言的羅迪克,并把胳膊搭在他的肩上,害得后者一度笑場。
在張德培、桑普拉斯和阿加西之后,美國男子網壇一度顯得有些衰落,只有羅迪克一人擔當重任,但他也有些力不從心,還好有布雷克異軍突起。“我們都在為美國網球做貢獻,都在追趕費德勒。我跟安迪經常一起開玩笑,我們沒有惡性競爭,而是互相鼓勵,要是能夠在比賽的決賽中相遇就最好。”這是布雷克的話。說完,他就跟羅迪克一起西裝革履地去紐約這個花花世界參加MTV頒獎禮,一起去錄音室錄制他們喜歡的Rap單曲,還把自傳推薦給好兄弟閱讀。
比約克曼 米爾尼
在網球界,雙打永遠沒有單打那么引人注目,更多的選手都是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單打上,他們通常是隨便拉上另外一名球員就站上雙打的賽場。不過,對于比約克曼和米爾尼來說情況卻并非如此——自從2005年初搭檔參賽后,他們就認定了對方。
在球場上,比約克曼又快又準的回球和米爾尼強勢的發球、網前壓迫能夠很好地結合起來,讓他們成了ATP中最讓人忌憚的一對組合,大滿貫冠軍、大師杯冠軍接踵而來。在場下,他們也是性格和諧的一對:沒比賽的時候,“白俄羅斯野獸”總會彈著吉他,而瑞典老將就在這吉他聲中講著各式各樣的小笑話逗人開心。
這種默契逐漸被發展到生活當中。兩家人先是一起為球場上的比約克曼/米爾尼組合加油,接下來就一起吃飯、度假,感情逐漸升華。為了紀念這段友誼,他們約定以各自的名字來給孩子們取名。比約克曼和美麗的妻子佩特拉決定叫大兒子“麥克斯”,這是米爾尼的名字。2007年3月8日,米爾尼的妻子生下了他們的第二個女兒,小寶貝的名字就叫“佩特拉”。
現在,小麥克斯儼然已經成了比約克曼家的“大人物”。“他簡直滿腦子都是主意,我實在跟不上。當我輸了比賽情緒低落的時候,他還會勸我說,‘這不算什么,爸爸,你知道人就是這么回事,總是會有輸有贏的。’” 在賽場上,比約克曼的身邊站著好搭檔麥克斯,在家里還有另外一個麥克斯在督促他前進,怪不得瑞典老將總也不說退役呢。
納達爾 洛佩茲
誰都知道納達爾和莫亞兩個人好得不能再好了,他們一起找場子訓練,一起去吃喜歡的壽司,一起去打PS殺得阿根廷人一個個落花流水。不過,這兩個人在一起的時候紅土小子更像是個跟在老大哥屁股后面的小朋友,菲·洛佩茲才是納達爾真正的哥們兒,那種能夠和對方扭成一團的哥們兒——對著莫亞他可不敢下這個手。
納達爾想在費德勒的地盤上撒野,他最想征服的是溫布爾登。為了讓自己在倫敦的生活更舒適,從而有更好的狀態去賽場,去年他在球場附近租了一套公寓,“碰上倫敦那種降雨天氣里,我就可以待在臨時的家里,感覺真是舒服。這時候我通常會在家里看看電影、做做飯,享受居家的生活。”不過,跟納達爾一起在公寓里過“宅男”生活的不是莫亞,而是洛佩茲。“我和我的團隊以及洛佩茲和他的團隊住在一起,一共有8個人,我們在一起過得非常快活,時間總是很快就過去了。我喜歡做東西給大家吃,這是不錯的消遣。同時,我自己也喜歡意大利面和蛋糕,在科斯塔過生日時,我們就做了蛋糕為他慶祝。”
是什么讓納達爾和洛佩茲關系這么好?翻開兩人的檔案就可以發現,原來他們在少年時期曾經師從同一個教練。他叫羅杰,但顯然不是那個叫費德勒的家伙。“現在我們是雙打搭檔,也是很好的朋友,經常會交流經驗,能夠有這么一位活力四射的伙伴在身邊真是一件好事。當年去參加比賽的時候,如果托尼叔叔不在納達爾的身邊,他就會跑來跟羅杰和我一起訓練。”
長大了的納達爾和洛佩茲變成了網壇高手,他們偶爾會去客串一下男雙,身高體重都相差無幾的兩人穿著同樣的球衣,看起來像極了雙胞胎。
布萊恩兄弟
說起雙胞胎,還真有這么一對兒,就是美國的布萊恩兄弟。1978年4月29日,他們相隔兩分鐘來到人世,20歲的時候一起轉入職業網壇,成為男子雙打比賽中實力最強的組合之一。
實際上,弟弟鮑勃在單打方面也很有天賦,他曾經排名美國青少年單打第一,但是由于從小就和邁克一起練球,他從未想過要單飛,依然放棄了單打,和哥哥投身到獎金少、重視程度不夠的雙打中來。“我們兩個一起吃飯,一起聽歌,一起逛街,一起旅行,唯一不能分享的只有姑娘,”鮑勃是活躍的那一個,他總是喜歡插科打諢:“有人問我們有沒有站在球網兩邊的時候,當然有!只不過從兩歲開始我們那值得敬愛的布萊恩夫婦就不允許我們這么做了,那是為了他們脆弱的神經著想。”
打網球的時候,“右手邁克左手鮑勃”長時間保持世界排名第一,并以衛冕冠軍的身份來到了今年的墨爾本公園球場;在表演的時候,他們依然能夠依然配合得天衣無縫——“吉他邁克鍵盤鮑勃”。無論是在大滿貫還是在大師杯上,沒有比賽的時候,邁克和鮑勃都會應ATP和球迷的要求以搖滾明星的范兒登場:沒有開場白也沒有客套的話,邁克熟練地把吉他套在了身上,而鮑勃則低頭按起了鍵盤。球迷們的情緒一下子被調動了起來,歡呼聲、掌聲和快門的聲音融在了布萊恩兄弟的音樂聲中。
“我們永遠不會分開,因為我們骨子里生來就有一種默契,”邁克以老大的身份總結說。有這樣一對相親相愛又優秀的兒子,無怪乎他們的父親韋恩·布萊恩驕傲地出版了一本名為《方程式:培養你的孩子成為運動和文藝領域的冠軍》的新書,要向全世界的父母傳授自己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