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是最基本的自然規律之一。
一切事物都在遵循著“均衡—失衡—均衡”的發展態勢。均衡管理終極目的是要求管理者均衡地處理好各種錯綜復雜的關系”,當國家建設、區域發展、企業管理、家庭仁愛乃至人與自然相處等都得以均衡時,社會才真正實現了和諧。
失衡之痛

綜觀近年來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的各項建設取得重大成績:經濟實力大幅提升,改革開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民主法制建設取得新進步,文化建設開創新局面,社會建設全面展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港澳臺與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進展,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成效明顯。但同時仍然存在經濟增長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城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仍然不平衡;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收入分配、教育衛生、居民住房、安全生產、司法和社會治安等方面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仍然較多,部分低收入群眾生活比較困難;思想道德建設有待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同新形勢新任務不完全適應,對改革發展穩定一些重大實際問題的調查研究不夠深入;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少數黨員干部作風不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比較突出,奢侈浪費、消極腐敗現象仍然比較嚴重等影響社會快速穩定發展的實際問題,這也就是我們在社會管理中存在的實際失衡問題。
具體聯系到我國近來發生的困擾與影響全國人民生產生活的,如房地產與豬肉價格的居高不下、股市的動蕩不定、雨雪冰凍災害和四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與社會問題,我們依照均衡管理理論來一一剖析。
首先,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少數房地產商獲取高利而大大加重普通百姓經濟負擔,勢必影響社會公平、安定與和諧。
豬肉價格居高不下。豬肉上漲必然帶動其他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直接影響人民群眾實際生活,進而影響社會穩定。
股市動蕩不定。首先嚴重影響股民情緒、行為與身體健康障礙,進而引發社會不穩定;再則,經濟建設受股市影響,嚴重制約健康快速發展。
雨雪冰凍災害。今年以來,低溫雨雪冰凍災害襲擊中國大部分地區,農作物受災面積1.78億畝;倒塌房屋48.5萬間;因災直接經濟損失1516.5億元。
四川大地震。大地震造成近7萬人口死亡,成百上千萬民房和公共建筑物倒塌毀壞,成百上千的道路橋梁輸電輸氣管道損壞,農業生產嚴重受損,直接經濟損失估計可能高達5252億元。
失衡緣由
依照均衡管理理論,從均衡管理角度分析其失衡原因。
首先,房地產價格居高不下的失衡所在。
大家知道,吃喝住行是家庭或消費者的主要生活支出。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提出:一個家庭食品支出份額越少越代表富有。而住也是必不可少,其支出份額同樣代表富有度。中國目前房地產市場價格居高不下,有的買房后要還幾十年借款。這種失衡問題癥結是因土地批租制度落后,國家獨家壟斷和操控土地市場,地方政府將土地資源“政績化”及經濟適用房政策不到位等原因。

落后的土地批租制度。我國現行的土地批租制度類似香港土地批租制度。但香港是英國政府從中國長期“租”去的,沒有永久的土地私有權。這種制度有許多弊端。一是地方政府能夠獲得未來幾十年的土地租金而寅吃卯糧。二是幾十年土地租金一次交付,抬高住宅價,給居民造成壓力。三是增加開發商投資成本。
其二,土地可成為地方政府提高政績的經營資本。房地產是推動 GDP 增長和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的集中表現。房地產開發投資對中國 GDP 增長貢獻率為1.9-2.5個百分點;結果有些地方政府就通過政府土地批租、公開招標拍賣、土地合作吸引投資的方式增加財政收入和GDP。其背后是政府以犧牲城市長期利益和民眾的公共利益為代價,獲取政府短期的財政收入和政績。
三是國家獨家壟斷和操控土地市場。國家高度壟斷土地一級市場經營。地方政府實施城市土地收購儲備制度,結果使土地一級市場不復存在。造成土地供給不足和推動房地產價格上漲。
四是經濟適用房政策不到位。政府住房政策目標模糊,經濟適用房占全部住宅比重偏低,采取準商品房化。

如中國股市失衡問題,關鍵在于帶有嚴重的投機行為而使股市泡沫較大。我國目前的股市盈率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兩倍以上,我國股市已經存在泡沫且有逐步放大趨勢。2005 年股市走牛以來,全國掀起炒股熱,表明目前中國股市投機性泡沫的成長。政府為了防止股市過熱,抑制投機性泡沫不斷放大應該采取宏觀調控政策,但是政策的目的是使非正常且近乎瘋狂的股市平穩發展并實現軟著陸。從總體上看,政府以上幾次對股市的宏觀調控政策或并不成功,關鍵在于政府、市場與股民各種關系的失衡,也有與國外市場連動的失衡。
再回看今年初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問題上的失衡。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長時間持續的大強度、大范圍低溫雨雪冰凍天氣,導致輸電線路損害、鐵路石油、煤炭、人員運輸困難,給南方造成建國以來罕見的嚴重損壞,對當地的工農業生產和城鄉居民生活也造成了嚴重影響。暴露出鐵路交通運輸電力供應等管理體系比較脆弱、布局不夠完善等等問題,也同時暴露科學觀測預報、基礎設施防災能力薄弱、生產力布局、行業管理不合理等方面問題。特別是暴露出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資源,卻是長期處于分散管理狀態大問題。
四川大地震暴露出的管理失衡同樣是方方面面的。首先是觀察預報機制缺失。其一是四川在現代歷史上就有兩次大地震。1933年疊溪鎮地震導致古城瞬間消失和1976年松潘、平武連續發生強震。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交接部位屬于地震多發地帶。有前車之鑒,為何沒有相應觀測預報機制。再之地震前還出現了大量的動物反常征兆也沒有關心。如此前媒體報道四川綿竹市西南鎮檀木村出現數十萬蟾蜍走上馬路、山東臨沂出現大片地震云等,但都未能引起有關部門重視。
第二是基礎設施質量太差難以抵抗大自然災害。特別是本應該按照相對較高標準建設的學校,在地震中的倒塌率反而最高,而且很多居然是瞬間整體坍塌。
第三是沒有建立綜合減災管理體系。如沒有建立由政府及有關部門共同組成的防災減災體系,也沒建立救災物資儲存、調撥和緊急配送系統。
地震是重大自然災害,目前難以防止它的發生,但通過了解其發生規律,則完全可以預防而減少其損失,四川大地震由于在管理與認識上出現了偏差,導致國家和人民財產遭受重大損失。
均衡管理與和諧發展

要解決各方面的大小管理失衡問題,必須依照和諧管理理論的基本思想對各種問題的規律加以認真研究與分析,找到其基本規律。要構建和諧社會,既要達到人與人的和諧,又要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既要達到我國各社會階層、社會利益群體之間的和諧,又要爭取外部世界格局的和諧發展;既要實現微觀的各個社會組織細胞的和諧發展,又要促進宏觀的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既要促進經濟、政治、文化等社會各子系統之間的和諧發展,又要促進各子系統內部的和諧發展。如果做到了這些,則各種社會管理失衡問題就會大大減少,即使出現失衡也會迅速加以解決。
在現實社會中,如何解決具體失衡問題,關鍵要找到均衡點。自然與社會中的萬事萬物都有一定的均衡點,如果找到了這些均衡點就是找到規律,找到規律也就容易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人和自然、人和社會、國家和世界、國家之間、人和人、人和事物、事物和事物都存在著一個均衡點,找到均衡點,均衡的目的就容易達到。比如,從國際局勢來看,伊拉克問題之所以陷入泥潭,是因為有人不愿找均衡點。朝鮮問題六方會談,為什么談了又談呢?是因為均衡點沒有找到,而大家又愿意繼續找。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問題,有人曾提出過“以土地換和平”的均衡點,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而沒有找到共同均衡點。再講如政府管理均衡與社會發展問題,它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外交、安全等方方面面,但不管政府在社會管理過程中要涉及多少內容,都要求做到相關系統的均衡匹配,比如具體到人民的生活生產,人口與食品,其中如百姓的數量和吃財政飯人的均衡比例;市政建設中,城市道路規劃的規模和人口發展計劃的均衡;人文建設中,教育醫療衛生旅游設施的配比和人口數量的關系均衡等等。前文講到的我國出現這幾件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比較突出的社會問題,關鍵也就是人和社會管理失衡問題,如要準確地找到失衡所在,必須研究其均衡規律,均衡規律包括規律的全局性、相關性、長期性、層次性、交互性等許多特性,有動態的也有靜態的,也有動靜互相影響與變動的,如中國房地產問題,首先要找到供求關系的均衡,為了達到均衡,要研究預測中國在世界經濟圈中的地位與影響,預測中國能否運用中國現代的經濟制度達到使房地產宏觀控制的目的,再綜合運用政府、經濟、計劃、市場手段加以調節;肉價關鍵要在發展生產條件下,解決供求失衡問題;股市要建立完全的市場機制,做到公平公正,不要過度地依靠政府行政人為手段控制其漲落,實際就是人為操縱;雨雪冰凍與地震災害關鍵要抓好觀測預報手段建設與加強全民預防意思培養。
學習運用均衡管理理論,重要的不在于進行事后分析而在于進行有針對性研究,及時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新事物及時解決社會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各樣具體問題,使社會不斷處于和諧發展狀態中。
作者簡介:蔣泓峰,經濟學碩士,均衡管理學創始人,資深企業管理、策劃、國際商務專家。2002年起,涉足國際商務、傳媒、企業策劃、區域經濟研究與策劃、企業托管、商業營銷等領域,策劃并指導運作多個大型國內外活動和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