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械知識》是中專機械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根據課程特點和學員基礎,要求授課教師要從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方面有效組織《機械知識》課程教學,使學員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并增強動手能力。
關鍵詞:機械知識;專業基礎課;理論教學;實踐性教學
《機械知識》是中專機械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該課程涉及知識面較廣,知識點較多,概念抽象,理論性較強。學員由于文化基礎相對較差,缺乏感性認識,普遍感到學不懂。這就要求授課教師有效組織《機械知識》的課程教學。
1 重視理論教學
理論教學是學員獲取知識的必要途徑。在理論教學過程中,激發學員的求知欲望可以提高教學效果。在講授《機械知識》這門枯燥、繁雜、且不系統的課程中,教師如果照本宣科,不進行教學信息的雙向交流,學員必然會學的無味,學的困難。教師思路清晰,善于歸納和表達,能夠把復雜的內容轉化為綱目了然、脈絡分明、易于理解和掌握的知識。
1.1 講課時形象引入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對于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為主的,首次認知對后繼的學習至關重要。利用學員的好奇心理,結合具體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引入方式,可提高學員的學習興趣。每當講到一個新的機構時,我常常利用該機構的模型導入,讓學員首先通過有動感、有色彩、形象逼真的模型接受信息。這種方式能夠給學員以鮮明的感性認識,降低學員對機構的認識難度。例如,在講解“凸輪機構”時,首先以“凸輪機構”的模型導入,然后邊演示邊講解。隨著機構的演示,學員的多種感觀被調動起來參與教學。借助模型可以完成“凸輪機構”的組成、凸輪的形狀、從動件的基本類型等內容的教學,最后再以補鞋匠的釘鞋機作為聯系實際的內容,讓學員感覺這些機構離我們并不遙遠,而是就在我們身邊。充分利用學員的好奇心理,凡事易憑興趣,自我約束不強的特點,充分組織好每次課的教學引入,讓學員再好奇、新鮮的興奮中,無意識地學習某些知識,對教師是一種必不可少的教學手段。作為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員的“無意識”引發其“有意識”,達到教與學的目的。
1.2 聯系實際進行教學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聯系實際能夠使學員產生明顯的情感傾向。通過聯系生活經驗或具體實例來創設情境,可活躍課堂氣氛,興奮學員的思維。例如在學習常用金屬材料的時候,多和身邊常見的材料聯系。比如在學習球墨鑄鐵的時候,聯系汽車后橋的差減總成,真正理解球墨鑄鐵的力學性能;又比如在學習有色金屬材料時,可從我們身邊常見的鋁合金鋼門窗、自行車材料等理解有色金屬與黑色金屬相比較的優缺點。學員從本部分內容中學會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觀察實際生活的機械零件和材料。
2 加強實踐性教學
在《機械知識》課教學過程中,僅用課堂講述的方法學員會感到課程索然無味,一些學員為了取得好成績便“死記硬背”,有些學員遇到困難一旦無法理解,便放棄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激發學員學習的積極性,加強學員學習的主動性。
2.1 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所占課時比例
打破灌輸式教學方法,增加實驗教學和參觀教學等實踐性教學環節所占課時比例,保證實驗教學學時,安排適當的參觀教學學時,可以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增強學員的動手操作能力;通過參觀教學,可以使學員對所學內容有更直觀的認識。這種通過學員自己動手和參觀教學方法,不但能使學員加深對理論內容的理解,更好的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還能提高學員學習本課程的興趣。
2.2 重視學員的第二課堂活動
根據學員的興趣愛好,成立第二課堂學習小組。學習小組成員應根據自己所學專業和面臨的工作崗位,查閱、使用資料,提出對武器裝備的保養、維修、操作等有關設計方案,在教師的指導下,完善設計方案。通過這一過程,進一步加深理解所學的原理知識,同時也加強了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在第二課堂活動中,學員是主體,教師是指導者、輔導者和協調者。在活動小組中,要能充分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確保其充分參與,教師起輔導作用,讓學員去討論做什么,通過搜集資料,分析、完善設計方案,這樣既增強了學員隊課程學習的主動性,同時也培養了合作精神、競爭意識。同時,也可以讓學員走上講臺,闡述學習的過程、方法,不僅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更增強了自信心。
總之,教師在《機械知識》這門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堅持以學員為主體,因材施教,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踐性教學相結合,引導學員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創造積極的學習氣氛,從而使學員掌握課程內容并提高動手能力。
作者簡介:史素華,女,本科,技工學校教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