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十一年的付出終有收獲,京城外來風沙發源地之一的烏蘭布和沙區和巴丹吉林沙漠,今日變成了樹林、綠草、有機高效立體農業茂盛生長的大片綠洲,科技的力量不僅使沙漠變為綠洲,而且在北京沙漠源頭“長出”奧運會果蔬基地無公害農藥和美國“白蛾”克星。
北京市十二屆人大代表魏鳳彪,以十一年青春韶華的時間,用來綜合治理北京源頭的沙塵暴,用實際行動默默踐行北京“藍天白云”的環保目標,進而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與褒獎。
魏鳳彪在接受采訪時,說起作為一名北京出身男兒,挺進沙漠,以實干回報首都的往事時記憶猶新。
1998年,北京柏萊斯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積極響應北京市政府號召,到西部從事沙漠生態治理,在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注冊了內蒙古科發生態產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發生態集團)。2000年初,北京市政府組織企業進行西部開發對口支援內蒙古建設活動,北京市市長親自出席會議并在包頭舉行了支援項目的簽約儀式。作為重點項目,魏鳳彪在會上與內蒙古磴口縣簽訂了31萬畝的“烏蘭布和沙區綠洲化生態農業建設項目”。當時恰逢北京沙塵暴肆虐之際,而這個項目又是當時簽約的唯一生態建設項目,因此倍受政府與新聞媒體的關注。
不是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十一年的付出終有收獲,魏鳳彪和柏萊斯實業公司讓京城外來風沙發源地之一的烏蘭布和沙區和巴丹吉林沙漠,變成了樹林、綠草、有機高效立體農業茂盛生長的大片綠洲。全國政協原副主席孫孚凌等領導在實地考察后評價說“此舉為減少北京市沙塵暴作出了貢獻,為北京人爭得榮譽”,他與北京市領導人并欣然在此為“北京光彩世紀林”紀念碑揭碑。
一顆赤誠心,變“沙海”為綠洲
內蒙古西部、北京正西1000公里黃河西岸烏蘭布和沙漠,每年以8.7米的速度東移,并將約7000萬立方米泥沙帶入黃河,嚴重威脅和直接影響處于下游地區的北京的生態環境條件。
1998年春夏之季,北京沙塵暴越刮越猛。作為北京企業家的魏鳳彪,毅然放棄自己房地產年銷售額近三億元的生意和舒適的都市生活,進駐首都沙源之地烏蘭布和,開始了艱苦的治沙之路。
科發集團與磴口縣政府簽訂合同,獲得烏蘭布和沙漠腹地木雷灘22萬畝荒漠化土地,及9萬畝黃河西岸沙漠封育區的開發 (使用權均為50年)。
由于多年生態植被的破壞,當時的木雷灘沙化嚴重,加之降水稀少(100毫米以下/年),流動沙丘吞沒稀少的植被,是我國華北沙塵暴的主要源頭之一。但在考察中魏鳳彪細心發現,此地原為黃河古道,沙層淺、土層厚、地下水豐富、晝夜溫差大、無霜期較長,適合于瓜果蔬菜類農作物的生長,特別有利于甜瓜、南瓜、馬鈴薯、番茄等農作物干物質及糖份的積累,所生產的農產品品質良好。
此后的八年中,科發生態集團投資了6500多萬元,用于沙區生態基地的建設開發、種草種樹、治沙造田。現已完成了15.5萬畝符合生態治理示范標準的生態基地,其中,水、電、林、路、渠(井)五配套的農業種植、養殖生態區3.6萬畝;灌木固沙林區1.9萬畝;沙生灌木封育區5萬畝。修筑道路60公里,高低壓輸電線路50公里,打井140眼,地埋輸水管道63公里。建有1100平米的綜合樓,一個營養組培室,6座計1800平方米溫室,16棟計8000平方米大棚,在2000多畝已種植的土地中已經建立了先進完備的滲灌、滴灌、噴灌節水灌溉系統。
此外,在9萬畝沿黃河生態治理區主要進行沙漠封育治理,梭梭、花棒、楊柴、紫蒿等沙生灌木長勢良好。其中人工種植的梭梭林面積達2萬畝,試嫁接蓯蓉已獲成功。
魏鳳彪介紹,在十年的開發治理中,科發生態集團循序漸進:修路、架電、打井、實現三通,因地制宜配套渠灌、噴灌、滴灌、滲灌等設施,解決最主要的缺水難題;第二步,營造喬灌結合的防護林網體系,有效防風固沙;第三步,注重開發林間優質土地形成農業種植基地;第四步,科學發展養殖業,以作物秸稈過腹還田,既為土地提供優質有機肥,又可以畜養農,增加收益,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的和諧統一。
科發生態集團還積極配合磴口縣政府,主動承接近500人的扶貧移民。公司將花費130萬元治理的4000畝最好土地送給移民種植,并投資12萬元用于學校和移民村的公共設施建設。同時,科發生態集團投資2500萬元建立農產品加工廠,采取“治沙基地+農戶+公司”的形式作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帶動周邊幾千戶近5萬農民按公司訂單種值,保證農民的收入,為“支農”建設作出貢獻。治沙基地周邊農村成為不鬧事、不上訪的安定村,村民因此安居樂業,形成和諧的社會環境。
由于科發生態集團對國家荒漠治理做出了突出貢獻,因此多次受到國家林業局、全國工商聯、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表彰和獎勵。2007年北京市政府還授予科發生態集團董事長魏鳳彪——“治沙標兵”的光榮稱號。
一片報國之志,力克美國“白蛾”

科發生態集團注重從企業的“造血”利潤中完成沙漠治理的事業。魏鳳彪介紹,公司在木雷灘生態建設基地,已將5000畝土地完成有機轉換工作,此地種植的南瓜、馬鈴薯、番茄、葡萄等農產品獲得“國家環保總局有機農產品認證”。
此外,公司從沙漠野生植物苦豆子的果實中萃取的純植物源農藥——專利產品清源保牌0.6%苦參堿水劑,以廣譜,低毒、無殘留等特點,獲得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首份《AA級綠色食品生產資料認定推薦證書》、國家環保總局有機產品認證中心OFDC有機生資認證、IFOAM國際認證,是國內唯一獲得這三項認證的企業。“清源保”牌殺蟲、殺螨、殺菌、除草四大系列、10幾個品種的純植物源和高效低毒無公害農藥產品體系現已成為國內知名品牌。
并且,“清源保”牌0.6%苦參堿內脂水劑農藥還出口日本、印度、澳大利亞、西班牙及臺灣等30多個國家、地區。在國內山東壽光、福州超大集團等28個省市的外向型蔬菜出口基地中廣泛使用。
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經過兩年來的實驗,在湖北五峰、西湖龍井、黃山毛峰等有機茶園、出口茶園基地中大力推廣使用。
北京市農委下屬的無公害農藥配送中心,指定清源保農藥為2008年奧運會蔬菜、水果基地專用農藥;“中國國酒”茅臺酒還規定,將“清源保”作為茅臺酒原料有機高梁種植的指定農藥。
魏鳳彪欣喜地說,作為企業科發首家承擔了國家林業局重點科研項目《防治美國白蛾的植物源殺蟲劑開發與應用》,此科技成果將在首都城區綠化植物和郊區經濟林中,徹底取代化學農藥來防治美國白蛾,獲得保護環境、控制害蟲和國家科技進步的多種收益。
魏鳳彪指出,公司致力于在沙漠生態基地“種植苦豆子——擴大植物源農藥生產規模——藥渣制成生物菌肥——改良沙漠土壤”,同時,將農藥銷售利潤再投入沙漠治理。這種沙漠治理與沙產業鏈接循環發展的模式,已通國家的可行論證。使得公司的生態環境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展望未來,魏鳳彪心潮高漲、信心百倍。他說,公司計劃再用五年的時間,在沙漠上形成20萬畝生態產業基地,主要進行沙漠生態的綜合治理和沙產業開發,包括種植枸杞、蓯蓉、甘草、麻黃等中草藥和葡萄、蘋果梨、大棗等經濟林及沙生植物良種繁育;在6萬畝有機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上,主要種植南瓜、胡蘿卜、馬鈴薯、番茄等優勢農作物;在5萬畝優質牧草上,主要種植紫花苜蓿、魯梅克斯等適合沙區生長的草種,發展奶牛、肉牛、肉羊和禽類養殖業。
企業家魏鳳彪,他用科技的力量和實干興邦的方式,正使茫茫沙海變為有機產品的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