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發生里氏8級強烈地震,震中為成都北西側80公里,綿陽西南140公里的汶川縣。
大地震奪去數以萬計同胞的生命,還有數以萬計同胞不知下落。巨大的災難考驗著中國人民。面對這場特大地震災害,在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堅強領導下,解放軍、武警部隊沖鋒在前,全中國人民也行動起來,眾志成城、抗震救災。
擔架、死傷、救助、軍隊。關于2008的上半年,也許在100年后的歷史資料中,將留下這些畫面。對此,作為新聞工作者的我們,真的無法掩飾自己的悲情沖動。
我們回溯中國歷史,一個奇異的現象出現在我們面前。剝離中國歷史中的種種悲慘的畫面與數據,一種巨大的更為驚心動魄的力量突然呈現在歷史表象的背后。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巴比倫的文明、埃及的文明、希臘羅馬的文明,這些文明都已經消亡了,亡國滅種了。而中華文明與中華民族卻奇跡般地活了下來。如當代著名作家,歷史學者查良鏞(金庸)先生所言:“我們中華民族情況很特殊,很難被征服。這是因為我們有一股韌力,一股很頑強的抵抗力量。”一種強悍的、驚人的、奔騰不息的民族生命力突然呈現了出來。在無數的自然災害、人為災禍洗滌之后,炎黃子孫們卻存活了下來,一代代連綿不絕。只有具備意志的民族,才是偉大的民族,一個擁有生命的價值與意志的力量的民族,才是人類復興衍生的終極源泉。
四川地震牽動了全國同胞的心,也牽動了全球華人的心。“舉國同悲、全民共援”,中華民族再次出現了“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空前民族凝聚力,令人感動唏噓。“今天,你捐了沒?”這是四川大地震發生后,全國各地人們互通信息的一個話題。為自己的同胞因地震失去生命深感悲痛的中國人,積極行動起來,正迅速匯集成一種強大的力量。從普通百姓到干部官員,人們相互鼓勵,踴躍捐款捐血。港澳臺企業人士和大陸一些企業家在第一時間迅速反應,捐出大筆善款馳援災區。王永慶、邵逸夫夫婦、李嘉誠更以億元大手筆高居“賑災榜”前列。中華民族扶危濟困,一方有難、八方支持的傳統美德,正在災難中發揚光大。
“危難共當,多難興邦”,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會即將召開,萬國運動員齊聚中華。我們相信,中華民族必將洗刷百年恥辱,實現民族復興。我們拭目以待。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