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支援天災人禍的受害者,關鍵就是制定長期計劃助人自助,讓那些被社會孤立和落后的人重新融入社會。”
———李嘉誠
5月12日發生的四川地震災害牽動港人的心。香港多個社團及商業機構,紛紛發起捐款救助地震災民。香港商界名人李嘉誠13日下午通過中央駐港聯絡辦以李嘉誠基金會的名義,向四川地震災區捐助3000萬元人民幣賑災。 5月19日,李嘉誠致函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公室主任高祀仁,再以李嘉誠基金會、長江集團、和記黃埔集團的名義捐款1億元人民幣,用于為災區學生設立特別教育基金。加上此前李嘉誠教育基金捐出的3000萬元人民幣,李嘉誠捐款已達1.3億人民幣。

李嘉誠在信件中稱,自四川省發生重大震災以來,本人每日密切關注災情發展,并于災后立即以基金名義認捐3000萬元人民幣(未計集團名下其他公司之捐款),冀能盡一分之力。從過去一個星期以來報道所見,災區同胞情況之慘重,感同身受,不禁愴然。現再以基金會名義捐款4000萬元、長江集團及和記黃埔集團各3000萬元,合共1億元人民幣,捐款將獲教育部配套,用于為區內受災學生(包括大、中、小學)設立特別教育基金,使獲得資助生活費及學費以作日后繼續升學之用。
對李嘉誠來說,幾乎每個月都有幾千萬甚至上億的資金捐出去,也幾乎每個月都有不同榮譽授給他。看慣了商海風云的李嘉誠,淡然若定。李嘉誠這樣看待自己的財富:“‘富貴’兩個字,它們不是連在一起的。其實有不少人,‘富’而不‘貴’。真正的‘富貴’,是作為社會的一分子,能用你的金錢,讓這個社會更好、更進步、更多的人受到關懷。內心的富貴才是財富。”
慷慨捐助醫療教育
李嘉誠先生少年經歷憂患,不足15歲便輟學到社會謀生,深深體會健康和知識的重要,同時認為對無助的人給予幫助是世上最有意義的事情,教育及醫療兩者更是國家富強之本。
李嘉誠說:“我對教育和醫療的支持,將超越生命的極限。”出于一份“飲水思源”的情懷,也因為自幼家貧,未有接受正規高深教育的機會,令李嘉誠至今引以為憾。故此,他20多年來累計捐資逾23億元,獨力支持在家鄉潮汕地區建立汕頭大學,以推動這個發展基礎薄弱的地方的文化及經濟發展,
“除了支援天災人禍的受害者,關鍵就是制定長期計劃助人自助,讓那些被社會孤立和落后的人重新融入社會。”
———李嘉誠
李嘉誠 冀能盡一分之力令廣大同鄉子弟能夠得到知識的力量。甚至在李嘉誠的公司面臨較大困難時,他也沒有停止對汕頭大學的資助。他在給汕大籌委會的信中動情地寫道:“鑒于汕大創辦成功與否,較之生意上及其他一切得失更為重要,而站在國民立場,能在此適當時間,為國家盡心盡力,即使可能面對較大困難的經濟情況下,也一定要做這件有重大意義的事情。”李嘉誠這種矢志不渝地資助汕頭大學的義舉,讓無數知情人深深折服。當李嘉誠蒞臨汕大,學生和教職員工對他表現出誠摯的愛戴和景仰之情,讓任何一個人看了以后都會感動。
李嘉誠還非常熱心于醫療和助殘事業。他曾說:“做利國利民的事,乃人生第一大樂事。”由李嘉誠基金會資助2億港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推行的“長江新里程”計劃,使107萬名白內障患者重見光明,為4萬名低視力者配用助視器,為6萬名失聰兒童安排語言訓練,建設30個省市和自治區殘疾人士的綜合服務設施,以及開展智障和小兒麻痹癥的預防治療與康復服務,已經讓無數的殘疾人士受益。李嘉誠曾動情地說:“我目睹祖國之高速進步,在四個現代化政策之推動下,一切欣欣向榮,深感雀躍。支援國家建設,報效桑梓,此乃本人畢生奮斗之宗旨也。”
“基金會是我第三個孩子”
早在幾年前,李嘉誠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就語出驚人:“我除了李澤鉅及李澤楷兩個兒子之外,其實還有第三個兒子,而且這個‘兒子’的財產,家里任何人都沒有份,任何人都不可以動。”李嘉誠所說的這第三個兒子,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李嘉誠基金會”。
李嘉誠基金會于1980年成立,歷年來,捐款累計逾港幣80億元,其中約占七成通過李嘉誠基金會統籌資助,其余三成則在他的推動下由旗下企業集團捐出。這位被人們稱為亞洲最有影響力的人物笑稱,現在很多事情都由他這個“兒子”來承擔。2006年,李嘉誠宣布將自己三分之一的財產歸入李嘉誠基金會名下,致力于全世界的慈善事業。據估計這筆財產總價值超過100億美元,這將是香港最大的個人慈善基金,也將是全球華人私人基金會中金額最高的一個。據李嘉誠說,他的基金會本來沒設固定的資金,每當需要捐款時,才向基金會注資。近年來,為基金會的長遠發展考慮,開始向基金會投入資金,并作長線投資,令資金產生經常收入,作捐款的來源。他這次決定將家產的三分之一注入基金,其目的是想讓基金有更充裕的財政基礎,可從事越來越多的教育、醫療、老人福利等公益事業。他希望用自己的錢做有意義的事情,他打算留下足夠的錢讓下一代發展自己的事業,其余都用諸社會。
李嘉誠曾表示,李嘉誠慈善基金至今累計捐出的金額約近百億港元,其中超過90%的資源用在內地及香港的教育、醫療、文化、公益等各行業,他希望將來可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最重要是做到“人間有情”的目標。
李嘉誠也呼吁更多的企業家投身到社會公益事業中來,他說:作為企業家,我們都知道尋找正確的資本投資的重要性,而社會資本像其他資產一樣是可以量化的。社會資本包括的同理心、同濟心、信任與分享信念、社區參與、義務工作、社會網絡及公民精神等等,這些全屬可量化和有效益的價值,是宏觀與微觀經濟層面之間最重要的聯系。同濟心是人性最坦率及強而有力的內心表達,能建造、能強化、能增長及治療和消除痛楚,我們都應樂于參與投資。在華人傳統觀念中,傳宗接代是一種責任,我呼吁有能力的人士,能視幫助建立社會的責任有如延續后代同樣重要,選擇捐助資產如同分配給兒女一樣,那我們今天一念之悟,將會為明天帶來很多新的希望。
(整理/樂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