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果業氣象服務與調查中,了解到果農在果樹嫁接過程中存在與氣象條件有關的問題,并進行了試驗性嫁接。試驗證明,就北方落葉果樹而言,決定果樹嫁接成活率高低的因素除砧木、接穗等自身條件外,還與氣象條件中的溫度、濕度、光照、降水、風有著密切關系。
1 溫度對果樹嫁接的影響
溫度對果樹嫁接的影響主要是低溫和高溫,既決定果樹嫁接的時期,也確定果樹嫁接的方法。春季嫁接過早,溫度偏低,砧木與接穗的形成層活性較低,愈合組織增生較慢,嫁接不易成活。試驗表明:蘋果的枝條在0 ℃條件下,愈傷組織形成的能力十分微弱;4 ℃時,愈傷組織形成很慢;在5 ℃~32 ℃條件下,愈傷組織增生迅速,且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加快;32 ℃~39 ℃則速度變慢,而且會引起細胞損傷;超過40 ℃時,則愈傷組織死亡。核桃嫁接后形成愈傷組織的最適溫度為24 ℃~27 ℃;超過29 ℃時形成的愈傷組織幼嫩,栽植時易受損傷;低于21 ℃,愈傷組織形成緩慢;低于5 ℃時,愈傷組織的形成幾乎停止。試驗結果表明,溫度適宜,可促進嫁接愈合,提高成活率;溫度偏低或偏高,抑制或破壞愈傷組織的恢復和發育,降低嫁接成活率。因此,北方落葉果樹,春季無葉枝嫁接時應選擇在3月下旬至5月上旬進行,此時外界氣溫逐漸回升,砧木樹液開始流動,接穗尚未發芽,是果樹嫁接的黃金時段;進入夏季后,果樹葉片發育完整,可采取綠枝嫁接;秋季氣溫逐漸下降,果樹葉片由枯轉落,可將砧木和接穗儲于窖內;冬季在室內嫁接,溫床培育,傷口愈合后春季移栽到大田。雖然春、夏、秋季都可嫁接,但應盡量避開高溫或低溫時段。
2 濕度對果樹嫁接的影響
濕度條件包括嫁接本體含水量的高低、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的大小。濕度合適,果樹嫁接容易成活,濕度偏大或偏小,則影響嫁接成活率。選擇含水量合適的砧木和接穗,有利于營養物質的傳輸,可促進傷口較快愈合和芽眼提早萌發,進而提高成活率;如果砧木、接穗含水量過小,可造成細胞活動減慢,甚至停止活動,以至死亡。根據試驗,接穗和砧木自身含水量以50 %左右為好。在大量嫁接施行時,為避免接穗過分失水,多采用用濕布包裹接穗的方法保濕。
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主要通過影響根系供水能力和接穗失水強度而影響嫁接成活率??諝鉂穸冗m宜,在切層表面能保持一層水膜,對愈傷組織有促進作用。嫁接初期,由于接穗從砧木獲取水分的能力較弱,如果空氣濕度小于20 %,接穗會因失水過快而萎縮,從而降低成活率。為創造適宜空氣濕度條件,可采取提前噴水、用塑料薄膜剪條(約3.3 cm寬)扎緊傷口、用干凈潮濕的土壤對嫁接面進行嚴實捂培等措施,可達到較好的保濕效果。如接口綁扎松散、培土不嚴、過早去掉保濕物等,都會影響嫁接成活率。
3 光照對果樹嫁接的影響
據在菏澤地區果園2003年桃樹枝接觀察,在黑暗條件下,接穗削面上生出的愈傷組織呈乳白色,比較柔嫩,砧木和接面易愈合;在強光條件下所形成的愈傷組織少而硬,呈淺綠色,不易愈合。因此接穗從離開母體到嫁接,應在避光條件下保存。接穗嫁接到砧木上后,也應保持嫁接口的避光,尤其對高接穗果樹,除嚴密包扎外,還應在包扎處加套一層遮光效應較好的黑色薄膜并綁緊,避免光照影響愈傷組織的形成。另外,嫁接時應注意避開陰雨天、霧天等光照少的天氣,以促進接穗萌發。
4 降水對果樹嫁接的影響
適宜的降水可保持合適的土壤濕度,提高嫁接成活率。但是,長期陰雨天氣,嫁接的愈傷組織形成緩慢,傷口易孳生有害病菌,影響嫁接成活;若遇久旱不雨、土壤缺水嚴重、不能及時澆灌等不利條件,可導致早期落葉,造成果樹形成層短期緊縮,也不利于接穗枝芽發育;大暴雨常使低洼地嫁接苗浸泡水中,嚴重影響剛嫁接的苗木,故嫁接應充分考慮各地降水規律,盡量避開連陰雨和暴雨多發時段。
5 大風對果樹嫁接的影響
大風對嫁接的影響主要是在嫁接時和新梢長到30 cm左右時2個時段。嫁接時遇到大風,容易使砧木和接穗創傷面水分過度散失,影響愈合,降低成活率。當新梢長到30 cm 時,大風易使新梢從嫁接部位折斷,可采取在貼近砧木處立1.5 m 高支柱的方法,將新梢松綁在支柱上。當年新嫁接的苗木要根據生長情況在大風來臨前采取適宜保護措施。
(收稿日期:2007-12-12)