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無信不興,人無信不立。誠信不止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責任;不止是一種名譽,更是一種起碼的做人本分和做事的準則!
業無信不興,人無信不立。誠信不止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責任;不止是一種名譽,更是一種起碼的做人本分和做事的準則!
誠信守信、遵守承諾、取信于人、對他人給予誠信,這不僅是商人的傳統美德,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被視為“立人之本”、“立業之本”、“立政之本”,它不僅是人之為人的重要品德,更是社會繁榮發展的道德基礎。它直接關系到個人所取德成就的大小,企業能否做大做強,能否構建一個和諧安定的社會秩序。
有一年輕人跋涉在漫長的人生路上,到了一個渡口的時候他已經擁有了健康、美貌、誠信、才學、金錢五個行囊渡船出發時,然而過了不久,風起浪涌,小船遇險,船工讓他拋棄一樣東西。他左思右想最后拋棄了誠信。本答應回家后,好好照顧母親,永不背叛妻子,答應朋友要一起做一番事業。誰知拋棄了誠信的他,在外包養情人;母親勸告他,他對母親不不聞不問,他不允許母親破壞他的“幸福”;他和朋友作生意,最后私吞了朋友的那一份,并且把他騙入牢房……到最后這個人不是無所不有,而是一無所有,親情、友情、愛情……統統隨誠信而去。
如今社會生活中又何嘗不有類似的人存在呢?特別是在經濟往來活動中,一些企業和個人受到利益的驅使,拋開誠信不顧,弄虛作假,爾虞我詐,坑蒙拐騙,致使社會經濟秩序遭到了嚴重破壞,影響了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可惜的是,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許多人還是忽視了誠信的重要性,不講誠信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一些人在各種欲望的蠱惑下,欺蒙拐騙,爾虞我詐,言而無信,出爾反爾,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社會矛盾和糾紛;一此企業在私利驅動下,缺斤少兩,偷工減料,不講誠信,不履行合同,坑害消費者,坑害合作伙伴,他們的這種做法雖然能取得一時之利,但并非是長久之計,最終必然陷自己于不利和不義。這些不守誠信的個人和企業不但會導致自身的失敗,更重要的是他們的這種行為如同瘟疫一樣影響到了社會經濟的有序發展,也嚴重影響到了社會肌體的健康與安定,這對于構建和諧社會無疑具有不可忽視的阻礙作用。所以,誠信問題絕不僅僅是涉及一個人文明與素質的小問題,而是涉及一個企業、一個組織、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文明與素質的大問題。
建立社會主義道德榮辱觀中強調的“八榮八恥”就是要“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只有人重視誠信,格守誠信,把誠實守信作為為人處事的根本準則,我們才能建造一個充滿和諧的社會,在這種和諧的社會環境中,我們才能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
“市場經濟就是信用經濟”、“和諧社會就是信用社會”,然而,在中國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缺乏誠信卻是個不爭的事實。制假售假,合同欺詐,虛假招標,騙稅逃稅,偽造假帳,惡意拖欠,昧心逃帳……總之,類似這種種行為像病毒一樣侵蝕著社會和企業的機體,像沙塵暴一樣吞噬著信用的綠洲。不講誠信、坑蒙拐騙已成為人人痛恨的一大公害,成為制約市場經濟發展和社會及企業文明進步的一大障礙。同時,社會和企業也在倡導誠信,呼喚誠信,號召大家積極的參與到建設誠信社會、誠信經濟、誠信企業、誠信個人的活動中來。這是有利的社會環境。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會使誠信缺失狀況獲得改善。
誠信就是競爭力。只有真正講誠信的人和講誠信的企業才能使自己永立不敗之地,拯救誠信就是拯救文明,就是拯救社會和企業,拯救環境,也更是拯救自己。為此,是該呼吁維護誠信的時候了,讓我們共同拯救誠信的缺失和創造以誠信為本的和諧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