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后的莎拉波娃很激動,全世界網球迷都在看她趴在地上淚流滿面。也許是異性相吸的緣故,我對這個白裙飄飄的女孩有了幾分好感,沒想到愛屋及烏就決定打網球。

有人把高爾夫比喻成“綠色鴉片”,其實網球亦是如此。
有人把網球拍看成身體的一部分,看成是武器,看成是另一個女友,我卻把球拍看成一桿大煙槍。其實網球以及關于其運動衍生的所有東西,無外乎提供的是一種心理滿足。
把球拍比喻成大煙槍,既擺脫了那種嚴肅又冷冰冰的象征主義的影子,又洗干凈了讓人肉麻的自戀情緒,剩下的就是一種生活化的關照和顯現。我有七把球拍,七支大煙槍。
在講故事之前,我可以先談談是如何和這項運動勾搭到一起的。2004年,我和前單位的同事到《南方都市報》做葡萄牙歐洲杯。廣州的夏天既悶又熱,我們每天都在戰天斗地PK時間。就在那屆歐洲杯臨近尾聲時,當年的溫網女單決賽正好開戰,我就閑著無事瞄了幾眼。
當時的決賽是莎拉波娃和小威,兩個吼叫派的女生在綠油油的草地上展開廝殺。具體的比分現在已經想不起來了,只記得奪冠后的莎拉波娃很激動,全世界網球迷都在看她趴在地上淚流滿面。也許是異性相吸的緣故,我對這個白裙飄飄的女孩有了幾分好感,沒想到愛屋及烏就決定打網球。
我是一個典型的行動派,打定主意的我回北京后就買了支球拍。當時那只球拍是李寧牌的,標價很便宜,好象只有300多塊錢。我的前單位以定位高端自居,所以一些追求小情調的年輕人也比比皆是。當時國際部的一個姓W的男編輯就號稱苦練網球若干年,一姓S的女編輯甚至還同我探討過什么樣的球拍適合什么人群。
這把李寧球拍我就用過兩三次。當時我們體育部來了個北體大的實習生,她是網球專業的。對于我這樣的菜鳥,她也多是溢美之辭,基本屬于哄著玩。后來我跟當時要聞部一個姓Y的四川女編輯一起租房子,她有一把領導牌的球拍,而且號稱經常會請個教練練上幾拍。
在她看來,李寧的球拍顯然不合適我用,就慫恿我買了一把Wilson球拍。這把球拍大概花了860塊錢,用起來的確比以前的球拍要好用得多。對于Y編輯的網球水平,我就不妄下評判,總之我跟她打過一次就再無下文。
關于網球起步階段的打球經歷,此后基本上屬于空白,一直到2005年5月我才在光彩網球中心重新報了一個網球班。這個網球班當時報名人很多,估計三十個人左右,每次上課的人數都呈遞減趨勢。等到快結業時,基本上只剩下三四個男生還在撐著,老師也基本上屬于有一搭沒一搭的。
再到后來我換單位了,那把Wilson球拍也基本上被束之高閣。我把住所從方莊搬到通州,每天開始做編輯的規律生活。生活重新找到節奏后,我也試圖開始真正的網球之旅,并且頻繁地在網上找朋友打球。這時我認識了一個朋友L,他是從北京物資學院畢業的,現在做物流工作。當時我的水平非常爛,剛剛起步沒有什么系統訓練。他告訴我,物資學院有一堵高墻,很多菜鳥都是在那里修煉武功。
從05年的8月開始,我就頻繁地光顧那里,開始了獨自苦練。那片網球場非常蕭索,球網經常會破上幾個洞,而且不知道什么時候會掉下來。最讓我不能容忍的是,球場的底線離后面的護欄非常近,大概只有一米左右,所以拉拍時打到護網是很正常的事情。
球場的地面就是普通的水泥地,不過由于年代久遠已經有少許坑洼,并且還有水泥塊之間的接縫時常影響到球的彈跳。不過對于我這樣執著打球沒心沒肺的人來說,這些困難都算不了什么。在那段時間里,我每天下午兩點下班后就會準時到球場開練,對墻打有時候會找到一種內心的平靜。
進步往往都是在不知不覺中出現,我也逐漸從打墻變成可以隔網與人對拉。在此后長達一年的時間里,我和朋友L、H、J以及X經常會到那里練習,周六日每天都要耗費6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在球場。
我在那段時間里買了兩把球拍,都是BabolatPD,其中一把是因為底線離護欄旁邊的樹太近,拉拍時不小心打到上面折斷了。后來那把,現在也是千瘡百孔,不過勉強還可以使用。就是因為這兩把球拍,我把東方式的握拍改成西方式握拍,打出了更多的上旋球。
在06年中網開始之前,我和以前的一位傳說中的高手約球,雙方其實僅僅是拉拉球而已。當時我的正手大力擊球他接起來已經不再輕松,這讓我有一種莫名的快感。關于一些傳說中的高手,我不再把他們看得那么神秘,我只相信自己親自體驗過的對手。
到了06年底,我又重新轉戰江湖,開始了記者生涯。網球成了我跑的一個項目,這是我非常欣慰的事情。與此同時,我也在逐漸改進自己的打法,又買了兩把休伊特用過的YONEX RDS001,期待能夠多打平擊減少上旋。
在去年的后半段,中網公開賽組委會還組成了媒體網球隊,希望記者們都能多參加這項運動。不過事實的效果也許會讓他們失望,大多數人領了球拍后就不見蹤影,每次活動都是那么幾張老面孔。直到后來,幾張老面孔甚至都變成一張老面孔,再就是網對面的教練。
其實還是要感謝中網的這項舉措,中網的幾個教練給了我不少幫助。我一直相信每個教練都有他獨到的地方,比如最后一個帶過我的趙榕剛教練,他就將我的發球改進了不少。
打網球就是一個自我認知的過程,比如每年恰逢節假日,我都會主動到網球場上加練。打球的水平會隨著每一次擊球提高和升華,這是一個不斷成長的曼妙過程。
我打球還有一個原則,一定要跟真正的高手打,只有如此像我這樣的菜鳥級選手才會有質的飛躍。跟水平與自己相當或弱于自己的人打,你的水平永遠不會有什么提高。
如果你去旅行,一定要記得帶把球拍,因為不知道什么時候你就會找到能帶來快樂的知音;如果你選擇女友,對方最好會打球,網球場上的砰砰聲比甜言蜜語更直接爽快;如果你選擇住所,旁邊一定要有網球場,有時候透過窗戶遠遠望著場地,就算不打球想想心里都會覺得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