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到中國,從陌生到生疏,從兩個美國少年的中國“網”事,到三代八口人的家庭運動,網球的魅力源自哪里?他們告訴你答案。

密內特兄弟倆生性開朗,在美國經常和同齡的小朋友打成一片,他們兩年前來到中國,但因為不懂中文,讓他們的生活少了很多樂趣,平時也很少和人交流,連最喜歡的網球,也不愿意打了。
兄弟倆的媽媽凱瑟琳來自美國,她一度很為孩子擔心,她說:“他們在美國有很多玩伴,每天放了學都在一起玩,打網球或者踢足球,尤其是網球,他們都有自己的教練,已經習慣了教練的方法,來到中國后,他們都很不適應,不愿意打球,因為找不到伙伴和教練。”
后來通過朋友的介紹,他們知道了博德維氣膜網球館,那里的兩名外籍教練引起了兄弟倆父親的注意,父親把兩個孩子分別交給了Roy 和Collins 教練,這樣的決定都得益于他在丹麥國內多年的網球訓練基礎。
“我從小就喜歡體育運動,可以說每一項都喜歡,8 歲的時候開始打網球,曾經是丹麥青少年國家隊的一員,在丹麥參加過很多錦標賽。后來為了上大學,我放棄了打球。”算得上半個職業運動員的父親,在博德維氣膜網球館給孩子找到了他認為完美的教練組合。據說現在兩個孩子對網球又恢復了興趣,不過還是父親一語道破:“他們在中國很難找到玩得來的小伙伴,教練的作用就顯得十分重要,只要有合適的教練,他們的興趣馬上就提上來了。”

現在哥哥Thais 每周訓練6 到7 次,雖然只有12 歲,但每個看過他打球的人都很驚訝,力量十足,落點準確,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技術上沒有明顯的弱點。教練Collins 評價說:“他是一個很努力的孩子,平時很頑皮,到了球場上就很安靜,一心打球,只是步伐稍微欠缺,技術方面很少有漏洞。”聽到如此高的評價,一旁的Thais 不
好意思地說:“我很喜歡費德勒,我要向他學習,以后也要作一名職業選手。過兩年,我們全家還會搬回美國,媽媽希望我一邊上大學,一邊打職業比賽。”
Thais 打球的時候,旁邊的弟弟Lucas總是閑不住,他也很喜歡打網球,每周和教練打2 到3 次,場上場下他都很調皮,不過Roy 還是覺得這個徒弟有發展。“我第一次和他打球的時候,他基本上還處于零的階段,但現在,打了不到兩年,他的技術已經有了很大長進,如果他再專心些會更好。”
大家都覺得Lucas 也很有天賦,不過他自己并不領情,“我更喜歡集體運動,所以更喜歡足球,皇馬是我最喜歡的球隊,我的目標是作一名足球運動員。”為了達成夢想,Lucas 已經開始了西班牙語的學習。
每天媽媽都要看兩個孩子打球,打球時覺得2 個小時很快去,如果等在一邊,時間久了就覺得枯燥,凱瑟琳說每天在場外等孩子也讓她發現了“新大陸”。
“起初用看書來打發時間,但時不時要抬頭看孩子的訓練情況,不能專心,后來看到很多中國人織毛衣,我也開始學,現在又學會了勾毛衣,每天等待的時間,我已經勾成了圍巾、枕巾和許多小提包。” 不過,這樣的日子也不會太長了,凱瑟琳準備今年開春就開始學習打球。
她接著說:“網球算是我和密內特的' 紅娘',當時他到美國看望侄子,偶然的機會在一個俱樂部打網球,而我就在旁邊的泳池上游泳課,那是我們第一次相識。”
她的公公婆婆和爸爸媽媽也喜歡打球,如果凱瑟琳也加入,就促成了一項三代人的集體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