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音
烹飪課前的慌亂
開始學烹飪課時,班上的同學對這門課都很感興趣。最逗的是大家穿上廚師服后的樣子:潔白的雙排扣上衣和圍裙、藍色格褲、小白帽子、深藍色領結、黑色安全鞋,再舉一把廚師刀,那儼然就是一高級掌勺的。鞋之所以稱為安全鞋,據說扔把菜刀在腳面上也沒事,而且防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人試過。
還記得第一天上課的情景,9點半理論課下課時,給我們授課的大廚對大家說:“去廚房上課的同學不用著急,我們10點廚房見。”我們都說大廚也太夸張了,就算我們第一次進廚房沒經驗吧,也用不著半個小時換衣服啊。
于是我們組的人都慢慢悠悠晃到更衣室,磨磨蹭蹭邊聊天邊換衣服。結果沒10分鐘衣服褲子就穿好了,圍裙也系好了。離上課還有20分鐘呢,有人建議吃點東西墊墊底兒(學校廚房冰箱里的東西,上廚房課的同學可以隨便吃)。我們拿了點酸奶和餅干,美滋滋地享用起來。
差5分鐘到10點的時候,我們準備戴好帽子打好領結去見大廚,結果發現帽子特小,頭發怎么都塞不進去。看似簡單的領結,怎么也打不好。因為很怕第一天上課就被大廚罵,我們一群穿著廚師服的女生站在鏡子前猛擠,每個人嘴里都不停地叨叨“what's the timenow(幾點了)?where is chef(大廚在哪兒)?Did hetakethename(他點名了沒有)?”
突然,耳邊傳來了大廚的聲音:“人都去哪兒啦?”我們管不了那么多,抓起帽子和領結就跑出去了,他看到我們狼狽的樣子就笑了,說:“一猜你們就沒穿好,行了,接著穿吧,咱們11點再上課。”
大家這回再不敢放松了,都跑進去抓緊時間折騰帽子和領結。結果直到10點半,全組人才陸陸續續穿戴完畢。
考試前也熬通宵
考試來臨,而學習周期間正好在圣誕節,大多數同學都去都柏林打工或玩去了,圣誕節前夜好像整個學生宿舍樓就剩我一個人。我用了兩周時間,把所有科目該復習的全都復習了一遍。考第一科的前一天,樓上所有同學都回來了,他們說到考試就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從哪兒突擊復習。他們舉著那一大堆復習材料問我:“這么多東西你都會了?”我笑著點點頭,而他們更要急瘋了。
可即使這樣,我考第三科的前一天晚上還是沒有睡覺。因為考完第二科后,老師給我們補充了一些關于第三科的重點內容,那些重點有的是新內容,我復習時沒有涉及,那天晚上我一夜沒睡,幾乎把那整本書都給背下來了。結果這門“食品科學”試題,都在我的復習范圍中。
看來要想拿個國外的文憑,也不是那么簡單的!
Tips
愛爾蘭人的飲食習慣
愛爾蘭人平時習慣吃英式西餐。用餐習慣使用刀叉,對中國菜肴也非常喜歡。他們特別喜歡吃清燉菜肴,營養價值高的菜品,更為他們所偏愛:他們喜歡在餐桌上配備多種調味品。
愛爾蘭人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微帶甜味。主食一般以面為主,也愛吃燒麥、水餃和點心。愛吃牛肉、羊肉、豬肉、魚、雞、鴨、野味品、蛋類等:蔬菜喜歡西紅柿、黃瓜、柿子椒、茄子、卷心菜、土豆等;調料愛用番茄醬、胡椒粉、咖喱粉、味精和鹽等。對燒、烤、炒、炸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喜愛中國的蘇菜、粵菜。喜歡喝啤酒、葡萄酒、香檳酒、白蘭地等:也愛喝咖啡、牛奶、可可等,尤為愛喝礦泉水(據資料介紹每年人均要喝200升),他們還喜歡喝紅茶;對水果凍、冰激凌也很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