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涌
女兒在美國上小學,從來沒有聽說有班干部。不過,學校有一個課間休息時間,孩子在游樂場自由活動,小小的權力角逐就從這里開始了。
女兒班上的一位男孩,組織起一個蟲子俱樂部。女兒高興地參加了。結果她發現,男孩把自己封為老板,另一個女孩子是副老板,她則是個普通雇員。女兒是個謙和的人,對此并不太介意,跟著玩了不少時間。
時間久了,女兒覺得自己總聽人指揮,有些不耐煩,就決定退出,發起了一個自然俱樂部,馬上招來三個小朋友加入。這次她當老板,她的好朋友尼克當副老板,另外一個叫奧莉維婭的女孩當老板助理。
奧莉維婭非常聰明,是個典型的孩子王,從來不甘心居于人下。她怎么可能安心當老板助理呢?幾天后,俱樂部中的權力發生了變化。女兒定下了規矩,給手下人評分,根據工作成績確定職位。他們的工作是撿樹葉。奧莉維婭撿了許多,比尼克的成績好。女兒就讓奧莉維婭當副老板,過了幾天,尼克宣布退出,自己另立一個快樂俱樂部。
這個小小的游樂場,不知道有多少這樣的俱樂部。所以俱樂部之間也有競爭。你想當頭兒,就得發起一個俱樂部,能吸引人來參加,如果最后成了光桿司令,俱樂部就失敗了。
奧莉維婭就是個人物。女兒說,她常常帶一些小東西分給小朋友,而且主意特別多,許多孩子都喜歡和她玩。奧莉維婭的母親講起女兒來說:“一次,奧莉維婭組織一個音樂劇。在開始時,她特地停下錄音機里的音樂,問大家是否都能跟上。這顯示了她對別人的關心,顯示了她的領袖才能。”
我當時聽到“領袖才能”一詞,心里一驚:8歲這么點大一個孩子,談什么領袖能力?但再一觀察學校游樂場上的情況,實際上許多孩子都在為確立自己的領袖位置而努力。他們都懂得,自己是不是領袖,在于自己的小伙伴們是否認同;在干能否給大家帶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