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產學合作教育加強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是解決目前我國人才培養問題的重要途徑。文章在對目前我國創新型人才培養的主要困境和產學合作教育的內涵、發展現狀等闡述基礎上,提出了通過產學合作教育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途徑和方法。
關鍵詞產學 合作教育 創新型 人才
“國運興衰,系于教育?!蔽覈汛_立了到2020年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戰略目標,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大批創新人才的培養。但是我國目前在人才質量方面,與發達國家存在著很大差距,遠遠滿足不了產業升級和國際化需要。因此,與產業界的合作,通過各種合作教育,在實踐中培養創新型人才成為大家關注焦點。
一、我國目前創新型人才培養存在主要問題
教育理念的錯位。長久以來,我國高等教育一直秉承以“教”為主教育理念。教師主要任務是傳道、授業和解惑。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是聽眾角色和知識接受者。
高校管理機制落后,缺乏與產業的溝通。與國外高校相比,由于體制原因,我國高校的管理機制相對落后,關門辦學的現象比較嚴重,缺乏與企業和社會的互動,直接導致需求和供給的脫節。
師資現狀不能滿足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近幾年,高校在快速發展過程中招收大批博士加入到教師隊伍中。盡管教師隊伍學歷層次很高,但缺乏工作經驗,培養創新型人才也就成為空談了。
評價體系錯位。評價體系分為教師和學生兩類。由于目前的高等教育評價體系還是依據論文和科研經費對教師進行考核,教師認為過多將時間和精力投入實踐中是浪費。對學生的評價強調理論學習和考試成績,在“教”和“學”上圍繞論文、成績轉,培養的學生極度缺乏實踐動手能力。
二、產學合作教育在我國發展
200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產學合作教席(UNESCO)在我國成立,旨在通過研究(項目、研究生論文等)和知識傳播(授課、培訓、論文、會議等)發現、總結、宣傳、推廣高等工科教育與產業合作的必要性、重要性、機制、模式、規則、操作規程和制度等。
從目前我國產學合作教育的研究和實踐現狀看,產學合作教育在人才培養上已被廣泛認識和應用,總結起來主要在兩類院校,一是重點院校,重點大學借助知名度和學科優勢,讓企業主動與其進行合作,在領域中搶占國內一流人才。二是職業類院校,因職業院校與行業聯系緊密,學生就業傾向性非常明顯,所以產學合作也被較好應用。
三、產學合作教育在培養創新型人才中重要作用和途徑探討
通過產學合作教育,高校能夠以此吸引優秀學生,從而提高知名度和良好聲譽。從教學角度看,學校教學質量和課程設置合理性能夠得到企業及時反饋,學生能夠獲得豐富全面的教育,學以致用。從科研的角度看,高校能夠了解產業當前的研發信息,加強學校和產業科研合作及技術轉移。
對企業而言,產學合作教育不僅能滿足短期的勞動力,更重要的是能在實踐中,發掘適合企業的優秀人才,避免招聘盲點,降低成本。此外,如果長期以來企業能夠和幾個高校建立合作教育關系,輸送優秀畢業生人才,這些人才之間具備很多共性,使企業在一定范圍內形成穩定的企業文化氛圍,使員工間的交流更為容易,增強歸屬感。
從產學合作教育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途徑看,以下幾點必不可少:
首先,政府應成為產學合作教育的有力推動者。從目前的情況看,創新型人才培養錯位的現狀已經無容置疑。但從高校和企業的目前情況看,要從根本上改變現狀,動力還稍顯不足,因此迫切需要政府的推動。政府可通過一定制度設計和政策扶持,在立法、財政補貼等方面,對參與產學合作教育的高校和企業進行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勵其積極性。同時,政府還應當好推動者、協調者、監督者和驗收者等角色。
其次,高校和企業應樹立起產學合作教育對培養創新型人才重要性的認識。高校和企業在現有體制下,設計切實可行的產學合作教育模式。例如,擴大外聘教師和兼職教師隊伍,學校應在課程設計上注重寬口徑,在教學方法上多開展案例教學,小組實踐項目等,盡量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對企業而言,可以設定某些合適的崗位,確定這些崗位基本都是由實習生擔任,并給予工作報酬,盡可能使實踐的學生體驗和感受工作的氛圍和環境。
再次,學生本人和家長也要樹立以“用”為主的學習觀念。家庭的觀念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家長不僅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實踐,同時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可提供合作機會。
最后,應重視校友間的互動作用。校友和教職員工的資源在產學合作教育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知名大學而言尤為重要。重視校友,注重校友工作程序化、情感化和豐富性,建立強大的校友信息庫,為校友提供服務,對順利開展產學合作教育有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中國計量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