岜沙,苗語的意思是草木繁多的地方。走進岜沙,似乎來到了一個遠離凡俗,隔絕喧囂的圣地。
這個深藏在貴州東南的苗族村寨,距凱里250多公里,離從江縣城7.5公里。岜沙苗族作為一個神奇獨特的民族,被民俗和民族學家譽為世界僅存的苗族遠古遺風完整保持者,是苗族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館”。傳說岜沙是九黎部落的一支,當年,蚩尤與黃帝征戰涿鹿(今河北省),失敗被殺,其兄弟便率殘部向西南部撤退。他們的祖先披荊斬棘來到岜沙,見到這里的樹木郁郁蔥蔥,他們認為這里很安全,又隱蔽,于是就在這里隱居下來。
目前岜沙有五個自然寨組成,有422戶2150人左右。千百年來,他們的生產和生活、傳統和信仰,緊緊聯系在遠古祖先的遺制中,代代傳承,形成了一座奇特的“文化孤島”。
“最后的槍手部落”
歷史上的抗爭和征服使豈沙苗人養成了粗獷的性格和尚武的精神,在岜沙,有無腰刀就是識別英雄和懦夫的標志。岜沙苗人流行著這樣一句諺語:一枝獵槍一條狗,一枝扛子朝山走。
岜沙男子常年隨身必佩火槍,腰間掛著腰刀、鐵沙袋、火藥袋,看上去就像遠古時代的武士。這山里雖早已沒有飛禽走獸可打,但他們要的大概就是那股氣魄,所以常年槍不離手。由于我是遠方來的客人,村長組織了幾名槍手來到村寨邊,給我荷槍實彈地展示一番。幾名槍手站成兩排,個個昂頭挺胸、神氣威武。只聽村長一聲令下,槍手們舉槍向天,依次扣動扳機,耳邊“砰,砰”作響,聲音雖然不是那么震耳,但是也夠讓我震驚的。
岜沙人是以樹為神的部落,頭上蓄留的發譬象征著生長在山上的樹木,身上穿的青布衣服象征著那美麗的樹皮。岜沙男人的服飾是自織的無領右開衫,銅扣青布衣,直統大筒褲,青布褳。大多數男子腰上掛一個煙袋,這個煙袋繡有漂亮的圖案,非常精美,不用問,這一定是情人送的。岜沙婦女著裝也極為精美,衣裙上古香古色的刺繡圖案,配以銀項圈、手鐲,十分耀人眼目。女子身穿大襟的上衣,下穿百折短裙,扎綁腿。只有領口、袖口繡有彩錦。衣服的布料是自己染織出來的,因此家家都有織布機,過著標準的男耕女織的生活。世居于此的苗人對現代文明似乎無動于衷,至今仍然保持著原始古老的習俗,被人稱為“最后的槍手部落”、“活著的兵馬俑”。
用鐮刀剃發的岜沙男子
岜沙的苗族男子,清一色的光頭上挽著同一模式的發譬,苗話叫“戶棍”,即剃掉頭部四周的頭發,將剩余部分束于頭頂,盤成鬏髻。他們在兒時就髡發,前額頭發剃光,留腦部頭發披于肩后。至成年時開始蓄發,漸漸綰髻于頭頂,額頭勒一條花布巾,此裝束至今不變。有人說岜沙人的這種發型,是苗族從狩獵時期向農耕時期轉變時的遺風;有人說這種發型是清朝的遺風;也有人說是唐宋時期的遺風。據說,當年日本民俗學家尋根來到黔東南,岜沙人引起了他們濃厚的興趣,因為日本的武士裝束和岜沙人的裝束幾乎沒有二樣。“日本人根在岜沙”曾傳揚一時。
岜沙男人剃頭很特別,竟然是用鐮刀雕琢出的,至今還保留著用鐮刀剃發的習俗,這也是人們到這里來獵奇,大開眼界的原因之一。好客的楊村長特意為我找來倆個岜沙男子,讓他們給我現場演示用鐮刀剃頭的絕活。好家伙,只見一人手拿割草用的鐮刀,按著另外一個人的頭,手起刀落,就見縷縷青絲在鐮刀的切割下,唰唰地墜落在地。沒有一袋煙的工夫,頭發就剃完了。這樣的頭型在岜沙一直保留著,即使人們到了外面打工留了長發,一旦回到岜沙就會重新留起當地的頭型。
岜沙奇景禾晾
岜沙還有一奇景,就是他們的禾晾。那是一個個用碗口粗的原木架起的,有2層多樓高,禾晾頂上是一米左右的樹皮小屋頂,整個架子中間每半米左右就是一根橫梁,看起來就像拉得很寬的梯子。岜沙人在糯禾收割下來后,將500多棵糯禾扎成一捆,然后再一捆一捆的晾曬在禾晾上近1個月,最后再收進禾倉。禾晾、禾倉是配套使用的,岜沙有多少戶人家,用于晾曬糯禾的禾晾就有多少個,而儲藏糯禾的禾倉也就有多少個。其中,時間最長的禾晾已經使用了180多年。
木制的禾晾、禾倉一般建造在村寨的四周,岜沙人將奇數視為吉利數,因此每個禾晾有7、9或11根晾曬糯禾的橫桿,高度大約在9-10米左右,寬則根據地形而定,桿頂則由樹皮搭成雨篷。走進寨子,隨處可見掛滿金色糯禾的禾晾掩映在大大小小的禾倉中。據當地人介紹,禾晾能否掛滿代表著當年的收獲狀況,而禾倉的大小也標志著一個家庭的富裕程度。在豈沙,只有本家人才能爬上禾晾掛當年的新糯禾,出嫁的女兒及其兒女都被嚴禁攀爬。
山壁滲出的“眼淚水”
岜沙人居住在山上,因此非常缺水。為了取水,人們往往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挑水,有時候還要翻山越嶺。我曾隨著幾個挑水的人一起去看過,翻過一座山,來到了他們的取水池。這是一口山泉眼的水源,說是山泉眼,實際就是水順著山壁滲出的涓涓細流,看到這樣的情形,我想只能用“眼淚水”來形容。村子的人在泉眼邊砌了一個類似池子的石板邊,但池子里的水甚至鋪不滿池底。池子邊圍了好多人,只見兩個女孩子貓著腰用舀水的瓢刮著池底,艱難地每次只能刮出一口水,要想盛滿一桶得二十多分鐘。水池的邊上已經擺著十幾個空水桶,看起來要盛滿這些水桶還要等待好久的時間。這是我們第一次這樣近距離的感受水的重要,也深深體會到了水在岜沙人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當晚,當好客的主人家端來小半盆水給我洗漱時,我深深的感到是那樣的珍貴,絲毫沒有了鋪張的勇氣。
在夕陽下,岜沙顯得非常美麗。那一排排高高的禾晾架被晚霞渲染的很燦爛,很壯觀,它象一個個岜沙的槍手,忠實地站守在村寨邊,保衛著這里的一切,希冀著人們的安康。岜沙的人們甘于清淡,守望著這里的原始,卻沒有人去苛求改變這里的一切。我們希望岜沙的明天還是那樣的古老,那樣的淳樸,那樣的自然,保留主那份歷史的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