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賽季開始前, 沒有多少人能夠想到李娜的開局會如此強勁:在黃金海岸奪得冠軍之后,澳網僅僅進入第三輪算是一個小小的低潮,此后安特衛普和多哈的兩項高等級比賽中,李娜全都殺入了四強。
經過這兩年在WTA巡回賽中的廝殺,李娜的實力已經廣為人知。連續兩周殺入四強,連克世界前十,李娜表現出了凌厲的殺氣和強勁的實力,就連頂尖球員揚科維奇也表示李娜現在已經具備了擊敗任何選手的實力。
2008賽季,李娜有一項紀錄令人咋舌:對陣世界排名前20的選手保持全勝。這個紀錄除了莎娃無人能及。雖然含金量和莎娃不能相比,但絕對讓人刮目相看。這足以說明李娜的實力,但是為什么李娜到目前為止僅有一個冠軍和兩次殺入四強呢?原因很簡單:李娜輸的都是那些排名在世界前20開外的選手。
李娜往往能夠在和高手的對決中笑到最后,卻在和低排名的球員比賽中大失水準:澳網失足于第三輪自不必多提;在安特衛普,李娜殺入四強之后輸給了年輕的意大利人科奈普;到了多哈,李娜贏了查克維塔澤、皮爾和如日中天的揚科維奇,就在人們期待她在決賽中挑戰莎娃的時候,她卻又一次掉鏈子,輸在了日薄西山的茲沃娜列娃拍下。習慣于在球場上逆轉對手的李娜被茲沃娜列娃逆轉,也失去了創造中國球員首次闖入WTA一級賽單打決賽的紀錄。作為中國女網不可多得的天才,李娜的身體條件、力量、底線相持能力在中國網球史上無人能出其右,鮮明的個性也讓她有別于其他中國球員。正因為如此,球迷有理由寄予更高的期望。
李娜職業生涯的定位是什么?成為格拉芙那樣的王朝級球員?遙不可及。辛吉斯、大小威、海寧這樣各領風騷三五年的球員?也超越了她的極限。沒有人奢望李娜能夠取得多么偉大的成就, 但常年穩定在世界前二十,偶爾沖擊大滿貫四強、世界排名前十,對于李娜來說不應該是一個無法企及的目標。
最理想的球員自然是硬件、軟件俱佳,像桑普拉斯、格拉芙、費德勒, 都是身體條件出眾, 技戰術超群,兼且意志品質過硬。縱然達不到這樣的高度也不能有明顯的軟肋,毫無疑問,李娜具備成為世界一流選手的硬件,之所以到目前還僅僅處于“準一流”,很顯然,不是硬件等級不夠,而是軟件中有BUG。現在還難以斷定BUG是心理上的輕敵還是技戰術方面的缺陷,總之正是這個BUG不定期的發作,使得李娜狀態好時足以擊敗這個世界上絕大多數球員,但是一旦她不在狀態,任何一名無名小卒都可能將她斬于馬下。
因此,“軟件”能否升級就是李娜能否完成蛻變的關鍵。姜山已經做了他能夠做的一切,這給李娜帶來什么觸動?傷病?避之唯恐不及。換教練?以目前的狀態,想請到世界一流名帥似乎在操作上有很大的難度。期待李娜通過比賽自我頓悟似乎也不靠譜。李娜難道就這樣一直在“一流”和“準一流”之間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